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志
摘 要:新課標提出:要加強朗讀訓練的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怎樣加強課文朗讀訓練?文章作者結合教學實踐從五個方面談了自己對語文教學中的朗讀環(huán)節(jié)的探索。
關鍵詞:語文教學;朗讀;探索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一、注重讀準字音
讀準字音是讀好課文的關鍵,字音都讀不準,談何讀好課文?在教學中,可以充分發(fā)揮拼音的特殊功效,把生字注上拼音,借助拼音多讀幾遍。然后教師或讀得好的學生示范朗讀,突破讀準字音這個難點,讓學生打好基礎,真正愛上閱讀。
二、注重句段訓練
1.安排好停頓
首先是語法停頓,即根據語句的語法結構所作的停頓。定語較長時,距中心語遠的定語后要停頓;狀語較長時,狀語后要停頓;賓語、補語較長時,賓語、補語之前要停頓;主語和謂語之間要做適當停頓。
其次是邏輯停頓,又叫強調停頓。為了突出某一事物、強調特殊含義,可以在語法停頓的基礎上變化停頓的時間,或者不是在語法停頓的地方適當停頓,從而表示出詞組、句子、段落之間的邏輯關系。
最后是結構停頓,即表示文章的段落、層次等的停頓。停頓的時間長短是段落長于句群,句群長于句子。停頓的等級根據停頓的時間可分為5級。一級停頓是題目與正文、段落與段落之間的停頓,一般停三拍;二級停頓是句號、冒號所表示的停頓,一般停兩拍;三級停頓是分號所表示的停頓,一般以停一拍到一拍半為宜;四級停頓是逗號所表示的停頓,一般為一拍;五級停頓是頓號所表示的停頓,是最短的停頓,大體上是半拍。
適當的停頓可使朗讀者適當地換氣,恰當地控制語速,更好地表達感情;可使聽者更清晰地理解朗讀的內容,受到更強烈的感染。
2.確定好重音
首先是語法重音,這是由語法結構形成的重音,可分為詞組重音和句子重音。詞組重音:聯(lián)合關系短語要重讀;偏正短語修飾成分要重讀;主謂關系短語中,謂語重讀;表結果、程度、情感的補語重讀,如“打掃干凈”“悲傷極了”;動補短語,表趨向的動詞重讀,補語不重讀。句子重音:短句謂語部分重讀;句子主語是疑問代詞時,主語重讀;一般情況下,定語、狀語、補語應讀得較重。
其次是邏輯重音,這是根據上下文對句子中一些詞語加以特殊強調從而重讀的音節(jié)。邏輯重音比語法重音重而長,其位置不是固定的,它隨著語言、說話人的意圖和感情環(huán)境的改變而改變。如“今天的努力,就是明天的榮譽”或“今天的努力,就是明天的榮譽”,重音不同,所強調的意思也就不同。邏輯重音常用來表示夸張、強調、比喻、照應等。
最后是感情重音,這是對文章中表達感情最濃烈的詞句所加重的讀音。其目的是激發(fā)感情,喚起想象,使聽者受到感染。感情重音與語法重音、邏輯重音有時是重疊的,感情最濃烈的詞語,往往正是句子中最關鍵的詞語,是邏輯上應強調的詞語。為了取得好的效果,除了重讀,還可以用長音、頓音、急音、徐讀等特殊手法來表達。
3.掌握好語調
每個句子都有一定的語調。語調包括語音的高低、強弱、緩急三類。語音的高低,是因聲帶的張弛而產生的區(qū)別。文句之中特別主要的字眼,或是前后彼此關聯(lián)照應的詞,發(fā)音需高一些。就一個句子而言,意義未完的文句,命令或呼叫的文句,疑問或驚訝的文句,需前低后高;意義完結的文句,祈求或是感激的文句,需要前高后低。語音的強弱,是因肺部呼出空氣的多少而產生的區(qū)別。表示悲壯、快活、叱責或慷慨的文句,句子的頭部應加強;表示不平、熱誠或確信的文句,其尾部應加強;表示莊重、滿足或優(yōu)美的文句,句子的中部宜加強。語音的緩急,是聲音與時間的關系。單位時間內,發(fā)音數少就緩,發(fā)音數多就急。含有莊重、敬畏、謹慎、沉郁、悲哀、仁慈、疑惑等等情味的文句,須得緩讀;含有快活、確信、憤怒、驚愕、恐怖、怨恨等等情味的文句,應該急讀。
