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學雷鋒活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活性嵌入

      2017-10-20 03:05胡守勇
      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 2017年2期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胡守勇

      〔摘要〕 雷鋒精神具有生活性的理論特質,學雷鋒活動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將日常生活作為學雷鋒活動常態(tài)化開展的立足點和落腳點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活性嵌入的最佳契合點。當前,應將學雷鋒活動的工作重心放在基層社區(qū),將服務重點留給困難群體,將真實效果擺在關鍵位置,將根本動力托付給社會力量。

      〔關鍵詞〕 學雷鋒活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活性嵌入

      〔中圖分類號〕D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1203(2017)02-0014-04

      學雷鋒活動是國家層面倡導的重大道德實踐活動,不但是現(xiàn)代社會治理體系不可或缺的正能量之源,而且還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抓手。立足日常生活,增強學雷鋒活動的有效性和吸引力,既是推進學雷鋒活動常態(tài)化的根本之策,又是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活性嵌入的根本途徑。

      一、回歸生活: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邏輯必然

      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體現(xiàn)著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核心價值觀建設不能一蹴而就,必須按照科學的路徑持之以恒、久久為功,這一點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興國之魂,是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支柱。作為一項戰(zhàn)略工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其自身的理論和實踐邏輯。從生成論來看,核心價值體系和價值觀的當代中國建構存在著雙重的邏輯:宏觀的戰(zhàn)略性生成和微觀的生活實踐生成 〔1 〕。

      (一)戰(zhàn)略性生成

      任何社會的核心價值觀都是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不斷積淀而成的。中國共產(chǎn)黨自誕生之日起,在歷經(jīng)革命、建設、改革的不同歷史時期,都能結合不同的時代特征和自身的中心任務,積極探索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些探索的經(jīng)驗為新時期凝練和總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奠定了基礎 〔2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快速發(fā)展的新階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大公約數(shù)”的形成經(jīng)歷了三個關鍵性的發(fā)展階段。一是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首次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戰(zhàn)略任務,并明確規(guī)定,“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構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 〔3 〕。二是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本質體現(xiàn)”;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方向”。三是黨的十八大報告確定了“三個倡導”這一明確表述,并強調要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013年12月下旬,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為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基本遵循。為此,基本完成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第一階段的重大任務,這個過程是經(jīng)過數(shù)十年“理論——實踐——理論”循環(huán)過程才提煉出來的。

      (二)生活實踐生成

      將抽象層面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變?yōu)槿鐣膬r值準則和行動遵循,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戰(zhàn)略性生成后的必然邏輯。在面對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當代中國的價值公約數(shù)這一宏大命題之時 〔4 〕,只有將“24字”的內涵落實、落細和落小于社會群體的日常生活之中,才能實現(xiàn)國家層面的價值原則、社會層面的價值規(guī)范和個人層面的行為準則的有機整合。然而,從近年來各地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實踐來看,雖然取得了重大成果,但一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政治嚴肅性與現(xiàn)實生活的世俗性之間存在的張力導致二者融合的矛盾性;另一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中存在的宣傳教育與日常生活的脫節(jié)問題沒有根本解決,其生活實踐生成依然還有需要認真探索的空間。

      有學者認為,日常生活世界是人類千百年來生生不息生存發(fā)展的根基,是人們最日?;纳鏍顟B(tài)和表現(xiàn)形式,對人們思想觀念和行為準則的養(yǎng)成,對人們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具有基礎性、深層次的影響和制約 〔5 〕。為此,在完成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煉、提升和提振的戰(zhàn)略性生成后,將其融入日常生活實踐中便成為理論和實踐的必然邏輯。

      二、生活性:雷鋒精神的理論特質

      雷鋒精神是以雷鋒的名字命名、以雷鋒精神為基本內涵、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fā)展的革命精神,其實質和核心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了人民的事業(yè)無私奉獻 〔6 〕。在新的歷史時期,對雷鋒精神較為完整的概括是:“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服務人民、助人為樂的奉獻精神, 干一行愛一行、 專一行精一行的敬業(yè)精神,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創(chuàng)新精神,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7 〕雷鋒精神是一個開放的理論體系,盡管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其內涵還會不斷豐富和發(fā)展,但生活性無疑是這個體系的重要理論特質。

