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危機干預屬于大學生心理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之一,是各大高校開設心理教學課程和心理咨詢室的主要目的。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心理危機干預指的是處于心理危機下的個人和與其有密切關系的人采取的緊急應對方式,以此來幫助危機群體克服心理障礙,為此,本文分析了大學生心理危機原因以及干預模式的構建。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模式
當個人的心理出現(xiàn)危機時,外界的幫助和干預會讓危機人群盡快恢復心理平衡,讓處于危險狀態(tài)的人群盡快度過危機,并且還能起到良好的防范作用,切實提高人們的心理承受能力。由此可見,構建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模式具有顯著的意義和效果,因此,各大高校的心理教育部門要做好干預模式的相關工作。
1 大學生心理危機產(chǎn)生的原因
1.1 大學生心理具有易感性
青春期中的發(fā)展問題是大學生心理危機產(chǎn)生和爆發(fā)的根本原因,青春期實際上屬于建立新關系和哀傷的主要時期,此階段人群涉及到了對其他人、社會、死亡的理解以及成長的變化。正如溫尼科特所言,青春期的人群不希望被世界理解,甚至帶有著對抗的心理,青春期的不安和動蕩讓大學生容易受到來自心理方面的壓力。
1.2 大學生面臨著諸多方面的應激
應激指的是身體機制在面臨各種內(nèi)外因素時出現(xiàn)的全身性適應反應,是在突發(fā)狀況和危險情況下產(chǎn)生的高度緊張的情感狀態(tài)。大學生正處于人生中至關重要的生長時期,面臨著諸多方面的發(fā)展問題和對其能力構成挑戰(zhàn)的困難,如環(huán)境適應問題、就業(yè)問題、學業(yè)問題、經(jīng)濟困難、生理缺陷、家庭矛盾、戀愛挫折等,這些負面事件會給學生帶來巨大的打擊,進而引發(fā)學生的應激反應。
2 心理危機干預模式的重要性
2.1 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人才的需要
心理危機干預模式能夠推動學校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社會型人才,當代大學生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他們承載了較高的社會和家庭期望值,導致他們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多,如果沒有進行及時的疏導,將會出現(xiàn)各種各種的心理問題,此時,心理危機干預模式的重要性便顯現(xiàn)了出來[1]。
2.2 是大學生思想教育的需求
大學是人們培養(yǎng)和樹立三觀最關鍵時期,因此,大學生在成長階段遇到的問題很容易因為沒有及時解決而發(fā)展成為心理問題,為了提高大生心理教育水平,學校要結合本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制定符合學生心理教育需求的干預模式。
3 干預模式的構建方式
3.1 開展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指的是讓受教育者認識到生命的基本特征,進而去體會和珍惜身邊的人際關系和生命,學會處理個人和他人的關系,做到珍惜和尊重生命。為此,學??梢詰枚鄻踊慕虒W方式,提高生命教育的靈活性,對學生教授一定的科學知識,引導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及生活中將情感和行為融合在一起,培養(yǎng)學生在危險情況下的應對能力和心理素質(zhì)。
開展生命教育的具體方式如下:設置專門的生命教育專題,并定期舉行相關的講座,請相關專家在學校通過面對面的交流形式,幫助學生認識到生命的可貴性;組織學生觀看與生命教育相關的影片和文學作品,引發(fā)學生對生命的思考;引導學生回顧自己的成長過程,通過分享的形式提高生命的感染力,讓學生在自我成長的過程探索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3.2 建立學生心理危機防范機制
首先,要建立排查制度,在每年新生入學的時候,進行全校范圍的心理健康情況普查,并以為依據(jù)展開學生的個人心理檔案建立工作,根據(jù)普查結果篩選出心理危機較高的個體,進行重點幫助。
其次,要建立信息報送制度,推選出專門的心理委員,負責觀察和總結班級學生的心理狀況,并將總結的情況以一周一次的頻率匯報給班級輔導員。輔導員要組織班級學生認真填寫一個月一次的心理健康情況調(diào)查表,如果發(fā)現(xiàn)心理問題嚴重的學生,要及時匯報給學校的心理教育部門。
再次,要建立重點觀察制度,采用重點人群關注、重點時期關注、重點線索關注的方式,提高對心理危機較多學生的關注程度。重點人群指的是學習困難者、就業(yè)困難者、突發(fā)事件遭遇者、情感受挫者、精神疾病患者等;重點時期指的是新生入學時期;考試時期;就業(yè)時期;春冬疾病多發(fā)時期等;重點線索指的是語言、行為、情緒等,因為人們會有意識和無意識的放出煩惱信號,為此,可以請心理危機較高學生身邊的同學參與到干預工作中,觀察該學生是否存在情緒不穩(wěn)定和異常舉動的情況。
最后,要建立風險評估制度,學校的心理輔導人員在進入到學生的心理危機干預工作前,要對學生進行自殺風險、行為、情感等方面的評估。干預人員可以用專業(yè)的評估測量表進行評估,根據(jù)不同的風險程度采取不同的干預方式,對于高度危險者,要立即采取干預措施;對于中度危險者,要提供相應的心理治療,同時做好生命的安全防范工作;對于輕度危險者,要將其列為跟蹤調(diào)查的對象,為其提供便捷的心理咨詢條件[2]。
3.3 完善相關系統(tǒng)
第一,完善支持系統(tǒng),在此系統(tǒng)的引導下,全校教師應當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讓他們體會到來自學校教師的關懷,同時,學校應當動員具有心理問題學生的家長和朋友給予他們充分的關懷。第二,完善阻控系統(tǒng),學校應當及時阻止引發(fā)學生心理危機的應激源,對于個體危機可能攻擊的對個體,要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心理咨詢?nèi)藛T在輔導完心理危機程度較高的學生后,不要讓其自己離開。第三,完善治療體系,學校應當建立專門的心理治療體系,并且要與專業(yè)的心理治療機構建立合作關系,進而為存在心理危機的學生提供專業(yè)的咨詢方式和治療方式,切實發(fā)揮學校干預模式的作用,讓學生能夠及時的接受到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第四,完善救助體系,學校應當設置專門的心理咨詢熱線和求助熱線,確保突發(fā)心理危機的學生能夠盡快接受到幫助。
4 總結
綜上所述,給大學生造成心理危機的因素是多種樣的,因此,學校的心理教育人員要建立恰當?shù)男睦砀深A模式,分析學生心理危機的類型和不同時期的表現(xiàn),營造溫馨和諧的校園氛圍,避免出現(xiàn)歧視心理問題學生的情況,及時了解在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結合個體特征選擇相應的干預方式。
參考文獻
[1]雷紅.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模式的比較與構建[N].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02:172-173+171.
[2]吳春麗,李水童,閆雷.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模式研究[N].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606:28-30.
作者簡介
王子翔(1995-),男,安徽淮北人,本科在讀,臨床醫(yī)學、心理學方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