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柯
在鮮活農產品采后處理中,相關部門應當合理使用現(xiàn)代化貯藏技術,建立健全管理機制,通過預冷處理、冷鏈物流、機械冷藏、氣調貯藏等技術對其進行處理,以此提高鮮活農產品的銷售優(yōu)勢,滿足實際處理需求。
1 鮮活農產品采后處理技術應用措施
鮮活農產品采后處理,又被人們稱為采后的商品化處理,主要工作為:采后挑選環(huán)節(jié)、采后分級環(huán)節(jié)、采購修整環(huán)節(jié)、采購清洗環(huán)節(jié)、采購預冷環(huán)節(jié)、采購愈傷環(huán)節(jié)等。在先進技術的支持下,能夠減少農產品損傷或是水分流失等問題,避免出現(xiàn)病害問題,在提高運輸便利性的情況下,保存農產品本身的營養(yǎng),提高其新鮮度與安全性,減少農產品在貯藏與物流方面的損失。具體措施為以下幾點:
1.1 預冷處理技術的應用
由于農產品在溫度過高的環(huán)境中,會出現(xiàn)質量降低的現(xiàn)象,嚴重影響其銷售價值,不能保證貯藏質量。因此,在采后處理中,應當科學使用預冷處理等相關技術,以最快速度消除其中存在的熱量,使得保存溫度符合相關要求。通常情況下,鮮活農產品的貯藏溫度應該在1℃—2℃之間。
在使用預冷技術的過程中,應當科學使用自然降溫技術、風冷技術、水冷技術、冰冷技術、真空預冷技術等。對于風冷預冷技術而言,屬于現(xiàn)代化鮮活農產品采后貯藏處理的常見技術,適合應用在果蔬產品預冷處理工作中,企業(yè)可以在貯藏區(qū)域中設置靜置預冷設備、強制通風預冷設備、差壓式預冷設備等,由于工作存在速度差,例如:在應用靜置預冷設備期間,需要在1天到3天左右才能達到預期的溫度,在應用強制通風預冷設備期間,需要12小時到24小時左右才能達到預期的溫度要求。在使用差壓式預冷設備的過程中,需要4小時到6小時左右才能達到預期的溫度。因此,在實際貯藏的過程中,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機械設備,以便于提高預冷處理工作水平。
1.2 冷鏈物流處理技術的應用
此類技術在應用中,主要就是使用先進技術,對容易腐爛的農產品進行采后處理,貫穿于貯藏環(huán)節(jié)、運輸環(huán)節(jié)與銷售環(huán)節(jié),為其創(chuàng)造良好的低溫環(huán)境,保證農產品的使用質量,降低處理工作成本。在應用采后處理技術的過程中,應當合理配備溫度調節(jié)裝置,例如:汽車設備、鐵路設備、航海設備等,全面優(yōu)化產品的管理體系,從農產品原材料到加工場地,都要利用低溫處理方式開展管理工作,以便于提高貯藏工作效率。
1.3 其他采后處理技術的應用
在鮮活農產品采后處理工作中,為了提升其流通性,還要合理使用熱處理技術與超低氧處理技術,以便于完成各方面采后處理工作需求。
對于熱處理技術而言,應當將其溫度控制在35℃—50℃之間,能夠抑制或是完全殺死病原菌,對酶活性進行全面的改善,避免果蔬產品在低溫處理的過程中出現(xiàn)破壞性影響,以此提高其保鮮效果。同時,在熱處理工作中,應該根據果蔬實際品種與成熟度等特點,對病原菌潛伏侵染情況進行抑制,合理使用熱水或是蒸汽開展處理工作,加大管理力度。
在使用超低氧處理技術的過程中,應當將農產品中含氧量控制在1%左右,全面提高工作質量,優(yōu)化其發(fā)展體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避免疏果產品出現(xiàn)生理病害的現(xiàn)象,在果實成熟的過程中,可以利用生理改善方式,延長農產品的貯藏時間,保證貨架期滿足相關需求。根據相關研究可以得知,利用0.50%的低濃度氧氣對蘋果農產品進行處理,在低氧脅迫環(huán)境下處理時間為9天,然后利用1%與1.5%的二氧化碳等對其進行貯藏,可以更好的規(guī)避蘋果虎皮病,提高貯藏管理效果。
2 鮮活農產品貯藏技術的應用措施
鮮活農產品本身具有一定的生命活力,在實際銷售期間,仍然需要呼吸,會出現(xiàn)一定的生理變化,因此,在鮮活農產品采后,應當利用科學的方式對其進行處理,利用先進的貯藏技術等,保證鮮活農產品的實際銷售質量,達到預期的處理目的。具體技術措施包括以下幾點:
2.1 機械冷藏技術的應用措施
在使用此類技術的過程中,應當在良好隔熱性能的庫房中,利用機械制冷裝置等,產生一定的冷量,使得倉庫形成保鮮機制。在此期間,應當將其溫度控制在鮮活農產品貯藏范圍之內,提高機械冷藏庫的應用性能,在庫房框架之內,更好的對其進行處理。同時,還要保證機械冷藏隔熱性能與防潮性能符合相關規(guī)定,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庫房內與庫房外熱量的交換,保證貯藏溫度與濕度符合工作規(guī)定,逐漸提高其工作效果。另外,在實際工作中,應當合理控制庫房內的溫度與濕度,保證其通風性能符合相關規(guī)定,根據貯藏對象的特點與要求,更好的對溫度進行調節(jié),以此提高工作效果,延長使用壽命。
在低溫冷藏工作中,應當注重各類原理的分析工作,根據鮮活農產品的呼吸要求、生理代謝要求等,更好的抑制微生物活動。對于冷藏低溫而言,應當遵循相關設計原則,以便于規(guī)避凍害問題,提高其工作成效。
2.2 氣調貯藏技術的應用措施
此類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又被成為CA貯藏技術,就是在全面冷藏的基礎上,能夠將鮮活農產品貯存在密閉的環(huán)境中,在降低氧氣濃度的情況下,提高二氧化碳含量,以便于抑制農產品各類代謝活動,避免微生物的生存,不僅能夠保證農產品的銷售質量,還能延長其貯藏壽命,科學選擇貯藏工作方式。對于氣調庫而言,要保證其密閉性能符合相關規(guī)定,利用先進的氣調系統(tǒng),建設專門的殺菌加濕體系,以便于達到良好的控制效果。此類貯藏方式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能夠起到良好的保險效果,降低實際貯藏的損耗,優(yōu)化其工作機制,在實際使用期間,能夠達到預期的工作目的,利用先進的人工氣調貯藏與自發(fā)氣調貯藏等技術開展相關管控活動,維護各方面的工作力量,建立先進的管理機制。
結語
在鮮活農產品采后處理與貯藏技術實際應用期間,企業(yè)應當制定完善的管理機制,根據實際工作要求等,對各類技術進行全方位的應用,逐漸提高農產品貯藏工作水平,加大管理工作力度,降低貯藏能源的消耗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