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
民國末期,西安民樂園是一方獨特的天地。
那是一貧民窟。難民棚房門門相連、巷巷相交、房房相疊、路路相繞,人走進去就像掉進了低窄暗深的迷宮。
萬義灝是民樂園的老中醫(yī)。因宅心仁厚,好善樂施,人們都稱其為活菩薩。乞丐侯三40多歲,癩痢頭,牛眼,癡傻。起先,萬義灝每次給難民看病時,侯三就就不知從哪里鉆出來,牛眼發(fā)亮,嘴里嗚哩嗚喇喊著,敬神一般給萬義灝磕頭。后來,就在巷道民棚里來來回回地竄,這里瞅一瞅,那里瞧一瞧。從王家鉆進,從李家踏出。討飯時,總瞪著兩只牛眼仔細瞅戶主模樣。
那天,有人突發(fā)羊癲風,躺在地上口吐白沫不停抽搐,情況危急!人們正揪心呢,侯三突然背著萬義灝從一家人廚房跑出。看著病人得救,侯三“啪啪”地拍著自己的胸脯,高高豎起大拇指,一臉鄭重。
那以后,侯三更是一根筋。那錯綜復(fù)雜的巷道、幽深的院道、人跡罕至的暗道秘門、死胡同、小天窗、大雜院、狗洞、岔路等等,更是摸得滾瓜爛熟,來去自如,助人無數(shù)。
因為百家路,侯三成為民樂園的英雄。
那一日,侯三正于一深巷小憩。突然,一旁小巷里踉踉蹌蹌跑出一渾身是血的人,看看侯三,飛快朝另一巷道跑去。很快,幾個拿短槍的國民黨特務(wù)追過來,對侯三兇神般大喊:“臭乞丐,剛才跑進來一個人,見著沒?”
侯三傻笑著伸手朝一小巷一指。
那伙特務(wù)急急追進小巷。剛站穩(wěn)腳跟,就覺有東西襲來,身邊立刻有人狼嚎般哭叫。前邊一黑影樂得又跳又蹦,又一塊磚頭扔過來,正是侯三。幾個人很快被引入民居深處。巷道陰暗,岔路不絕,一伙人只能靠著棚房里探出的點點油燈光亮向前摸索。侯三卻如魚得水。一會兒從暗門閃出,一包鍋底灰猛撒特務(wù)雙眼,飛快遁身。一會兒冷不丁出現(xiàn)在一天窗,稀糞從天窗給特務(wù)蓋頭灌下。一會兒又出現(xiàn)在另一天窗,一泡熱尿疾射而下。槍聲“砰砰”亂響,幾個人哇哇怪叫,卻始終抓不住侯三。
侯三如鬼魅一般在民棚中穿梭,直到把幾個特務(wù)玩趴下,這才邁著八字步去了。
1946年6月,國共第二次合作失敗,內(nèi)戰(zhàn)再起。一日,民樂園來一乞丐,背駝腿跛,蓬頭垢面,不多時日就和侯三走到了一起。
這一晚,乞丐突然哭泣不已。原來,此人叫張肇雄。黃河花園口決堤那年,他的父親一路逃難來到陜西,聽說在民樂園??墒撬呀?jīng)找了好幾天,卻一點音訊也沒有。
侯三仔細看那相片,竟然是萬義灝!當下“哇哇”叫著,引了張肇雄連夜去找?;蛟S是民樂園巷道光線太暗,又或許是張肇雄身體虛弱,氣喘吁吁老跟不上,一個勁讓侯三走慢一點。到一巷口時,侯三示意張肇雄歇一歇,他上個茅廁,閃進了一陰暗小巷。
張肇雄歇了一會兒,前邊“咯吱”一聲響,一扇門打開,走出一佝僂身影。那人“咔咔”咳嗽,慢慢到張肇雄跟前,亂發(fā)遮臉,高舉馬燈,在張肇雄臉上細細地看,說:“先生,晚上沒事別亂跑,小心迷路?!?/p>
張肇雄說:“我在這里等人呢。夜黑,您老腳下小心點。”
老人也不說話,又咳嗽,轉(zhuǎn)過幾間棚房,不見。
侯三回來,引著張肇雄繼續(xù)向前。七擰八拐,又走了好幾條巷道,終于到了萬義灝小院。侯三“啊啊”叫喊敲門,里面有人應(yīng)聲點燈,開門。說時遲,那時快,就見張肇雄身后躥出幾個黑影飛步?jīng)_進,把萬義灝死死圍在了屋里,飛快關(guān)了門。
小屋一桌一灶,一火炕一藥櫥。墻上掛著藥王孫思邈畫像,像前破桌上有一些供品。小小的香爐內(nèi)香煙裊裊,飄著一股異香。
“終于找到你了,萬義灝?!睆堈匦埚畷r間背不駝了,腿也不跛了,扯了假發(fā)仰首大笑道,“抓住你真讓我煞費苦心。數(shù)年前,如果沒有侯三,我根本不可能逃出76號特務(wù)的追殺。今天如果沒有侯三,我也抓不到你。以前,作為你的同城戰(zhàn)友,你一直神秘莫測?,F(xiàn)在,你這條大魚終于可以讓我飛黃騰達……”
張肇雄正說著話,卻見幾個手下一個個慢慢癱倒在地。張肇雄大驚,感覺一陣沉沉睡意襲來,也緩緩倒地。
等張肇雄醒來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和手下已經(jīng)被捆得像粽子一般。
“張肇雄,你這個叛徒!你沒見過我,可我卻對你了如指掌。因為你的叛變,讓我們好幾位同志犧牲?!?/p>
張肇雄大吃一驚!說話者萬義灝竟然是剛才咳嗽的老人。
“你也太小看侯三了。其實你一出現(xiàn)在民樂園侯三就認出了你。復(fù)雜的巷道讓你的手下疲于跟蹤,你借故等待,讓侯三覺察到了蹊蹺。他解手是假,報信是真。你休息的地方其實就是我的后門。我裝成病人確認是你這個叛徒之后,就在屋里插好了足量的迷香,給自己和侯三事先吃下了解藥。為了不讓你懷疑,侯三又引著你們轉(zhuǎn)了很多彎路,來到了我的正門。你不是敗給了我,而是敗給了侯三,敗給了民樂園,敗給了千千萬萬的難民?!?/p>
萬義灝義憤填膺,眼里涌出憤怒的火焰。
張肇雄看看傻傻的侯三,無奈地低下了頭。
選自《讀者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