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云儀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教學的有效性是擺在高中各學科面前的一個大課題。而初中地理到高中地理不論從知識還是能力上都有較大梯度,使高中課堂不能充分地交給學生,經(jīng)常會“一言堂”,其成為提升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絆腳石。
關(guān)鍵詞:高中地理;有效教學;初高中銜接
在高中地理課堂上,讓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做課堂的主人,完成教學內(nèi)容,達到有效的教學效果的前提是:學生有一定的知識基礎(chǔ)和能力,使高中地理的學習成為初中知識和能力的同化和順應。因此,搞好初高中地理教學銜接勢在必行。下面,就有關(guān)初高中地理知識的銜接具體問題,談談自己的一些粗淺認識。
一、初高中地理存在的大梯度
1.初高中地理學習目標(內(nèi)容和能力)存在斷層現(xiàn)象
初高中地理新課標的學習目標在宏觀尺度上確實有明確要求,但在課本的某些細節(jié)方面,如:初中地理新課標設(shè)為選學、了解等內(nèi)容,到高中新課標中,就默認初中學生已完全掌握,導致初高中新課標連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斷層現(xiàn)象。例如,地理課程標準要求初一學生掌握經(jīng)緯網(wǎng)與地圖的基礎(chǔ)知識和基本技能,而經(jīng)緯網(wǎng)與地圖的學習,要求學生有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要有初步的立體幾何知識,而初一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尚未健全,立體幾何的知識幾乎是空白,要讓學生牢固掌握這部分知識與技能很難,所以在教學這部分內(nèi)容時,初中教師處理起來很困難,效果不好。在高中地理課程標準中,對經(jīng)緯網(wǎng)與地圖這部分內(nèi)容沒有進行加強與鞏固,默認學生在初中階段已經(jīng)理解并掌握了這部分內(nèi)容,導致學生出現(xiàn)認知上的斷層,這為高一地理教學增加了難度。
2.實行新課改差異而導致初高中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特性和方法上的差異
進入課程改革后,初中教師在教學方式上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初中的教學內(nèi)容少,在師生平等對話、交流互動等學生活動上有了很大的改進,與初中課改相比,高中教學由于有較大知識容量和較高能力要求的壓力,教學方法上有很大差異。這樣,學生從初中相對活躍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走進高中相對沉悶的教學環(huán)境時,會有很大的不適應。隨著初中課改的深入實施而形成的初高中教育教學觀念上的差異,這直接影響到學生對高中新知識的接受。
3.由于考試評價機制的差異,初中地理學科不被重視,初中地理知識基礎(chǔ)不扎實
地理學科因初中只在初一、初二年級開設(shè),中考不考地理,加上初三整整一年學生都忙于備考中考科目,地理課就根本不涉及,因此學的時候不重視,后來擱置時間過長,學生的地理知識基本上所剩無幾。有些學校由于種種原因地理不受重視,有些還不是專業(yè)教師在從事地理教學工作,因此初中地理知識基礎(chǔ)底子差。
4.初高中教師相對獨立,導致信息交流不暢
長期以來,初高中地理教學相對獨立,信息傳遞和反饋渠道不暢。按現(xiàn)行的教育模式,絕大部分高中教師沒有教過初中,甚至沒有或很少參加初中的備課、聽課、評課,對初中教學知之甚少,無法做到較好的銜接,從而在高中起始階段形成了部分學生的掉隊和分化現(xiàn)象。
二、初高中地理銜接的建議和措施
1.改變學生對地理的看法和態(tài)度
改變學生對地理的看法和態(tài)度,給學生初高中學習方法差異的技術(shù)指導,上好開學第一課,包括初高中地理地位的變化、初高中地理內(nèi)容的差異、初高中地理學習方法的異同并指導。
2.建立初高中教師的聯(lián)系
(1)初高中地理教師集中在一起進行校本教學研究,既能讓初中教師感受高中地理,豐富教師的教學知識(補充初中教師因長期從事初中教學而遺忘的知識),又能夠讓高中地理教師了解初中的教學現(xiàn)狀,做到更好的教學銜接工作。
(2)建立初高中地理教師群,方便教師聯(lián)系。
3.高中地理教學中注重初高中地理教學內(nèi)容的銜接
(1)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學內(nèi)容多、任務重、時間緊,應在導學案中增加初高中銜接部分,滿足學生初中地理知識短缺的問題。
(2)在備課時,考慮學生學情的情況下,加入初中的部分知識,不斷完善高中課堂內(nèi)容,符合新課改對教材的要求,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4.平衡初高中地理課堂上教學內(nèi)容和方式的懸殊
這是在十二年制的完全中學具備的優(yōu)勢,在初高中地理教師不斷磨合中才能做到,所以是長期的過程。
5.初高中地理的銜接形成預科班
在地理教師中找對初高中地理都熟悉的教師有針對性地對初三的學生完成知識的銜接、學習方式的銜接,這是很好的方式。由于初一的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還不夠,知識上本來能接受的就很少,而初三的學生經(jīng)過兩年的鍛煉,知識和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這時再進行過渡和銜接,效果一定會更好。
6.進行初高中教師的互聽課活動
互聽課能讓初高中地理教師對彼此教育教學有深入和具體的了解,具體到一個生活實例,對初高中地理課堂真正做到無縫連接,在無形中提高了教學有效性。
綜上所述,初高中地理教師齊抓共管,把初高中地理連成一線,縮小初高中地理知識和能力梯度,才能更好地讓學生在高中地理課堂上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使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水到渠成。
參考文獻:
[1]徐巧云.初高中地理銜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
[2]羅會知.新課程背景下初高中地理課程銜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
[3]吳華香.初高中地理教學銜接問題的成因及對策分析[D].福建師范大學,2008.
[4]董迎輝.初高中地理教學銜接的實踐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
[5]萬正耀.初高中地理教學銜接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0.
[6]崔炳忠.初高中地理教學的銜接策略[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2(11)
[7]袁少民.初高中地理教學銜接策略探討[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08(11).
編輯 栗國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