      (一)雷鋒精神產(chǎn)生于火熱的時代生活

      雷鋒精神的出現(xiàn)不是偶然的,她既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連綿傳承的必然結果,又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人民在新時代創(chuàng)造新生活的必然結果。在那個火熱的激情歲月中,雷鋒以其親身經(jīng)歷、點滴小事和樸實的話語為我們形象地闡釋了雷鋒精神的價值內涵。20世紀60年代初期,新生的人民共和國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取得偉大成就的同時,也遇到了一些挫折,特別是中蘇關系的惡化和來自西方持續(xù)的制裁,激發(fā)起了全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自信心,激情滿懷地投入社會主義建設的高潮中。有過與雷鋒類似經(jīng)歷因此懷著與他相同情感的人不計其數(shù)。在新社會,人與人的關系被重新建立,人們的社會生活方式被重新確立,千百年來一直處于社會底層的普通勞動者,在集體主義精神的感召下,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境遇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生在舊社會、成長在新中國的一代新人懷著對黨、對人民的無限感恩之情,懷著對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的無限向往,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努力在各行各業(yè)的工作崗位上,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上追求先進和卓越。在此背景下,雷鋒精神成為社會主義新生活的建構性力量,雷鋒作為其典型代表和精神承載者,很快得到了黨中央和毛澤東的高度肯定,并作為社會主義道德楷模在全社會中廣泛宣傳。隨之,雷鋒精神作為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得到了全社會的尊崇。

      (二)雷鋒精神蘊藏著生活中的正能量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這是雷鋒的至理名言,也是雷鋒精神的本質。雷鋒精神蘊藏著愈久彌新的生活正能量。首先,對集體主義精神的信仰和堅守符合人的社會性本質。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xiàn)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從人類進化史來看,在生產(chǎn)力極度落后的人類社會初期,為抵御洪水猛獸侵襲和應對惡劣的生存條件,人類能夠生存下來的唯一辦法就是集體行動和“抱團取暖”;人類能夠創(chuàng)造出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靠的也是人類集體的智慧;在社會日益?zhèn)€體化的現(xiàn)代社會,不僅個人的發(fā)展更加依賴國家、民族、政黨、單位等共同體提供的平臺,而且現(xiàn)代人對各類群體(集體)的歸屬感也越來越強烈。其次,對利他主義的執(zhí)著與踐行符合社會生活的運行規(guī)律。雷鋒在日記中寫道,我們吃飯是為了活著,可活著不是為了吃飯;我活著是為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為人類的解放事業(yè)——共產(chǎn)主義而斗爭。這是雷鋒利他主義精神的真實寫照。在現(xiàn)實社會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行為都是交互性的,個人行為的基點是“利己”還是“利他”會給社會的運行帶來截然相反的兩種效果。基于利己主義的行為會在社會成員中養(yǎng)成“人人損我,我損人人”的社會生態(tài),形成一個爾虞我詐、互相侵害、共同受損的惡性運行社會,導致社會不穩(wěn)定,人們普遍缺乏安全感;基于利他主義的行為會在社會成員中養(yǎng)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生態(tài),形成一個誠實守信、相互關愛、共同獲益的良性運行社會,促使社會和諧穩(wěn)定,人民幸福安康。雷鋒一輩子所踐行的“從辦事動機上利他、從辦事結果上利他和從生活目的上利他” 的利他主義精神,符合成熟市場經(jīng)濟的本質要求,成熟的市場經(jīng)濟強烈呼喚利他主義精神 〔8 〕。再次,對自律主義的堅定與保持有利于增強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雷鋒在日記中寫道,誰要是游戲人生,他就一事無成;誰不能主宰自己,就永遠是一個奴隸。雷鋒是一個高度的自律主義者,無論是在工作、學習還是生活中都能嚴格要求自己,勤于反省、善于自我批評。正是這種自律不但增強了其對生活的適應能力,而且使自己的人格日臻完善,成為時代先鋒的典范。在現(xiàn)代社會生活中,價值觀念多元雜陳,生活方式多元多樣,利益誘惑層出不窮,個人如果缺乏足夠的自律意識,就很容易導致各種越軌行為,甚至在錯誤的觀念和行為方式中越陷越深,導致與主流價值觀和社會期待格格不入。最后,對樂觀主義的奉行與推崇有利于健康社會心態(tài)的養(yǎng)成。理性平和的健康社會心態(tài)是現(xiàn)代社會良性運行的必要條件,而樂觀向上的個人心態(tài)是這種健康社會心態(tài)的重要表現(xiàn)。雷鋒對未來、對前途、對工作、對困難都能保持一種樂觀的心態(tài),他的生活總是充滿了陽光。這種樂觀主義精神不僅是任何一個社會都需要的正能量,而且是個人修身養(yǎng)性、保持健康心態(tài)的重要法寶。在社會流動逐步加快、各種利益盤根錯節(jié)的改革年代,無論是個人還是單位都可能會遇到各種困難或困惑,如果沒有樂觀向上的心理特質和思維習慣,就難以形成良好的社會心態(tài)。

