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伶俐
摘要:高效課堂,通過字面我們就能理解,即提高課堂效率。近年來越來越多教育機構強調在教學中構建高效課堂。因此,如何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構建高效的高中生物課堂,就成為了高中生物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本文根據筆者的實際高中生物教學中的經驗,結合具體教學案例,闡述構建高效高中生物課堂的策略。
關鍵詞:教學情景;巧多媒體;學習興趣
高效課堂是指教育教學效率或效果能夠有相當高的目標達成的課堂,即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對于高中生物課程來說,其學科的特殊性就在于學生所接觸學習的時間相對于語文、數學、外語等科目要少得多,在目前的教學課程安排中,一般學生在初中階段開始正式接觸生物學科,并且生物學科所占的比重也相對較小,因而在高中階段的生物教學內容中,所涉及到的教學內容比較多,有的教學知識也不在如同初中生物一樣僅僅注重學科的理論知識,還對于學生的掌握度有著新的要求,所以教師在高中生物的課堂教學之中,就需要不斷的思考如何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使得高中生物的教學效果得到提升。
一、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追求高效課堂
創(chuàng)設有效的情境教學,對提高高中生學習生物的效率和教師教學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創(chuàng)設有效的情境,以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以便提高教學效果。比如,在教學《生命活動的主紹承擔者──蛋白質》一課時,由于學生缺乏有關有機化學的知識,所以難以掌握氨基酸的化學成分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因此,教師可借助圖解或者模型來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直觀情境教學,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增加學生對微觀內容的感性認識,鼓勵學生主動探索結論,以更好地獲得生物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二、轉變實驗方法,提升教學效果
教師除了要在課堂上耐心為學生講解以外,還要注重讓學生動手實驗,積極創(chuàng)新實驗方法看,逐步拓展應用空間,從而獲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在實驗具體實施來看,高中生物實驗設計很多涉及生物生長,對實驗周期與設備有著極高要求。例如:在生物組織是否含有還原糖的實驗中,要研磨生物組織,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對此實驗中要使用打漿機,借助設備研磨生物組織,縮短操作時間,提升教學效率。又如:在脂肪鑒別中先要處理花生,操作非常復雜,難度也很大,對此可以利用花生植物油取代相關花生組織的制作,可以提升實驗觀察治療。在選擇實驗溶液時,也要進行相應的改進,因為生物實驗中用到的溶液保存難度大,通常都是隨時使用,要選擇一些其他進而取代這種不易保存的試劑。如斐林試劑不易保存,實驗時要現場配制,教師可以選擇班氏溶液,該試劑便于保存,可以減少實驗時間,讓課堂教學更加高效。
三、巧用多媒體,提高有效性
生物教學中,會出現許多微觀生物,其構成和形狀都很抽象,使學生無法理解,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在高中生物課堂中的廣泛應用,大大改觀了這種境況。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科學地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接受知識的能力,根據一定的教學內容,借助多媒體技術圖文結合、聲情并茂的特點,將抽象化的生物知識展示給學生,以加深學生的理解和掌握。多媒體帶給學生的感官刺激,會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使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比如,在教學《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一課時,教師先讓學生了解細胞中糖類的分類及其概念,然后借助多媒體將糖類,也就是“碳水化合物”的組成元素展示出來,便于學生理解生物知識,并強化學生的記憶,有利于學生今后的生物學習。
四、結合生活實際,啟發(fā)學生思考
生物是一門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具有十分緊密聯系的學科,教師可以借助這些教學素材啟發(fā)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在思考中認識到生物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從而體會生物學的奧秘。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下教師單純地進行知識輸出,學生思考的時間不足,他們的生物素養(yǎng)也就自然難以得到提高,而新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方式則可以有效地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其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探索,從而為生物課堂高效教學的實現奠定良好的基礎。當然,對于難度較大的問題,教師也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以便更好地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提高生物教學的實效性。
五、巧用賞識教育,提高學習熱情
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教師的肯定與贊賞可以極大地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但是有些教師都認為高中生已經具有一定的判斷能力,這也就促使很多教師都吝嗇對學生的表揚,總認為表揚會讓學生驕傲自滿,而挫折教育會起到激勵的作用。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熱情會有所降低,他們的學習成績也就隨之下降。要改變學生這樣的學習現狀,教師首先要轉變自己的心態(tài),及時、適時地表揚、贊賞學生,從而讓學生受到鼓舞,使其更加積極地進行生物知識的學習,從而切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也促進學生生物素養(yǎng)的提升。
六、進行趣味教學,增加學生學習興趣
生物是一門運用廣泛的學科,教師要進行課堂教學中不能忽視生物的生活實用性,應該把生物知識和實際生活結合起來,進行趣味教學,讓學生通過生活學習生物,便于學生理解和運用。并且生物是一門自然學科,趣味性是生物的一個顯著特征,增強生物課堂的趣味性有利于提高學生對生物學系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趣味教學就是結合學科相關的趣味知識進行教學,調動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思維,最終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積極性,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討論、思考的一種教學方式。因而,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恰當使用趣味案例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
總之,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有很多,老師要多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性格特點,找出適合的教學途徑。同時要善于找自身的教學不足,勇于改善,使師生共同努力和成長。在高中生物課程教學中,教師既要了解所學內容與初中知識的聯系,又要了解學生對該部分知識已有的感性認識,深化拓展知識,使學生對中學生物知識有較為整體和系統(tǒng)的認識。
參考文獻:
[1]梁燕.參與是構建高中生物高效課堂的核心[J].新課程學習(上),2013(5)
[2]李孟麗.高中生物主體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