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社會工作介入農村肢障兒童心理康復機制研究
      ——以四川南充、樂山為例

      2017-10-23 03:39:16
      福建質量管理 2017年18期
      關鍵詞:兒童心理實務康復

      (四川省樂山市樂山師范學院 四川 樂山 614000)

      社會工作介入農村肢障兒童心理康復機制研究
      ——以四川南充、樂山為例

      馬甜

      (四川省樂山市樂山師范學院四川樂山614000)

      肢障兒童的康復是全面的康復,不僅要實現(xiàn)醫(yī)療和教育上的康復,更要讓肢障兒童實現(xiàn)心理上的社會康復。本文以四川南充、樂山市部分農村肢障兒童為例,從社會工作視角,探討肢障兒童心理康復的路徑。通過問卷、量表、訪談等調查工具和方法,分析肢障兒童的心理問題及原因,并通過個案、小組等實務工作方法進行心理治療,在此實務基礎上總結形成肢障兒童心理治療的實務方法,以此為肢障兒童心理康復提供一些參考,為社會工作介入肢障兒童全面康復提供理論與實務依據。

      社會工作;農村肢障兒童;心理康復

      根據2006年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報告推算,我國現(xiàn)有0~14歲殘疾兒童387萬,占殘疾人總數的4.66%。我國農村的肢障兒童約有86.4萬人①,絕對數量大,他們面臨著個人身心康復問題,其中心理康復尤為突出,其影響著家庭甚至整個社會的和諧發(fā)展。本研究通過社會工作實務介入農村肢障兒童心理康復,并在此基礎進行總結形成肢礙兒童心理治療的實務方法,進而為社會工作介入肢障兒童全面康復提供理論與實務依據。

      一、農村肢障兒童現(xiàn)狀、心理問題及成因分析

      (一)肢障兒童概念界定

      肢障,即是肢體殘疾,是指人體運動系統(tǒng)的結構、功能損傷造成四肢殘缺或四肢、軀干麻痹(癱瘓)、畸形等而致人體運動功能不同程度的喪失以及活動受限或參與的局限。聯(lián)合國《兒童權利公約》規(guī)定:年齡18歲以下的任何人即為兒童,但是在我國的實際工作中,將兒童的年齡界定為0﹣14歲。所以對本文中的肢障兒童年齡界定也為0﹣14歲。

      (二)農村肢障兒童現(xiàn)狀

      筆者根據前期對四川南充儀隴縣、樂山井研縣等縣鎮(zhèn)的部分農村地區(qū)進行了問卷調查和個案抽樣調查走訪,問卷直接發(fā)給肢障兒童的家長,由筆者輔助家長填寫,每戶一份,要求獨立完成,無記名填寫。筆者共發(fā)問卷和心理量表各60份,各回收54份,有效問卷和心理量表各50份,有效率92.6%,符合回收要求,調查結果用SPSS17.0軟件進行處理。50名兒童的年齡均在4—14歲之間。其中年齡較小或上肢不便的肢障兒童心理量表由筆者成員根據兒童回答代為填寫。

      筆者選擇了兒童自我意識量表來測量這些肢障兒童的心理狀況。兒童自我意識量表分為六個分量表:行為、智力與學校情況軀體外貌與屬性、焦慮、合群、幸福與滿足來評價兒童的自我意識??偡值陀诘?0百分位(相當于粗分54)為自我意識水平偏低,提示該兒童可能存在某些情緒或行為問題或社會適應不良,有自信心不足、自我貶低傾向;得分高于第70百分位(相當于粗分66)為自我意識水平過高,提示該兒童可能對自己要求過高,過于求全。依此為依據規(guī)定:總分<54分為低自我意識組,總分>66分為高自我意識組,54≤總分≤66為正常范圍組。我們對量表的結果統(tǒng)計分析后顯示,88%的被調查者的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統(tǒng)計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量表不同分值段人數分布統(tǒng)計

      (三)農村肢障兒童心理問題成因分析

      通過前期調查訪談發(fā)現(xiàn),造成農村肢障兒童心理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肢障兒童自我認知程度較低,調控能力弱。

      2.家庭系統(tǒng)各方面特征影響肢障兒童的認知、情緒及歸屬感。(1)家庭經濟狀況會影響肢障兒童的心理狀況。(2)家長的心理調控能力——家長應對這一事件的態(tài)度和對兒童的教育方式會影響肢障兒童的認知發(fā)展;(3)家庭內部關系結構——不良的家庭內部關系會削弱家庭的正功能,從而產生離心力,這會使肢障兒童產生孤獨感,沒有家庭歸屬感。

      3.人際關系及社會環(huán)境影響肢障兒童的社會化。(1)學校教育:因自身特殊情況不被學校接納而面臨教育不公和受教育資源缺乏的問題,從而加重肢障兒童的自卑感,同時影響肢障兒童受學校教育的社會化;(2)與同輩群體的關系:健全兒童通常會對肢障兒童表現(xiàn)出排斥和偏見的態(tài)度,肢障兒童比健全發(fā)育的兒童更可能被同伴拒絕②,引起肢障兒童無法融入群體的焦慮;(3)社會其他不利因素影響肢障兒童被社會接納,影響其社會參與率,從而影響肢障兒童的社會化。

