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娜
【摘要】:有關于視唱練耳活動教學的本身,可以說就是作為進行音樂專業(yè)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和關鍵所在。并且,對于視唱練耳課程而言,在整體的音樂院校教學過程中,都是屬于打基礎的關鍵課程。而且,視唱練耳課程也是對于音樂綜合性非常強的一門課程。在這節(jié)課程成立之初,它不僅僅是涵蓋了非常廣泛的音樂理論知識,更是對于樂理、和聲、復調(diào)、曲式等多個方面都有所涉獵。而對于視聽練耳的訓練,則主要是圍繞和包括了讀譜能力、聽辨能力、樂感和音樂節(jié)奏等多個方面的訓練。
【關鍵詞】:音樂理論;視唱練耳;多元化
引言
在近些年來視唱練耳課程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中,對于視唱練耳的學習,可以說已經(jīng)開始逐漸的影響到了聲樂、器樂、理論作曲等諸多方面的學習。尤其是在對于2000年之后,我國充分的借鑒了西方的音樂體系,在傳統(tǒng)藝術高校的基礎上專門建立了視唱練耳學科,并且,將這一門學科作為了提高學生綜合音樂素質(zhì)的必須課程和必選課程。我們可以這樣去理解,自視唱練耳學科建立和產(chǎn)生開始,就為音樂的傳播等各個方面提供了更加完善,更加方便和通俗易懂的音樂傳播媒介。故而,本文以音樂理論本身的概念為基礎,淺析在音樂理論的基礎上,對于視唱練耳多元化課程的教學和理解。
一、視唱練耳課程本身的概念和意義
中央音樂學院的趙易山教授曾經(jīng)說過,“視唱練耳課程本身,是能夠提高整體國民音樂素質(zhì)的重要課程”。在日常的音樂教學當中,通過對于視唱練耳方面的音樂教學與訓練,不僅僅是能夠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對于音樂的聽覺和感受力,也能夠更好的去發(fā)展學生本身的音樂思維,音樂想法。在不斷積累學生音樂感受的同時,加強和提高學生對于音樂本身的認知和理解,從而,為學生日后的音樂實踐更好的去服務。
長久以來,可以說我國高等示范音樂教育專業(yè),對于視唱練耳課程教學所給出的教學目標和方向就是視唱練耳課程應該培養(yǎng)學生對于音樂的感知、理解、聽辨、識譜視唱等方面的能力,能夠讓學生初步的理解和掌握音樂各種要素中在音樂表現(xiàn)過程里所具有的作用。加強此課程與其他課程之間的聯(lián)系和了解,讓學生去掌握和了解對于音樂表現(xiàn)的常規(guī)形態(tài)和積累豐富的音樂語言。幫助學生能夠在全面范圍內(nèi)提高整體的音樂素質(zhì),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對于音樂的審美能力和音樂的創(chuàng)造能力等等。可以說,也能夠從更加全面,更加專業(yè)的角度上,來更進一步的去提高學生自身的整體音樂素質(zhì),為今后的音樂學習和音樂道路上的發(fā)展,打下一定的基礎。
二、關于視唱練耳多元化教學的現(xiàn)狀
當下,在我國實際的教學教育體制中,對于視唱練耳等方面的問題,還是沒有發(fā)揮出我們所想象的那種作用。對于傳統(tǒng)視唱練耳課程而言,其本身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是遵循和學習前蘇聯(lián)的教學方法。這一套方法本身在教學的過程中更加強調(diào)對于音樂知識和音樂技能為主要的教學觀念,更加注重對于音樂理論本身的傳授和對于音樂技能技巧上的訓練,通過這兩點,來幫助學生能夠更好的去學習視唱練耳課程,并且,也讓視唱練耳課程本身的設立變得更加科學化、系統(tǒng)化、專業(yè)化。但是,這一現(xiàn)象無疑也還是存在了一定的誤區(qū)和缺點,例如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會讓整體教學內(nèi)容本身較為單一,而且,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傳統(tǒng)的視聽練耳教學無法和其他的理論課程去更好的聯(lián)系和結合在一起。所以,這一點直接導致了學生本身在基礎課程學習的過程中,無法將所學到的知識更好的運用,更好的去聯(lián)系。那么,這樣的話也就意味著學生本身是無法真正的去感受到視聽練耳課程所帶來的基礎作用。導致學生盡管已經(jīng)學習了這門課程,卻根本不知道這門課程該如何去應用,無法將這門課程和自己本身的專業(yè)去有效的結合起來。
這樣的話,原本有趣生動的教學課程,在學生們看來就會非常的乏味和無趣,導致非常多的學生產(chǎn)生了厭學的思想。對于視唱練耳這門課程而言,也會感覺到難學,感覺到學不好,從而,真正的去影響到教學本身的教學效果。這樣的環(huán)境下,既無法能夠保證給學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教育平臺,也無法保證給學生更好的學習空間及方向。
