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恒斌+朱巨云+黃少華
摘要:油菜塑盤育苗機械化種植技術具有茬口適應性強、省工節(jié)本、機械收獲適應性好、技術應用投入少等技術優(yōu)勢。介紹了油菜塑盤育苗和機械化種植技術,包括品種選擇、育苗、機械化栽插、肥水管理、病蟲草害防治和機械化收獲等方面內容,以供生產(chǎn)上應用參考。
關鍵詞:油菜;塑盤育苗;機械化種植;技術優(yōu)勢;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34.304文獻標志碼: A[HK]
文章編號:1002-1302(2017)13-0066-03[HS)][HT9.SS]
收稿日期:2017-02-08
作者簡介:劉恒斌(1964—),男,江蘇南京人,助理農(nóng)藝師,從事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工作。E-mail:931760037@qq.com。
[ZK)]
油菜是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qū)的主要油料作物,菜籽油是城鄉(xiāng)居民的重要食用油,菜籽餅是重要的畜禽飼料和有機肥料,油菜花是美麗鄉(xiāng)村建設和滁河旅游風光帶建設的重要內容,發(fā)展種植油菜是合理利用土地增加收入、調整結構的需要。因油菜種植方法傳統(tǒng),勞動強度大、效益低,近年來面積不斷縮小[1],推廣油菜塑盤育苗機插栽培技術是提高油菜產(chǎn)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徑[2]。通過2015—2016年南京市浦口區(qū)永寧街道張圩和聯(lián)合社區(qū)的試驗和示范,油菜塑盤育苗機插栽培技術有很大的增產(chǎn)潛力和技術優(yōu)勢,突破了當前直播油菜和人工移栽油菜存在的局限性,對實現(xiàn)油菜全程機械化、提升油菜生產(chǎn)效益、提高農(nóng)民種植積極性具有重要意義[3]。
1油菜毯苗機插技術優(yōu)勢
[HTK]1.1茬口適應性強[HT]
從高產(chǎn)的角度,生產(chǎn)上要求移栽油菜的密度要達到 7 000~8 000株/667 m2,但受勞動力成本所限,生產(chǎn)上實際移栽密度往往達不到要求,有些甚至只有3 000株/667 m2 左右,產(chǎn)量潛力得不到發(fā)揮。毯狀苗機械栽插作業(yè)速度快、效率高,增加密度的成本很小,因此可以根據(jù)生產(chǎn)實際調節(jié)移栽密度。茬口推遲,可以適當提高密度,通過以密補遲、以密補弱構建高產(chǎn)群體,增強茬口適應性。據(jù)相關試驗調查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與人工育苗移栽相比,毯苗機插單位面積株數(shù)是人工移栽的2倍,角果數(shù)增加4.4%;與機械直播技術相比,毯苗機插技術在每株角果數(shù)上優(yōu)勢略大,增加26.1%,單位面積角果數(shù)增加1.8%[4]。
1.2省工節(jié)本
據(jù)試驗調查統(tǒng)計,3種種植方式中,就種植成本而言,人工移栽是最高的,其次是毯苗機插,機械直播成本最低;成本中的人工費比重,人工移栽最高,占64.3%,毯苗機插其次,占28.3%,機械直播最少,占21.7%;成本中的機械作業(yè)費,毯苗機插可以實現(xiàn)全程機械化,包含機械整地、開溝、移栽,以及機械收獲,機械費用相對機械直播在整地環(huán)節(jié)略有提高,而人工移栽技術的機械作業(yè)水平相對較低,費用也較少。所以,機械化作業(yè)在節(jié)省用工方面是非常顯著的。就產(chǎn)量水平而言,毯苗機插最高,其次是人工移栽,機械直播產(chǎn)量較低,如果以單價3.5元/kg計算,毯苗機插的產(chǎn)值最高??鄢杀竞?,毯苗機插凈收益最高,為171.4元/667 m2,比人工移栽和機械直播分別多40.3%、11.4%(表1)。
1.3機械收獲適應性好
