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波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8-0074-01
時代在進步,教學教育也一直在發(fā)展中,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有了更高的重視[1]。小學語文教學根本是讓小學生發(fā)展語言,因為在這一個時期,小學生的表達意識漸漸出現(xiàn),這個時候教師應該充分發(fā)展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如果不能好好教導就會導致學生沉默寡言,不能正確的表達其內(nèi)心,所以教師應該積極探索尋找方法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讓學生感受其內(nèi)涵的心身,充分發(fā)揮其語言表達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曾在《給教師的建議》寫道過:“如果一個學生廣泛地閱讀,那么在課堂上所講解的任何一個新概念、新現(xiàn)象,就會納入他從各種書籍里汲取到的知識的體系里去[2]。在這種情況下,課堂上所講授的科學知識就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學生感到這些知識是幫助他把‘頭腦里已有的東西弄得更加清楚所必不可少的。”所以說,小學生提升閱讀范圍是十分必要的,書中那些親切的教誨,諄諄的告誡,會使我們懂得許多人生的道理。通過閱讀積累的知識能給小學生帶來深遠的影響,小學生的語文教材只能說是一小部分,遠遠達不到小學生語文學習的需要,從這方面來看,教師應該帶領學生進行廣泛的越讀,理解其中的藝術手法、表達方法、表達技巧等表達自己內(nèi)心感情的方式,理解手法作用,學會利用,知道的越多理解就越多,語言表達能力就越廣泛。學生可以收集美好的句式,在教師的領導下進行各個美文佳句進行評論,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俗話說得好,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單單靠教師的嚴加指導是不行的,小學生應該自己也必須努力,強化自我學習意識,學生的發(fā)展不全是教師教來的,是自己去理解收獲的[3]。引導學生進行自悟自得教師指導學生一開閱讀始閱讀課文,要求多種讀發(fā),可以默讀,再輕聲讀,然后進行大聲朗讀,注意其運用語言的聲調(diào),誦讀是我國傳統(tǒng)教育的方法,“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先讓學生把一篇課文讀通。學生可以一邊朗讀,一邊聯(lián)想,把文章中所表達的人事景物聯(lián)合起來,成為一個生動的畫卷,這樣就能使小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感受,還能體會文字的妙處。然后進行深入自學,找出文中的重點,中心句,教師可以問關于這篇課文的一些問題,讓學生們回答,比如這篇文章是怎么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用了哪些修飾手法,教師問這些問題,不僅僅是為了追求正確答案,關鍵是讓學生進行思考,提高表達能力,如果學生自己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劃圈標注一下,或者注上“?”然后和其他學生討論,學生與學生可以分為討論組,討論問題,大家吸收各個學生的想法,為學習課文做好準備,最后在老師的講解下,理解文章,學生要注意聽講,這樣注重學生的自我閱讀感悟,不僅能讓學生學習文章,還能提高其思維能力。
思維是學生智力活動的主要部分,而創(chuàng)新思維就是反映事物本質(zhì)屬性和內(nèi)、外在有機的聯(lián)系,具有新穎的廣義模式的一種可以物化的高級思想、心理活動[4]。江澤民主席說過“創(chuàng)新是一個名族的靈活,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毕胂笫桥囵B(yǎng)小學生開展思維的起點,愛因斯坦也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步的源泉”[5]??赡苡腥擞X得小學生的閱讀感悟可能是天方夜譚,但事實是因為小學生有著創(chuàng)新思維的潛能,學習別人的好的做法和方式,這樣,才能讓我們的思維更加獨特。
寫日記能夠使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良好的鍛煉,雖然說小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有限,還不能寫出感情豐富的文章,但在每天把仔細觀察周圍的人、事、景、物的所見、所聞、所感寫下來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就會提高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留心周圍的一切,養(yǎng)成觀察的好習慣,也自然就更喜歡鉆研,喜歡動腦筋去進行思考。當小學生對周圍發(fā)生事情的記述;對人物語言、思想、形象(音容相貌)的描繪;或?qū)λl(fā)生事發(fā)議論;或記一些讀后感、影視短評、精美詞語、思想火花等等的時候,他的語句形式和詞匯量將有質(zhì)的飛躍,這種訓練多了,就能解決無話可說,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發(fā)展小學生語言能力非常重要,教師要制定一些切實可行的策略,把握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和口語的鍛煉,提高學生閱讀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陳文顯.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推動學生思考的策略——聽課有感[J]. 學周刊,2017,(05):169-170.
[2]夏慶.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發(fā)展學生語言策略思考[J]. 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11):67-68.
[3]嚴琳. 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4.
[4]顧潔. 關注學生思辨能力,推進語言與思維同步發(fā)展——例談小學語文教學中辯證唯物思維的培育策略[A].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第四屆中國智慧思維學術研討會暨智慧學校創(chuàng)建與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高峰論壇論文集[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2012:3.
[5]夏磊. 小學語文教學兒童閱讀觀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