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妍
(湖北大學 湖北 武漢 430000)
團身原地后空翻動作的運動生物力學研究
劉 妍
(湖北大學 湖北 武漢 430000)
本文采用文應用APAS圖像解析系統(tǒng),以湖北大學體育學院三名武術(shù)專項學術(shù)為研究對象對團身原地后空翻動作進行圖解,從人體重心速度變化規(guī)律揭示團身原地后空翻技術(shù)的運動規(guī)律,為團身原地后空翻教學服務。
團身后空翻;動作技術(shù);生物力學
原地團身后空翻是體操武術(shù)運動員在比賽中常采用的動力性基礎(chǔ)動作。運動員在學習其它動作銜接后空翻動作時,往往先學習團身原地后空翻.所以對此分析應是教學訓練、比賽中不可缺少的。本研究對原地后空翻動作進行全面分析,在運動學的基礎(chǔ)上對團身原地后空翻技術(shù)動作進行全面分析,研究團身原地后空翻動作的規(guī)律,通過對受試者在實驗條件下動力學分析,找出影響原地后空翻動作速度的主要因素,確定正確的技術(shù)概念,明確團身原地后空翻動作階段劃分,為正確原地后空翻動作原理奠定基礎(chǔ),提高教練員和運動員對于原地后空翻動作的認識程度和重視程度,提供理論準備。
湖北大學體育學院2014級體育教育專業(yè)武術(shù)專項學生2名。
姓名身高(cm)體重(kg)年齡胡**1767020李**1786623
通過查閱中國知網(wǎng)、中文科技期刊數(shù)據(jù)庫、及查閱湖北大學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等途徑,以后空翻、動作技術(shù)、動作特征為關(guān)鍵詞,同時查找相關(guān)碩士論文、體操書籍提供本文研究的相關(guān)資料。
(1)測試的儀器:theAPAS Systemo錄像解析系統(tǒng),和指定的JVC高速高清攝像機進行二維錄像拍攝,定點拍攝運動全過程。
(2)實驗測試方法:在室內(nèi)體操房放置攝像機一臺,攝像機鏡頭高度約為1.3米,距離拍攝對象8米,拍攝頻率100幀每秒,鏡頭垂直于運動平面。每名受試者在做完準備活動后,分別對其拍攝2次原地后空翻動作并對每次拍攝的動作圖像進行評價與分析,根據(jù)錄像中動作的實際情況選取最好的一次進行解析。
(3)圖像處理及獲取數(shù)據(jù):利用 Apas System 進行圖像裁剪,首先,設(shè)定頻率為 100;其次,確定20 個打點位置;再次,對 3D 文件進行濾過,選用 6HZ 的截斷頻率對 21 個點進行數(shù)字濾波平滑;最后得出 20個點運動學數(shù)據(jù)。
團身原地后空翻是體操技巧動力性動作,動作要求兩腳站立,重心稍后移,蹬地跳起,兩臂前上領(lǐng),梗頭。接著提膝、團身、翻臀、縮頸,兩手抱小腿向后翻。當眼睛看見前下方,展開身體,用腳前掌落地,緩沖。本文為便于分析將團身原地后空翻從準備姿勢開始到完成一次完整動作劃分為準備起跳和跳起、翻轉(zhuǎn)、著地。
4.1.1 準備起跳和起跳階段:練習者稍屈膝,兩臂后伸,然后把兩臂和肩帶迅速上擺,同時起跳。起跳的方向應稍微向后,這時候軀干與垂直線之間的角度大約是20°-25°。兩臂揮棒至齊眉高度時,隨著起跳的結(jié)束,迅速制止兩臂和肩帶動作,以增加身體上升的力量。兩腳蹬地時,支撐反作用力的方向應通過身體重心的前面。
從上圖可看出:(1)胡手臂預擺先后后前,上升助推力更大;胡通過屈膝屈體降低重心,腿部借力更大。(2)李手臂先前再后,身體借力較少,重要為手臂力量。
4.1.2 翻轉(zhuǎn)階段:因為在起跳時身體伸直,就是身體各點與重心的距離最大,所以身體便獲得最大的轉(zhuǎn)動慣量和非常小的角速度。為了加速翻轉(zhuǎn),為增大身體的角速度,這時練習者必須積極團身作抱腿動作,使身體各部分盡量靠近旋轉(zhuǎn)軸,縮短半徑,增大角速度,使身體在不支撐的姿勢中加速旋轉(zhuǎn)。
從上圖可看出:(1)胡軀體不充分,轉(zhuǎn)動力量小,空中轉(zhuǎn)體較慢,導致著地不穩(wěn);胡騰空高度低,團身軀體不夠。(2)李騰空高度較高,團身軀體較為充分,轉(zhuǎn)動慣量大,空中轉(zhuǎn)體速度快,著地從容。
4.1.3 著地階段:當練習者處于面朝下的姿勢時,便迅速伸直身體,兩臂向上舉起。這時身體的各部分與旋轉(zhuǎn)軸之間的距離增大,而角速度則減慢。因此練習者能夠在旋轉(zhuǎn)速度非常小著地。
從上圖可看出:(1)胡重心在身體前,導致落地不穩(wěn),腳步向前調(diào)整;胡落地屈膝不夠充分導致落地緩沖不夠完美。(2)重心在身體縱軸上,落地更為平穩(wěn)。
(1)在足離地瞬間,做后空翻時 是向后上方擺臂,人體重心應向后上方移動。(2)人體騰起角,后空翻則應制動上臂,快速梗頭,同時提氣、提膝、團身,身體高、飄。(3)在起跳時,后空翻先重心下降,以貯備能量,當獲得最大垂直力,重心垂線遠離支點后,才發(fā)力蹬地。
G838
A
1672-5832(2017)10-0285-01
劉妍(1992.08-),女,漢族,湖北人,研究生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