人工育苗移栽油菜莖稈粗壯,分枝多,成熟一致性差,機械收獲難度大,損失率高。毯苗移栽一般為2~3株/穴,在保證總角果數(shù)的情況下,植株莖稈細,分枝少,成熟度一致性相對較高,對機械收獲的適應性可以與直播油菜類似。
1.4技術應用投入少
油菜毯狀苗育苗場所和設備可以和水稻育秧通用,移栽機也是在水稻插秧機的基礎上進行小改,可以恢復水稻插秧功能,實現(xiàn)一機兩用[5]。因此應用這一技術投入很小,農(nóng)戶容易接受。
2油菜毯狀苗培育及機械化種植技術
2.1選擇良種
浦口區(qū)大面積生產(chǎn)應用的品種都可以,如灃油737、秦優(yōu)11、寧雜1818等品種,建議選用寧雜1818高產(chǎn)、高油、抗逆性好的雙低油菜品種,每667 m2備足100 g雜交油菜種子。
2.2適時播種,培育壯苗
南京市浦口區(qū)一般9月中旬播種育苗。
2.2.1秧盤和基質準備油菜育苗盤采用機插水稻育秧的硬盤,基質選用油菜專用基質,基質濕度控制在相對含水量的65%~75%,以手抓成團、齊胸落地即散為宜。裝盤前在育苗硬盤底部鋪1張寬度和秧盤差不多、長度略長于秧盤長度的塑料薄膜,一頭抵著秧盤底端,另一頭長出3~4 cm。將準備好的基質裝入硬盤,壓平,基質面略低于硬盤盤口,一般不要超過0.5 cm。
2.2.2種子處理播種前用烯效唑拌種,一般100 mL可以拌種子2.5~3.0 kg,注意拌種均勻。待種子晾干后備用。
2.2.3精量播種用油菜精量播種器在裝好基質的秧盤上播種,播種器大小與育秧盤相同(30 cm×60 cm),小孔個數(shù) 12×25個,共計300個,每個小孔落油菜種子2~3粒,每個油菜育苗盤播種600~800粒。具體操作時將種子放在播種器里來回搖動3次以上,抽開播種器底板時要確保與育秧盤對齊,同時抽速要均勻。
2.2.4適墑蓋土播種后用過篩的細土或基質蓋種,厚度0.2~0.3 cm。蓋得太厚,種子在頂土過程中導致下胚軸拉長,容易成高腳苗;蓋得太薄,種子吸收水分較少,出苗緩慢,不利于形成壯苗。
2.2.5疊盤保濕將播種后的秧盤50盤1疊(高度在 1.5 m)整齊堆放在室內,讓其暗化出苗,最上面擺2個空盤,其中下面那個空盤放1張塑料紙,防止水分散失太快。
2.2.6補水擺盤疊盤時間2~3 d,待種子發(fā)芽,芽頭露出0.1~0.2 cm便可以擺盤。將秧盤一張張整齊擺放在陽光充足、灌排水方便的苗床上。苗床要先將表土整碎整平,并按要求開溝。如果感覺基質偏干,可以適當補點水。如果沒有合適的苗床也可以將秧盤一張張整齊擺放在水泥場上。endprint
2.2.7覆蓋出苗擺好盤之后要用無紡布覆蓋,既保濕,又能防止烈日曬傷嫩芽。
2.2.8揭蓋控水根據(jù)播種后溫度情況,一般在播種后3~4 d、長出2片子葉便可揭開無紡布。發(fā)現(xiàn)有頂基質苗的用掃帚輕輕撣一撣,不可用力過大,以免傷苗。出苗階段要保持表土層濕潤,澆水時可用灑水壺輕輕灑水,不能沖垮表土層。如遇大雨還要蓋上無紡布。出苗后適當控水促進根系生長,澆水以不發(fā)生萎蔫為宜。
2.2.9苗期追肥出苗期追施尿素每100盤50 g,1葉1心期追施尿素每100盤100 g,追施尿素結合澆水進行,一定要將尿素充分溶于水中進行噴施,之后施肥看苗而定。
2.2.10防蟲控苗在油菜苗期,常會發(fā)生菜青蟲、蚜蟲等危害,要及時進行防治。防治菜青蟲(3齡前)用100億孢子/mL 短穩(wěn)桿菌懸浮劑600倍液均勻噴霧防治,防治蚜蟲用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均勻噴霧防治。出現(xiàn)超苗齡時,每50~100盤可用烯效唑100 mL兌水噴霧進行化控。
2.3適時移栽,合理密植
油菜塑盤育苗機插栽培技術突破了傳統(tǒng)的機械移栽理念,實現(xiàn)了在水稻標準育秧盤內培育油菜毯狀苗,利用稍加改裝的水稻插秧機進行高速栽插,大大提高了油菜機械移栽效率,當油菜苗有4葉、苗齡在28 d左右開始移栽,南京市浦口地區(qū)一般在10月中旬。
2.3.1施足底肥在油菜移栽前整地時,施入足量底肥。底肥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為油菜一生需肥打好基礎。一般每667 m2施有機肥2 000 kg、碳酸氫銨20~25 kg、過磷酸鈣25 kg、氯化鉀10~15 kg加硼砂1.25 kg。施用方法上,應采取分層施肥,耕地前將有機肥撒施地面,隨深耕翻入,淺耕時將氮、磷、鉀化肥施入10~15 cm的淺土層,供油菜苗期利用。在沒有有機肥情況下,一般每667 m2用45%高效復合肥 30 kg 加硼砂1.25 kg作底肥。
