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業(yè)華
【中圖分類號】G623.23
語文課標中指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
那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呢?
一 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
1、選擇合適的讀物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有了興趣,學習主動性將被極大地調(diào)動起來,教師首先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幫學生選好讀物,引導學生讀好優(yōu)秀的課外作品。一般地,低年級的學生的思維主要是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低年級學生從開學就為他們設(shè)立圖書角,介紹好的圖書給他們看??梢宰屗麄兛匆恍﹫D文并茂的兒歌、童話故事。學完拼音后,給他們介紹帶有拼音的圖書,要求邊看圖邊讀拼音和漢字。中高年級學生學完課文后,還可以向?qū)W生介紹與課文有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課外書,。課外閱讀作為語文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延伸課堂教學,拓展知識面,強化記憶和理解,達到學懂會用,學以致用的目的。因為學生的儲備知識越豐富,融會貫通的能力就越強,課內(nèi)的學習就越輕松、越牢固。
2、通過活動激發(fā)興趣
在閱讀教學中,學生能夠明確閱讀目的,但小學生的自制力相對較差,對學生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要注意及時調(diào)動學生思維的、使學生產(chǎn)生主動閱讀的興趣,就能積極主動地閱讀。教師要經(jīng)常性地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活動,如開展讀書活動、演講比賽、課本劇表演、講故事比賽等活動,這樣,才能達到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效果。
3、教師的范讀激發(fā)學生興趣
文章表達的主題、人物的性格特征、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被教師用抑揚頓挫、優(yōu)美和諧的語調(diào),以及準確的情感處理,教師聲情并茂地給學生范讀出來,能夠一下子抓住學生的心。教師的范讀不僅使學生獲得了初步的情感體驗,而且會讓學生情不自禁地模仿朗讀,激發(fā)學生讀的興趣。我在教學低年級課文時,我首先給同學們范讀,讓他們感受每個角色的語調(diào)特點,模仿他們的語氣,激發(fā)他們讀的愿望。
二、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
1、學會精讀。閱讀是一種與作者心靈溝通的過程,多閱讀,可以豐富學生的大腦,美化學生的心靈。對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質(zhì)兼美的優(yōu)秀作品,需要靜心細讀,體會立意構(gòu)思,揣摩布局謀篇,欣賞妙詞佳句,像人吃東西那樣,經(jīng)過細嚼慢咽,才能把書中的精華變?yōu)樽约旱闹R營養(yǎng)。
2、摘抄記錄積累法
閱讀,最終的目標都是積累。教師不僅要重視閱讀過程,也要重視讓學生在閱讀中善于收獲。俗話說:好記心不如爛筆頭,強調(diào)的是在閱讀的時候要加強動筆。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可以讓他們摘錄課文中一些詞語,而中高年級的學生則可以要求他們摘錄一些好詞好句以及好的段落。不動筆墨不讀書。閱讀時邊思考邊動筆,可以抓住重點,深入理解。
3、提供充足的時間加大閱讀量、設(shè)置閱讀課
加大小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質(zhì)水平,已逐漸成為小學教育界的共識。越來越多的教師認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并把它作為提高語文能力的有效途徑。實踐證明,教師一旦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學生的閱讀理解、表達交流能力就會提高。為了讓我們的學生在書的海洋中暢游,為了讓他們在知識的滋潤下成長,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課外閱讀的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課外閱讀,為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設(shè)置每周的晨讀時間 ,每周二、周四下午的第三節(jié)為閱讀課。
閱讀能力,對一個學生來說,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時也是學生應該具備的一個重要素質(zhì)。閱讀能力的強弱,與學生獲取知識,提高學習興趣,增長見識,以及培養(yǎng)自學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聯(lián)系。小學生閱讀能力提高了不但能夠加強小學生在閱讀中的情感體驗,而且可以讓學生積累豐富的語文知識,形成良好的語感;能讓小學生去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從而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同時也能發(fā)展他們的個性,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實踐證明,教師一旦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學生的閱讀理解、表達交流能力就會提高。為了讓我們的學生在書的海洋中暢游,為了讓他們在知識的滋潤下成長,讓我們高度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