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紅賢
摘要:經(jīng)典源于細節(jié),細節(jié)在于用心,學校管理工作也是如此。精品學校的每項工作責任到人,運行有序,管理高效。工作過程中的每個細節(jié)都被傾注諸多的思考,經(jīng)過反復的論證,因而呈現(xiàn)的結果總是美妙與精致。筆者結合自己多年來的實踐,淺談從平時做起,從細節(jié)抓起,用心于管理工作,增強教育教學管理實效的一些體會。
關鍵詞:合心;安心;靜心;用心
走上校級領導崗位之前,筆者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一直將自己置身于學校領導這個角色,在力求管好所帶的班級,上好每一堂課的同時,也特別注重育好每一個人,并未感受到任何的壓力。以前經(jīng)常聽一些校級領導抱怨:“現(xiàn)在當校長(書記)太累了,整天圍著學校、教師轉,從早讀的教師出勤、課堂巡查、教育教學常規(guī)、安全工作、后勤管理、找教師個別談心直至晚就寢的管理檢查,還要制定各種考核方案,迎接各級各類檢查,這活簡直沒法干!”步入校級領導崗位之后,確實感受到其中酸甜苦辣,感覺時刻都在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然而,為了提高工作實效,釋放壓力,筆者總嘗試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是的,如此披星戴月,的確比其他同志辛苦,但這何嘗不是校級服務員的幸福源泉之一呢?以校為家,與教師、學生朝夕相處之久,同事之間、師生之間感情就更為深厚;與教師促膝談心之時,彼此的心靈便更加貼近。在心情愉悅的狀態(tài)下,筆者再開始對所分管處室工作的管理和經(jīng)營。多年來,全身心地投入,“心”字當頭,落到實處、細處,確實給筆者帶來了不少收獲與樂趣[1]。
一、懷揣一顆紅心是教育管理者的必備
愛學校的人總為學校的前途著想。作為校級服務員,尤其是校長,理應懷揣紅心,即胸懷學校發(fā)展的目標:在你的任期內,要把學校辦成什么樣子。就像在海上航行,第一位的工作就是要明確目標,如果你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那么,什么風都是順風。一個有了衷心渴望實現(xiàn)的目標,教師才會努力學習、工作,追求卓越,不是被要求這樣做,而是因為他們衷心希望如此。因此,校級服務員擁有紅心,強化目標意識,提高制訂并實施辦學目標的能力,是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蘇霍姆林斯基說:“領導學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領導,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領導”。名校長無不擁有紅心,集眾人智慧確立辦學目標的。著名教育實踐家李鎮(zhèn)西在擔任武侯實驗中學校長時,就根據(jù)生源的情況,確立了切合學校實際的辦學目標:“想辦一所沒有特色的學校?!彼f“我和我年輕的同事們,面對的是好多學校不喜歡的孩子——當?shù)厥У剞r(nóng)民和進城務工人員的子弟。教育局劃片分配生源,我們不可能將其中任何一個孩子排除在校門之外。面對這些孩子,我們沒想那么多,就樸素地追求‘適合每一個孩子的教育。正是為了每一個孩子——是的,毫無疑問是‘每一個,我們大膽地進行課程改革和課堂改革,同時相應地進行了考核評價改革?!?/p>
由遠及近,常山二中前幾年的辦學業(yè)績排名靠后,生源流失嚴重,師生的精神面貌欠佳。面臨如此校情,新一屆的校級班子如何確立新的發(fā)展目標,如何讓學校在來年的秋收中移位爭先,這是重中之重的工作,是引領全校上下齊心協(xié)力奮勇向上的頭等大事。校級領導務必擁有這樣的紅心[2]。
二、令教師安心是教育管理者的水平
寬松、和諧、健康的人際環(huán)境團結人心。教師的成長離不開教師集體,學校集體良好風氣的形成,不僅對搞好教育教學工作是必要的,而且會成為推動教師積極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是一所學校寶貴的精神財富。學校應該經(jīng)常性開展生動、活潑的思想政治教育、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活動。這些活動有利于教師之間、教師與領導之間的相互溝通,相互交流,有利于化解各種矛盾,消除各種誤會和隔閡,創(chuàng)設良好的人際環(huán)境,同時對教師個體開闊眼界,增長見識,放松精神,養(yǎng)成健康的心理素質,增進身體健康等方面大有裨益。洛陽八中付耙牯校長當初上任時,就采取了很多措施改善老師們的精神面貌。首先關注老師們的身體,每天上午下午各30分鐘的大課間,學校要求老師們全部走出辦公室,學生們活動的同時,老師們也有豐富多彩的健身活動,比如街舞、羽毛球、太極拳、毽球等。此外,每個月學校還會給當月生日的老師過集體生日。付耙牯說,這些都是精神層面的管理,目前也正在做探索,希望對老師們的管理和培訓也能形成系統(tǒng)的課程,從而提高老師們的積極性,活躍課余生活。
三、提振信心是教育管理者的動力
加快學校發(fā)展,實現(xiàn)質量提升目標,需要校級管理人員提振全體教職員工的發(fā)展信心,以敢打必勝、志在必得的決心和信心。信心來自對學?,F(xiàn)狀的清醒認識,信心足,則干勁足;信心強,則動力強。但是,也存在信心不足的現(xiàn)象。比如,有的教師認為當前我們常山二中質量在全縣排名靠后,發(fā)展形勢不容樂觀,對發(fā)展缺乏信心,干工作疲疲沓沓、慢慢騰騰。這種思想要不得,我們校級領導便及時商討:如何讓教師消除消極思想。學校通過開展“凝聚信心促發(fā)展”主題大討論活動,力爭短時間內即讓師生的精神變化、校園美化、硬件改善等新成績,讓廣大教師統(tǒng)一思想,理性看待目前的困難和問題,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主動作為的擔當,積極投身、熱情參與、主動支持學校工作,進一步明確努力方向,理清發(fā)展思路,完善發(fā)展措施,提振信心與精氣神,激發(fā)強大合力[3]。
抓制度建設的“驅動力”。結合學校實際情況,一是建立責任制度。印發(fā)了《常山縣教育系統(tǒng)工作人員問責辦法》等文件,明確了責任主體,推動了工作落實。二與黨員教師簽訂《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確保反腐倡廉各項任務落到實處;三是建立評議制度。組織教職員工對行政人員進行評議,并將評議結果納入評優(yōu)評先、年度考核內容之中。抓思想教育的“帶動力”。一是定期召開黨風廉政專題分析會,加強黨風廉政和作風行風建設。二是通過民主生活會,開展主題學習教育。開展專項督查。以正風肅紀活動為載體,對工作紀律、有償家教等進行重點督查。深入推進“陽光工程”,把工作職責、內容、程序、時限等向社會公開,增加工作的透明度。
學校管理工作的每個環(huán)節(jié)、細節(jié)關乎到所在學區(qū)學生成長,承載著家庭希望,關乎著學校、家庭和社會未來。學校的發(fā)展牽動著周邊多少百姓的心。作為一名教育人,我們需要以教育家的情懷管理、經(jīng)營學校成長孩子、成就老師;我們理應把握好教育發(fā)展的好時機,團結、帶領同事,凝心聚力,砥礪前行。
參考文獻
[1] 朱永新.心靈的教育[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5.
[2] 龔春燕,等.教育教學藝術(共5冊)[M].漓江出版社,2000.
[3] 呂振杰.辦充滿活力的學校[M].江蘇鳳凰出版集團,2011,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