2.3.2整地油菜塑盤育苗機插栽培對大田整地質量要求較高,做到田塊平整,田面整潔、細而不爛,耕深20 cm左右,碎土層大于8 cm,碎土率大于90%,不留大的空隙,大田含水率控制在30%左右。
2.3.3開溝做畦畦面寬2 m,利用機械開溝,要求做到溝直,溝寬18~20 cm,溝深25~30 cm。
2.3.4移栽利用稍加改裝的水稻插秧機進行高速栽插,目前示范應用的是6行等距移栽機,行距為30 cm、株距為 20 cm 左右,每穴栽1~3株苗,平均2株苗,確保每667 m2在2萬苗以上。移栽過程中要先試機進行參數(shù)調整,然后正式作業(yè),這就需要機手有比較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和比較好的機械操縱能力,根據(jù)田塊的墑情度、田塊類型、整地情況以及秧苗情況來調整底盤、運行速度、是否鎮(zhèn)壓等等。如果機手沒有經(jīng)過專門培訓,或者是缺乏一定的栽插經(jīng)驗,可能會對油菜活棵快慢以及活棵率有影響。
2.3.5澆定根水機插油菜一般是油菜生產(chǎn)大戶或合作社應用,面積普遍較大,做到移栽一片及時澆定根水一片,一般移栽與澆定根水時差不超過3 h,最好是采用洇水的方法澆定根水。
2.4田間管理
2.4.1查苗補蔸、中耕培土移栽后及時查苗補缺,冬至前結合中耕除草進行培土壅根1次。
2.4.2施好“四肥”提苗肥:移栽后7~10 d每667 m2用尿素2 kg兌水澆施,11月10日左右每667 m2用人糞尿 600 kg 兌水澆施,并做好防旱工作;臘肥:12月底每667 m2用腐熟人畜糞800~1 000 kg或土雜肥1 200 kg施閉行間并松土圍蔸;薹肥:春后油菜進入薹期,是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并進期,植株迅速抽薹、長枝,葉面積增大,花芽大量分化,是需肥最多的時期,也是增枝增角的關鍵時期。此期的主攻目標是春發(fā)穩(wěn)長。春發(fā)不夠,難以高產(chǎn);春發(fā)過度,則旺長郁閉,也影響高產(chǎn)。因此要根據(jù)底肥、苗肥的施用情況和長勢酌情穩(wěn)施薹肥。底、苗肥充足,植株生長健壯,可不施薹肥;若底、苗肥不足,有脫肥趨勢的應早施薹肥。一般每667 m2施尿素5~8 kg。硼肥:在開花前噴施硼肥,每667 m2按0.2 kg硼砂兌水30 kg進行均勻噴霧。
2.4.3防治蟲害油菜蟲害主要有蚜蟲、菜青蟲等,當有蚜株率10%、每株有蚜蟲1~2頭時,用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 1 000倍液或用3%啶蟲脒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用20%烯啶蟲胺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均勻噴霧防治,同時達到減輕病毒病發(fā)生的目的。菜青蟲在3齡前,用100億孢子/mL短穩(wěn)桿菌懸浮劑600倍液或用3.2%甲維鹽·高氯乳油2 000倍液或用25 g/L多殺菌素懸浮劑500倍液均勻噴霧防治。
2.4.4防治病害油菜菌核病是南京市浦口區(qū)油菜上的主要病害,其流行程度與品種、氣候條件和菌源等因素有關,一旦流行勢必造成不同程度的減產(chǎn)。
農(nóng)業(yè)防治:清溝理墑,做好田間溝系配套,降低地下水位,防止?jié)n害,做到雨住田干,以減輕菌核病發(fā)生程度。
藥劑防治:于油菜主莖(薹)株開花率達80%以上時用藥防治,大面積防治時間一般在3月中旬,每667 m2用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100 g兌水40 kg噴細霧。對高產(chǎn)田、重茬田隔7~10 d進行第二次用藥。