      (三)雷鋒精神引領著個人的生活旨趣

      經(jīng)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經(jīng)濟社會結構發(fā)生了重大變化,人們的社會生活也日益豐富多彩。但與此同時,也存在一些諸如國家觀念弱化、社會心態(tài)浮躁、社會誠信缺失、人際關系冷漠、貧富差距擴大、生活方式分野等問題,在日益復雜的社會生活中,個人生活旨趣的狀況將直接影響到政風、社風和民風。雷鋒精神經(jīng)過不斷的豐富和發(fā)展,從生活性的角度來看,涵蓋了個人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理想信念方面,堅定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在為人處事方面,關愛社會、關愛他人,與人為善、助人為樂;在工作中,堅持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在生活方面,堅持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在精神狀態(tài)方面,堅持銳意進取、自強不息。這些都是現(xiàn)代社會生活中個人理想生活旨趣的生動體現(xiàn)。雷鋒身上所體現(xiàn)的生活旨趣與當前社會生活中一部分人中存在的精神空虛、意志消沉、思想頹廢、浮躁焦慮、悲觀厭世、憤世嫉俗、自私自利、生活奢靡、貪圖享樂、追求低級趣味等形成巨大反差。在日常生活中,唯有熱愛生活、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從利他、利社會的行為中得到樂趣,找到自己的生活價值和精神依托,實現(xiàn)對自我存在的確證和說明 〔9 〕。在當今時代,弘揚雷鋒精神,倡導健康的個人生活旨趣成為社會轉型階段的客觀需要。

      (四)雷鋒精神規(guī)范著人們的社會交往

      雷鋒有一個苦難的童年,生在舊社會,長在新中國。他最初是懷著一顆樸素的感恩之心來面對周圍的人和事的。他在日記里寫道,過去,我是孤苦伶仃的窮光蛋;現(xiàn)在,我是一個光榮的共產(chǎn)黨員,國家的主人;將來,我永遠是黨的忠實兒子,人民的勤務員。正是從這種樸素感情和獨特認知開始,在黨的教育下,在雷鋒與他人感恩互動中才孕育了雷鋒精神。心理學研究認為,人際感恩是指個體由于接受了他人善意提供的具有一定價值的恩惠而誘發(fā)的一種愉悅的、心懷感激而意欲報答的認知性情緒 〔10 〕。在社會結構深刻調整、社會流動明顯加快的“陌生人社會”,懂得感恩、學會感恩既是促進社會和諧的潤滑劑,也是確保人際關系良性交往的基本規(guī)則。人與人之間懂得感恩,一方面是對“學雷鋒做好事”的社會認可,營造鼓勵人們多做好人好事的社會氛圍;另一方面也是對得到幫助的人道德指引,讓他們在具備條件時,也去幫助其他需要幫助的人。這種簡單明了、隨時隨地都在發(fā)生的人際互動行為,實際上體現(xiàn)了雷鋒精神和人際感恩心理在社會交往中的規(guī)范作用。

      三、日常生活:學雷鋒活動常態(tài)化開展的立足點和落腳點

      (一)把學雷鋒活動的工作重心放在基層社區(qū)

      新形勢下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大力弘揚雷鋒精神,是國家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戰(zhàn)略工程。隨著新型工業(yè)化、信息化、新型城鎮(zhèn)化、農(nóng)業(yè)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我國城鄉(xiāng)基層正在發(fā)生深刻變化,農(nóng)村村民集中居住成立社區(qū),城市的單位體制被打破,過去大量的“單位人”、“村組人”轉變?yōu)椤吧鐣恕保吧鐣恕鞭D變?yōu)椤吧鐓^(qū)人”,社區(qū)成為城鄉(xiāng)居民日常生活的依托和社會運行狀態(tài)的縮影。為此,應該主動適應社會結構的重大變化,將學雷鋒活動的工作重心放在城鄉(xiāng)基層社區(qū),學雷鋒活動的領導者和組織者要緊盯社區(qū)生活的新變化,充分發(fā)揮社區(qū)的主導作用和居民的主體作用,發(fā)揮基層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社區(qū)普遍成立由社區(qū)居民組成的學雷鋒活動團隊,以社區(qū)生活參與者的視角科學謀劃學雷鋒活動,在社區(qū)居民生活中拓展工作空間。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yè)單位的領導人要回歸社區(qū)生活,在各自社區(qū)的學雷鋒活動中發(fā)揮示范和帶頭作用。通過工作重心的轉移,真正將學雷鋒活動嵌入社區(qū)這個日常生活的承載空間。

      (二)把學雷鋒活動的服務重點留給困難群體

      在現(xiàn)實社會生活中,“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是客觀規(guī)律。雖然每一個人在特定的時空背景下都需要得到別人的幫助,但由于各種原因造成的空巢老人、留守婦女兒童、困難職工、殘疾人、刑滿釋放人員等困難群體更需要獲得社會和他人的幫助。重點關注這些困難群體的現(xiàn)實生活,多做有針對性的幫扶工作,能夠更好地讓得到幫助和實惠的人借助特殊的生活經(jīng)歷和復雜體驗,感受人世間的真誠、友善和同情心,感受社會生活中閃耀著的真誠、樸實和善良的道德火花,從而增強學雷鋒活動的社會效應;以困難群體為服務重點,能夠更好地發(fā)揮示范和帶動效應,增強學雷鋒活動的吸引力,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學雷鋒活動中來。