在針對了這一點的基礎上,我們可以了解到的是,對于視唱練耳教學的本身,一定不能夠只是進行單一的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其一定要將其他的音樂理論和音樂學科的知識去更廣泛的滲透到視唱練耳教學過程中。
三、傳統(tǒng)視唱練耳教學本身與民族音樂發(fā)展相適應的必要性
有關于傳統(tǒng)視唱練耳教學本身與民族音樂發(fā)展相適應的必要性,其本身,首先是應該強調(diào)技術和藝術之間的相結合,將技術更好的與音樂審美方面結合起來,從之前只是簡單的技術練習中走出來,熟練的去結合這音樂作品,讓學生能夠在歌唱的同時,聯(lián)系對于音準節(jié)奏的把握,同時,在掌握音準節(jié)奏的時候,也是需要適當?shù)娜プ⒅貙τ谝魳非榫w上的表達。
第二點,借助著實際的音樂作品本身來進行視唱練耳方面的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將不同的樂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風格等等多個方面的器樂作品來進行欣賞和視唱練耳方面的結合,幫助學生能夠更好的去把握不同的音樂體裁和風格。
本身,對于視唱練耳課程而言,其所涵蓋的知識面和教學內(nèi)容就極其的廣泛,所以,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一定不能夠只是去學習簡單的聽音、辨音、識譜等這個幾個方面,而是應該通過對于音樂基本技能的訓練來更進一步。但是,想要做到這樣的話,就需要對于教學本身進行一定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引進多元立體化的教學模式。不過,對于教師本身而言,引進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本身,也是對于教師而言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針對于不同學生本身所具有的不同特點,來設計一定的教學課程和相應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提倡運用啟發(fā)式的教學手段,優(yōu)化課程本身的結構框架,加強核心課程和選修課程的相結合。對于立體化教學本身,是讓學生在注重音樂知識和演唱技巧訓練的同時,更進一步的去培養(yǎng)學生對于音樂的感受力和在音樂中的表現(xiàn)力。對于視唱練耳課程方面的教學,一定不能夠去脫離學生本身所選擇和學習的專業(yè),應該是運用通過和其他音樂理論課程的滲透式教學,來幫助和促進學生專業(yè)能力上的提升,讓傳統(tǒng)的教學體系開始變得更加開放、更加的內(nèi)容豐富、更加的形式多樣。運用讓學生感興趣,學生喜歡的教學方法,這一點,才是視唱練耳多元化教學本身所具有的價值和意義,也是對于視唱練耳立體化教學優(yōu)勢的根本體現(xiàn)。
結語
視唱練耳課程本身的教學,可以說在整體音樂教學當中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也是一門學生打下音樂基礎的課程。所以,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讓視唱練耳教學本身更加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強調(diào)突出自身的特點和個性。并且,要將視唱練耳課程本身和其他的音樂理論學科去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形成多元化、立體化的教學,在這樣的教學基礎上,才能夠更好的保證視唱練耳課程教學的質(zhì)量和意義,為學生未來的音樂道路帶來一定積極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 邢巖.芻議以音樂理論為基礎的視唱練耳多元化教學[J]. 中國校外教育. 2014(S3)
[2] 張放.在視唱練耳教學中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的應用[J]. 民族音樂. 2013(04)
[3] 劉淑萃.音樂理論與視唱練耳教學整合分析[J]. 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02)
[4] 殷雄.多元化新思路在音樂理論教學的分析[J]. 明日風尚. 2017(18)
[5] 劉群霞. 淺論視唱練耳在聲樂教學中的影響及其作用[J]. 黃河之聲. 2017(12)
[6] 阮中秋. 民族音樂教育語境下的高師視唱練耳教育改革[J]. 黃河之聲.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