三、注重感情朗讀
要想讀好課文,必須先理解課文的意思,體會其感情。除此之外,要充分調動各種感官,從而在反復讀的過程中把自己喜歡的詞句、理解的詞句再結合書中的畫面或加上自己的想象進行拓展,最后再進行美讀訓練。如朗讀之前,需要分析作品的內容風格,對文章有深切的理解和把握之后,才能用想象展開內心的世界,才能如身臨其境,體會其中的感情,然后才能渲染語言表情,讓聲音形象化;才能把握其情感的起伏,以語流的起伏跌宕在聽者的心坎上,從而實現朗讀的藝術效果。我在教學《背影》一課時,就是先分析作品的內容風格,讓學生充分理解把握文章之后再朗讀課文。“近幾年來,父親和我都是東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謀生,獨力支持,做了許多大事。哪知老境卻如此頹唐!他觸目傷懷,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發(fā)之于外;家庭瑣屑便往往觸他之怒。他待我漸漸不同往日。但最近兩年的不見,他終于忘卻我的不好,只是惦記著我,惦記著我的兒子。我北來后,他寫了一信給我,信中說道:‘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朱自清對父親的懷念之情,學生在朗讀之中就能體會出來。
四、注重訓練方法
朗讀訓練常用的方法有教師范讀、錄音范讀、提問接讀、學生齊讀、小組讀、個別讀、表情朗讀、分角色讀、輪讀、領讀、分合讀、自由讀等等。對所讀材料可采取全篇讀、分段讀、重點讀等方式。
現代媒體的迅速發(fā)展為朗讀教學提供了方便。電影、電視、錄像、廣播以及語音實驗室等都可以為朗讀訓練提供較好的示范材料和手段。一些電視專題片的解說詞,如《動物世界》《話說長江》等,都是優(yōu)秀的范例。人民教育出版社聘請著名播音員夏青、方明、常亮等,選擇教材中的名篇佳作制作成的朗讀錄音帶,語言規(guī)范,聲情并茂,對學生是極好的示范和熏陶,學生自會在模仿中增強興趣,提高朗讀水平。
當然,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進行多種器官協(xié)作的訓練。用眼看文時,做到準確、迅速、不看錯、不遺漏;用口發(fā)音時,做到口齒清晰、準確流利;用耳聽讀時,做到能聽出朗讀過程中的問題,并及時反饋信息;用心理解時,做到正確、快速,并借助語調、語氣和表情,生動地傳達出文章的內容和風采。
五、注重朗讀評價
在朗讀過程中不僅要培養(yǎng)朗讀的能力,還要培養(yǎng)評價的能力。要用欣賞的眼光去評價別人,及時抓住別人的閃光點進行評價。如“我很欣賞某某同學讀的一句話,因為他讀得很流利,而且讀得很有感情……”,通過這些激勵性的評價,才能為以后的朗讀打基礎,才能更有激情地讀好課文。
有學者指出:“不讀是語文的百病之源?!币訌娬n文朗讀,對精彩段落、關鍵句子要引導學生熟讀成誦,變成學生自己的語言材料。重視朗讀教學這一環(huán)節(jié),對學生語文水平的提高將會是一個極大的推動。
參考文獻:
[1]夏惠賢.當代中小學教學模式研究[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
[2]顧 春.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