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苗苗
內容摘要:托班的幼兒入園后,從家庭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幼兒會產生不安和焦慮的情緒,短則一周、兩周,長達一個月甚至更久。為了幫助托班幼兒適應新的環(huán)境,我們在實踐中摸索出“召開家長會”“先讀半天”“ 及時開小會”等方法,幫助每個幼兒順利適應托班集體生活、開心上園。
關鍵詞:托班幼兒 開心 入園 策略
【分類號】G610
正文:
今年我又開始接手一群托班的幼兒,幼兒園將是他們人生第一個轉折點。一個那么小的幼兒要單獨面對陌生的人群和環(huán)境,要學著與同伴分享玩具、食物,會感到害怕和孤單,產生恐懼和不適應。因此,托班幼兒能否適應幼兒園的新生活,順利邁出人生第一步,對幼兒的一生來說至關重要。為了幫助每個幼兒能順利地適應托班集體生活、開心上幼兒園,我們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開學前:
1.溫馨環(huán)境,幼兒情緒穩(wěn)定好。
《綱要》指出:“環(huán)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蔽覀兏鶕?jù)2—3歲托兒年齡特點創(chuàng)設教育環(huán)境,達到“軟、圓、矮、趣、變”的要求,將活動室的環(huán)境布置的優(yōu)美潔凈,充滿新奇感,使幼兒能產生安全快樂感。
2.有效家訪,幼兒熟悉老師快。
為了讓幼兒們更好更快地適應新環(huán)境,我們根據(jù)居住地的遠近進行劃片家訪。我們憑著十幾年的幼教工作經驗,很快就和家長、幼兒打成一片。幼兒面對未來的老師充滿了好奇,老師的親切隨和很快打消了幼兒的防備之心。我們還建議家長,帶幼兒來幼兒園熟悉一下新環(huán)境,玩玩幼兒園的玩具,拉近幼兒園、老師和幼兒之間的距離。
開學的第一天,幼兒在大人的陪同下來到幼兒園沒有大哭大鬧,看見老師也并不陌生,雖然在父母離開的那一剎那淚流滿面,但是老師抱過來后很快就能撫平幼兒的情緒??磥黹_學前的家訪真的作用很大啊。
3.舉辦家長會,家長工作配合強。
開學前,我們召開了“輕松入園,開心成長”新生家長會,目的在于讓年輕的爸爸媽媽了解幼兒的年齡特征及開學初可能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原因分析以及相應的應對措施、合理化建議,讓家長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向家長介紹幼兒園的教學宗旨、幼兒在園的一日生活安排及有序的生活活動、有趣的學習活動、豐富的游戲活動,告知家長需要配合的各種事項,讓家長對寶寶在園生活充滿了期待。
家長會后,家長們非常配合、理解我們的工作,他們心理上接受了幼兒開學初的各種哭鬧現(xiàn)象,完全放心的把幼兒交到老師的手里。
二、開學初:實施半天制,幼兒適應過渡好。
開學第一個月我們實行了半天制,即第一個月幼兒只讀半天書,午飯后就由家長接回家,旨在縮短幼兒在園時間,讓幼兒從家庭走向幼兒園這個過渡期不再那么漫長,更利于幼兒情緒的穩(wěn)定。第二個月再實行全天制,讓幼兒慢慢地走向過渡環(huán)節(jié),降低焦慮的情緒,給幼兒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
孩子在園的吃喝拉撒是托班孩子父母最關心的話題。但是由于半天接送時間老師比較忙,為了滿足家長的需求,我利用空余時間把自己今天觀察到的每一個細節(jié)以文字的形式公布在家長園地上。如哪個小朋友今天有點咳嗽;哪些小朋友手指甲長了,請家長以后注意及時剪干凈;……雖然這些事情很瑣碎,但是卻能讓家長感覺到老師的細心和責任心。
三、開學后:做老師媽媽,走進幼兒心里。
1.關愛幼兒,老師像媽媽。
老師就像媽媽,每天早上微笑迎接他們,讓幼兒感覺到陽光般的溫暖;直呼幼兒的小名,讓幼兒覺得更親切;我們對每個幼兒觀察細致入微,視覺敏銳,哪個小朋友不舒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哪個小朋友心情不好,及時了解原因并給予開導,走進幼兒的心里,讓幼兒時刻感覺到老師的溫暖,老師是疼我、愛我、關心我的,就像媽媽一樣。
在我眼里,幼兒是我的學生亦是我的寶貝,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一言一笑都會觸動我的神經,所以我會盡自己的最大努力讓幼兒感到幼兒園是一個溫馨的大家庭,老師就像自己的媽媽,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我會盡可能的滿足他們合理的需要,對于幼兒的好奇心、求知欲,我會盡可能的滿足他們。
2.關注個別幼兒,適當照顧。
我們要發(fā)自內心的喜歡每一個幼兒,以欣賞的眼光去看待他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的優(yōu)點、即使再調皮搗蛋的幼兒也有他的閃光點。簡單的一句問候、燦爛的一個笑容、親切的表情、蹲下來和幼兒親密的交談、輕輕的一個撫摸,讓家長感覺到自己的孩子在老師眼里似乎占據(jù)一定的地位、顯得那么重要。這讓家長覺得把幼兒交給老師是放心的。如有幼兒沒來上幼兒園及時打電話詢問,要給與及時地慰問。
由于父母工作比較忙,小明平日里都是外婆照顧。外婆非常細心,甚至把飯打碎了喂幼兒吃,這導致幼兒嘴巴嚼、咽的功能不是很好。剛入園時,進餐就成了問題。了解到幼兒的特殊性,我們兩位老師和阿姨輪流照顧他吃飯。從一開始慢慢小口的喂到后來鼓勵幼兒自己小口的進餐,在老師的不斷鼓勵下進步很大,小明學會了自己吃飯,甚至在家里也要求自己吃飯,大人們看到這個情形很感動。
3、及時開小會,總結經驗。
幼兒離園后,老師幾乎每天都會聚在一起開個小會,反應各班幼兒的具體表現(xiàn),再有針對性地進行討論。
如一開始我們決定用各種好玩的玩具吸引幼兒的注意,讓他們停止哭鬧而不用好吃的東西去誘惑他們。結果玩具不足以滿足幼兒的需要,玩了一會兒就不想玩了,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實踐證明還是好吃的糖果更能吸引幼兒們,讓他們暫時忘記哭泣。于是,我們就去超市購買了適合這個年齡段幼兒食品,效果顯著,幼兒們一聽說有好吃的馬上就不哭了,愿意在老師的帶領下進行游戲??磥?,對于托班幼兒來說好吃的糖果遠比好玩的玩具誘惑大。
的確,幼兒的適應需要一個過程,看到他們一天一天的進步,我們覺得自己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參考文獻】
1.《幼兒園指導綱要(試行)》
2.《學前心理學》,復旦大學出版社,汪乃銘 錢峰主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