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翰
【摘要】作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現(xiàn)象,音樂深受不同國家和民族文化的影響。而鋼琴教學作為我國高校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會因此受到多元文化的影響,需要面對的是對傳統(tǒng)鋼琴教學的繼承和多元文化背景下鋼琴教學發(fā)展趨勢的問題。文章結合實際,對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鋼琴教學現(xiàn)狀加以分析,并結合實際探討多元文化背景下應當如何對高校鋼琴教學模式加以改革。
【關鍵詞】多元化 ; 高校 ; 鋼琴教學 ; 改革
【中圖分類號】J62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36-0108-01
隨著全球化趨勢的日益增強,世界各國、各民族文化交流、碰撞的機會逐漸增多,世界文化表現(xiàn)出顯著性的多元化特點。不管是大國還是小國,只要身處于世界之中,就必然或多或少地受到多元文化的影響。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我國音樂藝術教育深受影響,而作為音樂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鋼琴教學也深受多元文化的影響。要想促進音樂藝術教育的不斷發(fā)展,使鋼琴教學適應多元文化思潮的變化,重新煥發(fā)出新的活力和風采,高校鋼琴教學也必須要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和多種文化因素相融合,在一些傳統(tǒng)做法上做出必要的改變,以適應新的發(fā)展趨勢,推動我國高校鋼琴教育教學的發(fā)展。那么,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鋼琴教學應當如何改革,如何適應新的發(fā)展趨勢呢?下面簡要分析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鋼琴教學的現(xiàn)狀,并探討多元文化背景下應當如何對高校鋼琴教學模式加以改革,以供參考。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鋼琴教學的現(xiàn)狀
因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高校鋼琴教學中存在文化教育缺位的情況,各個高校將教學關注點集中在鋼琴技巧的培養(yǎng)上,而忽視對鋼琴人才進行文化教育,“輕文化”情況在高校鋼琴教學中廣泛存在。在鋼琴教學過程中,教師只重視傳授給學生彈奏的指法、識譜記譜的方法,注重對學生進行視聽演練,而不注重傳授給學生音樂基礎性的文化知識、常識性文化知識等,且大多數(shù)采用大課講授、學生自我練習的模式。在這樣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下培養(yǎng)出的鋼琴人才的鋼琴演奏技藝水平雖然在不斷提高,但是大多數(shù)學生仍然缺乏豐富的文化底蘊,部分還缺少對音樂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此外,他們也會因缺乏對音樂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感悟,不能夠用靈動的演奏技法完成鋼琴演奏作品,且演奏作品缺乏一定的音樂性,使其無法順應多元文化思潮的變化,使其無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完善自己的鋼琴演奏水平,無法真正體會藝術的真正意義,無法在自己的音樂作品和演奏中反映真實的社會文化,無法達到“聲情并茂”的演奏境界。因此,為了適應多元文化思潮的變化,促進高校鋼琴教育教學的發(fā)展,就要重視對高校鋼琴教學模式加以改革,在繼承傳統(tǒng)教學模式優(yōu)勢的基礎上對鋼琴教學模式加以創(chuàng)新,使其適應多元文化社會的發(fā)展。
二、加強高校鋼琴教學模式的改革,以促進高校鋼琴教學的深入發(fā)展,使其適應多元文化社會的發(fā)展
1.加強高校學生的文化教育,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水平,大大增強學生的藝術感知能力。不管是何種形式的藝術教育,都應當將文化教育作為其基礎。只有這樣,才能促進藝術教育教學的發(fā)展。此外,全面、扎實的音樂理論知識,對專業(yè)技能課有一定的指導作用,是提高專業(yè)技能的重要基礎。因此,為了適應多元文化社會的發(fā)展,促進高校鋼琴教學的深入發(fā)展,就要重視加強學生的文化素質教育,就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在鋼琴教學的過程中要提醒并幫助學生準確、細致地分析音樂語言,從而進一步加強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增強學生演奏的藝術感染力。不僅要重視傳授給學生音樂基礎性文化知識和常識性文化知識,還需要注重傳授多種藝術形式的文化知識,使學生可以對音樂同文學、繪畫、社會哲學等的聯(lián)系性有充分的了解,使學生可以在掌握文化知識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感知能力,增強學生融合多種藝術的能力,使學生可以對多種藝術形式都具有良好的感知能力,以為其今后達到更高的鋼琴演奏境界打下良好的基礎。
2.注重高校鋼琴教學內容的拓展,注重和多種鋼琴文化的融合。在高校鋼琴教學過程中,要注重融入多種鋼琴文化,不能再僅僅關注于歐洲經(jīng)典鋼琴作品,而是應當拓展鋼琴教學內容,將更多、更優(yōu)秀、更值得借鑒的來自世界各地的優(yōu)秀鋼琴作品融入到具體的教學當中,使學生認識到優(yōu)秀的鋼琴作品不只集中在歐洲,以拓展其視野,使其可以在諸多優(yōu)秀的鋼琴作品中吸取精華,善于比較多個優(yōu)秀鋼琴作品的“亮點”,并將“精華”融入到自己的鋼琴演奏當中,使學生對眾多優(yōu)秀鋼琴作品均有涉獵,使其文化視域得以豐富。
3.注重改革高校鋼琴教學的教學方式,以適應多元文化趨勢的變化。要想適應多元文化趨勢的變化,不能再采用以往單一、低效的教學方式,高校鋼琴教師應當重新樹立教育教學觀念,要多利用業(yè)余時間了解和掌握國際高校鋼琴教學新理念、國際高校鋼琴教學發(fā)展趨勢,結合教學實際,對鋼琴教育教學理念加以完善,使鋼琴教育教學理念更具有前瞻性、發(fā)展性和全球性。在這樣教育教學理念的指引下,教師才能高質量地完成高校鋼琴教育教學任務,高校鋼琴教育才能逐步融入到多元文化的浪潮之中,不斷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此外,要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實施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對于具有一定演奏知識和演奏基礎、涉獵過部分鋼琴作品,且具有一定音樂審美能力的學生,可以在掌握此類學生情況的基礎上為其制訂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對其實施個別授課,注重培養(yǎng)此類學生獨立的演奏個性,幫助其形成自己的演奏風格、展現(xiàn)良好的藝術個性。而對于鋼琴基礎薄弱的學生,應當采用集體授課這種教學形式對其進行授課,除了要注重向其講授鋼琴演奏的基礎知識,講析部分短小、經(jīng)典的鋼琴作品外,還需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注重講授鋼琴演奏技巧,增加簡單的器樂、聲樂正譜伴奏等內容,逐步提高此類學生的綜合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才能實現(xiàn)全方位人才、單向性人才和專業(yè)型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
總之,只有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將多元化教育理念落實到實處,才能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正確把握高校鋼琴教育教學的方向,才能通過創(chuàng)新高校教育教學模式,適應多元文化趨勢的發(fā)展,促進高校鋼琴教育教學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常京霞.多元文化教育視野背景下的音樂教育[J].音樂時空,2014(08)154-155.
[2]趙毅.多元文化視角下高校音樂教育的反思[J].藝術評論,2013(03)133-136.
[3]王靜月,劉文靜.多元文化背景下關于音樂教育的思考[J].大舞臺,2014(06)233-2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