2.4.5草害防除南京市浦口區(qū)油菜田雜草主要有日本看麥娘、菵草、早熟禾、繁縷、豬殃殃、稻槎菜、野老鸛等。在草害防除上,一是充分利用農(nóng)業(yè)栽培措施,抑制雜草的發(fā)生與危害;二是選用高效、安全、低殘留除草劑,進行化學防除;三是對于婆婆納、野老鸛等惡性雜草結合中耕進行人工鋤草。化學防除應根據(jù)草相選擇適宜藥劑[6-8]。以看麥娘等禾本科雜草為主的田塊,在油菜移栽后次日進行土壤封閉處理,每 667 m2 選用50%乙草胺乳油100 mL視土壤濕度兌水20~40 kg均勻噴細霧;或在雜草齊苗后至5葉前,每667 m2選用8.8%精喹禾靈乳油60~80 mL或選用5%高效氟吡甲禾靈乳油40~50 mL兌水40 kg均勻噴細霧。以繁縷、豬殃殃等闊葉雜草為主的田,于移栽油菜田雜草齊苗后至4葉前,每667 m2選用30%草除靈懸浮劑50~60 mL兌水40 kg均勻噴細霧。以禾本科雜草與闊葉混生的田塊,在油菜移栽后次日進行土壤封閉處理,每667 m2選用72%精異丙甲草胺乳油150 mL視土壤濕度兌水20~40 kg均勻噴細霧;或在雜草齊[JP2]苗后至5葉前,每667 m2選用17.5%草除·精喹禾乳油100~[JP]120 mL兌水40 kg均勻噴細霧。注意低溫時禁止用藥,油菜抽薹后禁用闊葉除草劑。endprint
2.4.6清溝理墑冬至前要及時清溝排漬1次,春后要做到“三溝”相通,做到雨停田間無漬水,減小田間濕度,預防菌核病。
2.4.7預防早花早薹如冬前有早花早薹傾向,應及早噴施多效唑;如遇早花早薹,應及時摘薹摘花,視苗情追施氮肥,每667 m2施尿素2~3 kg。
2.5適時機械收割、烘干
終花后35 d左右,油菜在黃熟后期至完熟期收割最為適宜。
2.5.1機械準備根據(jù)油菜株型和倒伏情況,調整撥禾輪的位置和轉速(適宜轉速21~25 r/min),以減少對油菜的撞擊,根據(jù)油菜的成熟度,調整脫粒滾筒的轉速和凹板間隙,提高脫凈率、降低破碎率。
2.5.2機收作業(yè)對油菜密度大和產(chǎn)量高的田塊,適當減小割幅和前進的速度;上午或傍晚收割時,油菜植株表面濕度和含水率都較高,同樣適當減少割幅和前進速度。在油菜收割作業(yè)過程中,機手應經(jīng)常檢查篩面是否堆積物過多,篩孔是否堵塞。由于油菜秸稈粗大,含水率高,油菜葉、油菜籽、油菜角殼和油菜屑,很容易黏結和堵塞清選篩面。
2.5.3烘干(曬干)機械化收獲后的油菜籽含水率較高,應及時烘干(曬干)。如遇連續(xù)陰雨天氣,必須及時采取烘干措施,以免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參考文獻:[HJ1.85mm]
[1][ZK(#]宗錦耀. 我國油菜生產(chǎn)機械化現(xiàn)狀與對策[J]. 農(nóng)機市場,2008(6):41-44.
[2]袁文勝,吳崇友. 我國油菜移栽機械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分析[J]. 中國農(nóng)機,2007(6):61-63.
[3]楊光,李勝男,馮云艷,等. 油菜毯狀苗機械移栽技術研究進展及其應用前景[C]//中國作物學會. 2014年全國青年作物栽培與生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揚州,2014.
[4]黃少華,吳華兵,劉恒斌,等. 油菜毯苗機插技術優(yōu)勢及育苗技術[J]. 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7(1):38-39.
[5]江蘇?。河筒颂籂蠲缫圃詸C研制成功[J]. 農(nóng)機科技推廣,2015(1):16.
[6]韓慶保,蔡國祥. 觀賞月季田塊雜草的化學防除試驗[J]. 雜草科學,2015,33(1):57-60.
[7]李小艷,孫宇,賀建榮,等. 水稻旱直播田全程草害化除技術[J]. 雜草科學,2015,33(4):51-54.
[8]周麗花,楊海燕,陳雪琴,等. 江蘇省太倉市小麥田草相調查及藺草防除試驗[J]. 雜草科學,2015,33(1):24-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