      (三)把學雷鋒活動的真實效果擺在關鍵位置

      學雷鋒活動時時可為,處處可為,在點滴小事中就能彰顯道德力量。一段時間內,學雷鋒活動存在“走過場”、“擺花架子”等問題,不但不利于學雷鋒活動的常態(tài)化發(fā)展,而且還會扭曲學雷鋒活動的宗旨。為此,必須把學雷鋒活動的真實效果擺在關鍵位置。一要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少做“錦上添花”的事情。要立足社會實踐、切中時代脈搏、把握群眾需求、精心策劃活動,將雷鋒精神滲透到人們的學習、生活、工作的各個方面、各個環(huán)節(jié),把服務送到真正需要幫助的人手中。二要完善學雷鋒活動的工作機制,從制度層面杜絕形式主義。完善考核機制,將主要工作的主要心思從應付檢查評比中解脫出來,有針對性地組織策劃好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切實提高學雷鋒活動的有效性。

      (四)把學雷鋒活動的根本動力托付給社會力量

      學雷鋒活動常態(tài)化開展的根本動力在于全社會的文化自覺。為此,要把學雷鋒活動的根本動力托付給社會力量。一要認清“自上而下”動員體制和“自下而上”道德實踐的關系?!白陨隙隆钡膭訂T體制是基于國情強化道德建設的客觀需要,是一種工作推進模式;學雷鋒活動本質上是一種個人的道德實踐行為,需要個人基于道德自覺,將雷鋒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常態(tài)化開展學雷鋒活動最終離不開社會成員的普遍認同和積極參與。二要處理好學雷鋒志愿服務總體布局中黨政引導與社會帶動的關系。黨政引導要以輿論宣傳為抓手,提升學雷鋒志愿服務積極分子的社會聲望。要在搭建平臺、營造氛圍、提供保障等方面下工夫,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全體社會成員參與學雷鋒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三要處理好黨員干部帶頭和鼓勵群眾參與的關系。在全社會的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中,黨員領導干部同樣發(fā)揮著關鍵少數(shù)的作用。黨員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經(jīng)常抽出時間,參加有組織的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鼓勵和動員全社會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的深入持久開展。

      〔參 考 文 獻〕

      〔1〕王洪波.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生成邏輯及其運化方式研究〔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2(5):81-84.

      〔2〕蔣 艷.中國共產(chǎn)黨探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歷程和經(jīng)驗〔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5(10):67-72.

      〔3〕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 661.

      〔4〕周 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內在邏輯及實現(xiàn)〔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35-40.

      〔5〕楊 茜.在群眾日常生活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理論視野,2015(11):79-81.

      〔6〕石軍玲.雷鋒精神學習讀本〔M〕.北京:新華出版社,2012:102.

      〔7〕黃中平.雷鋒精神時代化與學雷鋒活動常態(tài)化 ——2012年“雷鋒精神論壇”綜述〔J〕.求是,2012(11):28-30.

      〔8〕覃正愛.雷鋒精神的倫理價值探析〔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3(9):112-120.

      〔9〕程立濤,藺子雨.日常生活體驗與后現(xiàn)代道德——微觀視角下的人性與倫理的考察〔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5):47-51.

      〔10〕梁宏宇,陳 石,熊紅星,等.人際感恩:社會交往中重要的積極情緒〔J〕.心理科學進展,2015(3): 479-488.

      責任編輯 周 榮

      猜你喜歡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淺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閾下技校生美術欣賞能力的培養(yǎng)
      微信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困境與思考
      少先隊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
      高職學院大學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對策
      在高校有效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途徑探索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導下的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素質培養(yǎng)研究
      IP影視劇開發(fā)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
      淺析高職院校發(fā)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整體合力
      高中政治教學中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機融入
      乌兰浩特市| 崇阳县| 新竹市| 房产| 大同县| 定襄县| 普兰县| 五家渠市| 阳信县| 额尔古纳市| 凤凰县| 习水县| 汾西县| 哈尔滨市| 东安县| 武强县| 资溪县| 扬州市| 廊坊市| 萨嘎县| 临武县| 江永县| 平舆县| 万源市| 福州市| 双城市| 内丘县| 广宗县| 阳东县| 湟中县| 林周县| 平原县| 繁昌县| 竹溪县| 鄂尔多斯市| 铜川市| 青岛市| 咸阳市| 土默特左旗| 大宁县| 玉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