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團隊:江蘇省連云港市鄉(xiāng)村學校中小學體育骨干教師惠志東培訓站
主持人:惠志東 李 虎 呂恒萊
成 員:魏玉柱 劉守國 姚 堯 李大健
特邀嘉賓:樊紀良
研討話題:“把時間還給學生”的教學策略
研討網址:
http://bbs.jsports.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69&extra=page%3D1
一、科學預設
科學預設是合理利用時間提高課堂效果的首要條件,目標的確立要符合學生的實際。要從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起點能力入手,確立教學內容,合理安排教學層次和練習時間,讓學生有更多的快樂體驗,從而引導學生自覺地進行學練。教學起點不符合學生實際,過分強調技術動作的學習,教學嚴重程式化,學生會感到力不從心。體育教學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有序與無序并存,并非是一成不變的。有序活動更多體現(xiàn)在教師主導作用的發(fā)揮上,無序活動則是學生主體作用的彰顯??茖W預設,可以確保教學的有效性,避免時間浪費,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鞍褧r間還給學生”,并非是放任自流,要對“無序”活動實行有序控制和有效引導,合理把握個體無序活動,圍繞目標和內容加以實施,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機會,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
二、把主動權交給學生
學生最厭煩的就是枯燥無味的講解,把時間還給學生,把主動權放給學生,滿足學生的需要,才會有更大的收獲。如果牽著學生的鼻子走,沒有時間保證,掌握知識、提高技能、鍛煉身體、發(fā)展能力就無從談起。不僅要關注學生學什么,也要更多地關注學生怎樣學。教師要當好“導演”,起引導、調控作用,“導”要精,深入、到位;“演”要實,生動、形象,能有效吸引學生。離開了學生的參與和體驗,課堂教學就失去了意義;限制主動性的發(fā)揮,課堂也就失去了生機。不妨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嘗試體驗,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和途徑。教師要通過學生練習,發(fā)現(xiàn)學生的問題和不足,并進行指導和點撥,提出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讓學生再針對問題進行改進、提高,獲得成功。不要把時間過多地花費在聽講解、看示范、看圖板上,重點還是要留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去體驗,使學生加深對動作的理解,熟悉活動方法,掌握練習要領,發(fā)展運動能力,讓體育課更加自主、有效。
三、機智駕馭,合理調控
技術動作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時間反復體驗。學生模仿能力強,生動、準確地講解,優(yōu)美、正確地示范,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動作表象,再留給學生充裕的時間體驗,可以使學生鞏固知識,提升技能。過分追求動作的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突出如何教,忽視了學生的體驗時間,費時費力,很難收到預期效果。在一次足球課教學中,學生興致很高,躍躍欲試,希望能快點踢球,對教師的講解、示范根本就不去理解、領會,而體驗動作時,將腳型、腳法統(tǒng)統(tǒng)置之腦后,亂踢一通。反思其原因,還是教師講解、示范占用了較多時間,耽誤了學生的體驗時間。為了既能讓學生明確動作要領,又能保證學生足夠的練習時間,筆者嘗試將教學設計中運用到的圖例打印下來發(fā)給學生,取名為“踢球寶典”,圖上有動作圖解、組織方法等,一目了然,學生饒有興趣,認真研讀。對照“踢球寶典”組織教學,講解、示范也就更明朗、更快捷,學生學起來感覺更輕松、方便,不明白的可以按照“踢球寶典”嘗試體驗,練習時間有了充分的保障,學生不僅學得輕松,而且動作掌握得更加牢固、扎實,課堂效果比預期的要好得多。很多學生喜歡自由活動,不妨在課堂上留出一定時間,給學生“摘桃子”的機會和“摘桃子”的自由,讓學生有更多的體驗與思考,自我發(fā)揮、自我體驗,挖掘運動潛能。教師要學會做“閑人”和“高人”。做“閑人”要把時間還給學生,機智駕馭,放手讓學生大膽去學、自主去練,學會學習,教學手段要有用、有效、有趣;做“高人”要合理調控,重在指導、點撥,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體驗,提高技能,掌握方法,鍛煉身體。
——顏世超(江蘇省連云港市沙河中心小學,222141)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