陳園花
摘 要:課堂教學語言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向學生傳遞信息的最主要手段,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口語上的錘煉尤為重要。語文學科深刻的思想內容、豐富的人文氣息,唯有通過教師生動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形式才能完美的表現(xiàn)。
關鍵詞:語文教學;語言藝術;簡潔精練;親切自然
中圖分類號:G633.3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語言“是一種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響學生心靈的工具”。語文作為一門承載語言藝術教育的學科,教師語言的優(yōu)秀示范作用和熏陶作用尤顯重要,同時,語文的學科特性也對教師的語言藝術有著特殊的規(guī)定性。新課改,對教師自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除了應具備豐富的學識外,還要具備優(yōu)美的教學語言。優(yōu)美的教學語言體現(xiàn)在課堂上就是應具有科學性、啟發(fā)性、邏輯性、感染性、節(jié)奏性。
一、語文教師的語言美應包括下面三個方面的內容
課堂教學作為一門語言藝術,對教師的語言能力有著特殊的要求,因為優(yōu)美的教學語言是點燃學生智慧明燈的火炬,是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是走向和諧教學藝術殿堂的途徑。這就要求教師的語言能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精力集中,以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進入和諧的教學意境。具體說來,優(yōu)美的課堂語言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簡潔精練。
具有簡潔精練、清楚明白的教學語言,這是對語文教師的最起碼的要求。教師要以高度的科學性、嚴密的邏輯性,深入淺出的啟發(fā)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許多優(yōu)秀教師,他們的教學語言精煉嚴謹、環(huán)環(huán)相扣、絕無廢話雜語,做到“豐而不余一言,絕而不失一詞”,教學質量很高。語文教學給予學生樂趣,以藝術享受,讓學生在輕松愉悅中獲取知識,發(fā)展智能。讓自己的學生稱贊“聽語文課是人生最大的享受”,我想,這才是對一名語文教師的最高評價。
2、親切自然。
教學中能否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樂意學,與教師的教學語言是否親切自然有著密切的關系。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學校里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裝進另一個頭腦里,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心靈的交流?!狈彩鞘軐W生歡迎的教師,他們的教學語言必定是情切自然的,教態(tài)總是讓學生感到是和藹可親的,他們十分善于啟發(fā)引導學生學習,總是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和諧融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習知識、掌握技能。是啊,有著親密無間的師生關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學生對語文課能沒有興趣嗎?遺憾的是,我們許多教師在教學中卻忽視了這一點。他們有的語調平板,課堂氣氛沉悶;有的語言嚴厲,使學生感到盛氣凌人;有的居高臨下,總以“傳道者”“知識權威”自居,所有這些都嚴重地妨礙了師生間正常的心靈交流,學生在這樣的氣氛中學習,教學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3、優(yōu)美生動。
同樣的語文課,有的教師上得平平淡淡、枯燥乏味,學生索然寡味,如同嚼蠟;有的教師上得妙趣橫生,學生也學得主動積極、興趣盎然。教學效果自然也就不相同。究其原因,是有的教師語言平淡無味,僵化呆板,有的教師教學語言優(yōu)美生動、抑揚頓挫、聲情并茂。
著名特級教師于漪老師的教學語言獨具魅力,在語文界享有很高的聲譽,她認為“語言不是蜜”,但可以“粘”東西。她正是用自己優(yōu)美生動富有魅力的語言去粘住學生的。在她的課堂上,學生往往聽得如癡如醉,久久回味。于老師以其優(yōu)美生動的語言,飽滿的激情,引導學生感情的共鳴,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境界,產生“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
二、課堂教學語言注意事項
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蔽艺J為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注意自己在課堂教學上的口語。
1、教師應力求使教學語言負荷最大的信息量和價值。
語文教師的教學語言應具備規(guī)范性、啟發(fā)性、教育性、藝術性等職業(yè)特點,力求言暢意達,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所用的語言,大部分是獨自式的口頭語言,這種語言是一種有組織的語言,具有較強的連貫性、邏輯性和論證性,在語法結構上是完整的和嚴密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自己所授的知識和內容,把代表事物及其關系的抽象符號即教學語言,按照一定的語言規(guī)則組成負荷著一定語義的內容和聽覺符號系列,變成一連串的語法去刺激學生的大腦神經,進而得到反饋信息。這要求每一個符號都必須在這個序列中具有一定的價值,其價值的有無大小,不僅僅在教師對傳授知識的掌握程度,而且還在于運用聽覺符號的能力。
2、教學語言應具有啟發(fā)性。
教學語言應具有啟發(fā)性,否則,無論教學內容多豐富,也會影響教學效果。教師的教學語言既要服從教學內容的客觀需要,又要照顧到教學對象的實際情況。教師只有對學生的理解能力、興趣愛好、知識水平,思想品德狀態(tài)有一個全面、深入的了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同時,教學語言中的一個詞可以代表不同的對象關系,同意對象關系又可以用很多不同的詞來表達。而在同一次的同一對象關系中,對不同的個體來說,還與不同的概括系統(tǒng)相聯(lián)系,教師和學生具有不同的知識經驗背景,他們對同一句、同一詞的理解方面和水平上存在著很大的差別。教師的教學語言應有一定的選擇性,這種選擇一方面要考慮所用語言的準確性和科學性,另一方面還應選擇最能使學生明白他自己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的詞句,以引起學生思想上得共振、情感上的感染。
3、教學語言應具有藝術性。
語文是一門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結合的學科,所以語文教師在教授學生如何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同時,還要以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拓展學生的思路,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為目的。這就要求教師本身必須具有充沛的情感、豐富的詞匯、高度發(fā)達的形象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力,教學語言應聲情并茂、妙趣橫生、娓娓動聽,充分運用描寫、夸張、形容和比喻等手段,即講究藝術性。
總之,語文課堂中的教學語言非常重要,語文教師要把語言的準確性、條理性、科學性、藝術性融為一體,成為最佳語言,進而更好的傳授知識,增強教學吸引力,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郭啟明.教師語言藝術[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8.
[2]張頌.朗讀美學[M].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7.
[3]羅文鑫.初中生語文素質的培養(yǎng)[J].《當代教育論壇》,2010(02).
[4]王榮生.語文科課程論基礎[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