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善芳
摘 要:合作學習是新形勢下國家教育改革對城鄉(xiāng)小學素質教育發(fā)展的新要求,增強城鎮(zhèn)學生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既有利于增強教師教育教學的效果和質量,又有利于學生的學習成長成才。文章結合城鎮(zhèn)學生學習的學習特點和一線教育教學實踐經驗,就增強城鎮(zhèn)學生合作學習的有效性進行理論探討和策略研究,供同行教育教學參考。
關鍵詞:城鎮(zhèn)學生;合作學習;有效性;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一、增強城鎮(zhèn)學生合作學習有效性的問題分析
第一,一些所謂的“合作學習”僅僅是流于形式,并沒有實質性的內容。客觀上依然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成了“提線木偶”,并沒有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這種合作學習一方面說明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有重視合作學習、開展合作學習的意識;另一方面也說明教師并未真正掌握合作學習的真諦,未真正掌握組織開展合作學習的基本方法,導致產生了偽合作學習,這種合作學習必須堅決摒棄。
第二,一些合作學習只存在于優(yōu)等生之間,并沒有兼顧后進生。教師在引導和組件合作學習團體的時候,單純以分數成績和區(qū)域位置來“組團”,導致個別學生的想法左右了團體的想法,如優(yōu)等生左右了合作學習團體的想法,團體其他成員沒有機會也無法深度參與,這種合作學習在一定程度上不僅不能達到學習的效果和目的,而且挫傷了后進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新性,客觀上成為優(yōu)等生的陪襯,不能有效發(fā)揮每個成員的作用,失去了合作學習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第三,一些合作學習只強調探討交流,并沒有將內容充分延伸。雖然進行所謂的學習探討和方法交流,但由于組織合作學習的教師沒有掌握合作學習的內涵要義和正確方法,進而把合作學習淪為教育教學的附庸,把教育教學中一些毫無價值的問題,以合作學習的形式交給學生討論,這種討論明顯沒有價值和意義。特別是對一些確有合作必要的問題,但問題一出現,教師就立即組織小組合作交流,而不引導學生先自主探究,深入思考。這種合作學習產生的后果就是教師組織學生合作學習的目的主要是顯示課堂形式的多樣和體現新課程理念,學生沒有能真正深入探究,不利于其勤于思考習慣的養(yǎng)成,教學目標難以達成,費時多、成效微,是一種典型的形式主義。
二、增強城鎮(zhèn)學生合作學習有效性的策略建議
第一,科學設置合作學習團體,促進每個城鎮(zhèn)學生共同進步。教師應當結合班級學生結構和學科教育教學特點,以促進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為目的,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科學組建學習團體,可以統(tǒng)籌兼顧學習成績、性別、性格特征、學習能力、學習背景等多方面的因素,可以設置合作學習的團體。特別是要充分考慮城鎮(zhèn)學生的心理特點、家庭因素和學習情況,積極運用城鎮(zhèn)學習的有利條件,設置合作學習的團體。
第二,科學明確合作學習任務,突出每個城鎮(zhèn)學習分工合作。教師應結合每個合作學習團體的成員特點,明確合作學習任務,要堅持“起跳摸高”的原則,既充分調動團體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又引導每個學生以一定的努力獲得較為滿意的成績。同時,在合作學習團體內,倡導合作競爭的理念,一方面倡導團體力量和合作精神,另一方面也強化學習競爭,積極發(fā)揮榜樣的帶動作用,促進先進學習理念、學習方法、學習經驗、學習成果的示范和推廣,取長補短、科學融合,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治學精神。
第三,積極培養(yǎng)學生合作技能,突出加強經驗指導和成果運用。我們認為,只有每一個城鎮(zhèn)學生都具備了良好的合作學習技能,合作學習才能優(yōu)質高效地推進。因此,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特別注重對城鎮(zhèn)學生合作學習的方法和技巧的培養(yǎng),要關注細節(jié),關注學生的年齡特點、性格特點和性別特點,結合學科特點和基礎條件,對學生進行有意識的引導和訓練。與人說話溝通交流時,眼睛要注視對方,以顯示對別人的禮貌和尊重。因此,合作是一種品質,更是一種精神,需要我們高度重視并持之以恒地加以訓練和培養(yǎng),我們要讓每一個城鎮(zhèn)學生重視起來行動起來,以優(yōu)質高效的組織和科學合理的實施,確保合作學習取得扎扎實實地效果,使課堂煥發(fā)生命的活力,并不斷開創(chuàng)素質教育新局面。
參考文獻:
[1]沈曉明.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和調控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
[2]鄭秀文.淺析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亞太教育,2015(36):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