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萍
【摘 要】在新的中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浪潮中,英語教學一改傳統(tǒng)對學生語法句式譯寫能力的重點培養(yǎng)而轉向提高學生興趣,掌握英語運用能力,體驗英語文化性,使英語生活化的英語教學方向。在新課程改革下的英語閱讀教學,又應如何進行轉變教學方法才能實現(xiàn)新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教學改革 中學英語 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6.114
由于新的教學改革,中學英語的教學方式受到極大的沖擊。新的教學改革完全不同于之前的教學方向,新的教學著眼于學生對于英語實際能力的運用。教學目標要求更是背道而馳,新的教學改革要求實現(xiàn)英語教學的趣味性、文化性、生活化。如何在短時間內吸收新的改革理念,實現(xiàn)新的教學目標。則要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尋找于新的教學方向的平衡點,把舊的教學模式融入新的教學理念中,創(chuàng)造出富有新活力的教學模式。
一、閱讀教學的地位
閱讀教學是教師通過文本來對學生進行教學,實現(xiàn)師、生、文本之間,三向互動的一個教學模式,在許多課程的教學中都廣泛適用。在長久以來的英語教學中,所使用的教材都是以一個單元為結構組成,而每一個單元的教學又以其中的一篇文章為核心,文章中包含了本單元所涉及到的所有的單詞、短語、語法、句型。所以在傳統(tǒng)的中學英語教學中,都是以閱讀教學作為主要的教學模式。其旨在通過一篇文章來進行詞匯、語法等知識的串聯(lián),保持其理論知識的系統(tǒng)性。因為英語教材的結構,教師也更偏好于閱讀教學方法的使用,既能清清楚楚的梳理教學知識點,形成一個清楚的教學脈絡;亦能利用文本找到一個富有趣味性的切入點,引起學生的興趣,使課堂更富有生機和活力。而且閱讀教學更是師、生、文本三方的互動,極大地促進了課堂的交互性,能夠激發(fā)老師的教學激情,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的積極性。
閱讀教學也是學生比較喜愛的教學方式,因為文本本身就具有極強的情節(jié)性和故事性能大大的引起學生的興趣。閱讀教學又具有系統(tǒng)性,使學生學習的知識有條理,富有結構性,學生學起來有連貫性也比較輕松。而且?guī)?、生、文本,之間三元互動的模式,也讓學生在課堂中更具有主體性、自主性,提高了學生的自主能動性。通過以上在教材中、教師教學方法的使用上、學生的喜愛程度。我們可以看出閱讀教學以其獨特的教學模式優(yōu)勢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有很好的教學效果。面對教學的新改革,新的教學方向和教學目標,實現(xiàn)短時間吸收新的教學理念轉變教學方向,達到好的教學效果。我們只有實現(xiàn)傳以統(tǒng)為主教學模式的閱讀教學和新教學理念的新融合,使閱讀教學更貼近我們的新的教學方向。
二、閱讀教學方式的轉變
在新教學改革的環(huán)境下,閱讀教學順應新的理念,運用到教學中實現(xiàn)教學目標,使閱讀教學充滿新的活力。我們則要摒棄之前利用文章來進行詞匯、語法、句式的學習方式,而是回歸文本的本身,對文本本身中的詞匯等進行學習,脫離文本進行其他的運動。例如,在文章中有些學生不會的詞匯,可以讓學生自己去認識它理解它并嘗試著用它進行運用,進行造句等等。并且通過這些不會的生詞的學習,讓學生了解文章的大意,讀懂文章。然后在再讀懂文章的基礎開展以老師和學生相互討論交流進行的對文章的講解和分析,把語法句型短語等融到文章的語言情感里去講解。就像在文章中看到一個非常漂亮的風景,發(fā)出了感嘆,所以使用了感嘆句型。把句型回歸到文章里去進行講解。而不是傳統(tǒng)的點出來這一句是感嘆句然后直接對其進行講解。還要注重挖掘文本背后的文化底蘊人文內涵,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在英語的教材中常常會有不同民俗風情,人文文化的介紹、人物內心情感分析等。此刻我們不光光是要帶領學生進行語言的學習,更重要的是帶領學生通過不同的語言看到不同的文化不同民俗風情,了解不同的、多彩的大千世界,實現(xiàn)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文化底蘊的積淀。還有文章背后人物內心情感的分析,內容感情的升華。將英語的學習通過閱讀教學情感化人文化。多讓英語走近生活中,使英語生活化而不是僅僅限于課堂。例如,在閱讀教學的文本中常常會有對話會日常用語等。在教學中就要讓學生去盡量模仿和運用這些對話,鼓勵學生多英語進行日常的交流,看一些英文的書籍等,朗讀一些英語相關的詩歌美文等。讓英語的教學不再局限于那么幾節(jié)課幾本書,真正讓英語融入學生們的生活。
三、綜合性的教學模式
面對飛速發(fā)展的時代,教學的方向越來越優(yōu)化,教學目標也越來越完善,對于學生發(fā)展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新的教學方向教學目標的產生,教學方式也會有所變化。在教學新改革的新方向高目標下,我們不僅要利用舊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結合新的教學理念,實現(xiàn)舊傳統(tǒng)模式的更新,達到新的教學目標,更要統(tǒng)籌多種教學模式教學手段教學策略,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化。例如,中學英語教學的新改革,我們雖然在以往的閱讀教學的基礎上改變了教學側重點、融入了新理念的教學。但只用這一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還是有所欠缺的,要根據教學實際情況的需要輔之多種教學方法。
我們在日常的文章講解中就會使用多媒體音頻來播放文章,讓學生對于重點句子進行跟讀和模仿,讓學生理解和掌握句子句型,以達到更好的運用。還要播放一些和文章內容相關的視頻或者圖片等,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文章中的情景,使學生的學習更加有畫面感更加生動,學生也會更有興趣,課堂氣氛也會更活躍。當然還不僅僅只是這些教學模式,時代在飛速變化,教學方法也在不斷尋求發(fā)展。我們對過去舊的傳統(tǒng)模式進行注入新理念形成教學方法也只能用于一時,只有緊跟時代的發(fā)展變化,根據新的教學方向理念,制定最有效最適合新教學理念目標的教學方法才是最根本的解決之道。所以在我們中學英語教學發(fā)展中,要在現(xiàn)在以閱讀教學為主,其他教學輔助,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手段的基礎上。積極創(chuàng)新發(fā)展尋找適合新改革新理念新目標的新的教學方法,運用到教育實踐中,才能實現(xiàn)中學英語教學的長足發(fā)展,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四、結束語
教育的改革是時代進步的一面大旗,我們要聽時代的號令,做教育改革的劃槳者,保持著對教育事業(yè)的熱忱,積極研究反思探討教學中的問題和現(xiàn)象,為教育改革助力。按照新改革的方向和理念對中學學生的英語教學采用閱讀教學為主輔,其他教學方式綜合運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但仍積極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探索新的教學方式,以促進學生英語學習的更好發(fā)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