      二、社會工作介入農村肢障兒童心理康復的過程

      (一)小組工作

      在有效被調查家庭50戶中,我們先在樂山井研縣招募了4名肢障兒童和4名健全兒童開展了類型為成長型的小組工作,隨后在南充儀隴縣也招募了4名肢障兒童和4名健全兒童開展了同一類型的小組工作,這些兒童的年齡均在6—12歲,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

      1.小組工作實務理論及過程。小組工作中采用互動模式和社會目標模式開展活動,運用心理分析理論和系統(tǒng)理論幫助肢障兒童建立起與正常兒童之間的人際關系,利用增能理論和優(yōu)勢視角理論提升其自信心,幫助小組成員成長和改變。

      2.小組工作效果評估。小組活動結束后,工作者讓每個組員填寫了小組滿意度評估表(部分不便寫字的肢障兒童由工作者根據其反饋信息代寫),并對4名肢障兒童重測了心理量表中焦慮、合群度、幸福與滿足這三個分量表。從重測結果來看,肢障兒童不再害怕與其他孩子接觸,正常的孩子重新認識了肢障兒童,并互相建立了友誼;肢障兒童重測分量表中,焦慮這部分的分值有所下降,合群和幸福與滿足這兩部分的分值有所提高,說明小組工作對肢障兒童產生了良好的影響。

      (二)個案工作

      筆者從上次小組工作中發(fā)掘出2名心理問題較為突出的肢障兒童,開展了個案工作。

      1.個案工作實務治療過程。(1)以肢障兒童為主體,建立專業(yè)關系;(2)基于前期對案主評估出問題和困境制定適合該肢障兒童的心理康復計劃。多采用了訪談法,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制定每次訪談的具體目標并介入治療:

      ①肢障兒童個體:a.運用社會工作方法中的優(yōu)勢視角理論和認知行為理論模式,幫助肢障兒童正確認識自己的缺陷和長處,運用增能理論發(fā)掘他們的長處,用角色理論讓其意識到自己在家庭及周圍環(huán)境里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被需要的;b.培養(yǎng)他們自我情緒和行為的調控能力。運用個案工作里認知行為治療模式,通過認知重塑和心理教育讓肢障兒童改變思維方式,矯正情緒;c.對肢障兒童進行果敢訓練,幫助他們學習人際交往技巧,提高服務對象的人際交往能力和自信心。

      ②肢障兒童家庭:a.注重父母或親人與肢障兒童的溝通模式。由于肢障兒童身心上的特殊性,父母勢必要花更多的時間來照顧和教育他們,在這一過程中通常會遇到多方面的困難和挫折,感到沉重的壓力,家長們普遍要經歷否認、自責和罪惡感、困惑、沮喪和接納的心路歷程③。運用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來發(fā)掘每個家庭成員的潛能,通過家庭重塑認識家庭中現(xiàn)存溝通模式,提升肢障兒童的個人價值感,增強家庭正功能;b.聯(lián)系家庭內部其他成員給予肢障兒童精神和物質上的積極支持,減緩肢障兒童家庭經濟壓力,真誠的接納肢障兒童,讓其有家的歸屬感。

      ③鏈接社會資源:a.鼓勵周圍正常兒童接納肢障兒童,同時幫助肢障兒童與正常兒童交往;b.幫助自身有能力受教育卻未受教育的肢障兒童鏈接特教學校資源,讓他們能接受特殊教育;c.幫助肢障兒童家庭申請經濟援助,比如向政府和社會公益組織申請等。

      2.個案工作效果評估。個案工作結束后,對2名肢障兒童進行了心理量表重測。從重測量表與初始量表的對比結果分析,除了智力與學校情況外,其余5個分量表都有了明顯變化,另外,從家長和其同輩群體處得到的回饋信息是:1.孩子的自信心得到增強,敢于與他人交流;2.人際交往的意愿增強,開始意識到自己扮演的社會角色;3.學會了關心和尊重他人;4.人際交往能力有了較大提高。這就證明我們前期開展的個案工作是有一定效果的。

      (三)社區(qū)工作擬實務操作機制

      在前期的小組工作和個案工作中,充分利用了社區(qū)這一平臺,由此提出以下的模式:

      1.積極動員社區(qū)內干部,讓社區(qū)干部帶頭聯(lián)系周邊社會公益組織,將肢障兒童介紹給社會組織,鏈接多方資源,推動三社(社區(qū)、社工、社會)聯(lián)動機制;

      2.農村社區(qū)基本上是以村為單位的,以一個村委會為單位招募社工,形成一個村內社工站,并在前期做好宣傳工作,將整個村的肢障兒童作為服務對象,借助村內組織,讓肢障兒童建立起歸屬感,培養(yǎng)他們自助、互助和自決的精神。呼吁整個社區(qū)乃至社會正確認識肢障兒童,共同改善社區(qū)內肢障兒童的生存環(huán)境,促進肢障兒童全面康復。

      三、完善肢障兒童心理發(fā)展的對策建議

      (一)整合社會資源,合力促進肢障兒童健康成長

      在實務操作中,要注重鏈接多方面資源,積極調動家庭、社區(qū)以及周邊社會組織和公益組織,借助多方力量促進肢障兒童健康成長。

      (二)加強學校管理,保證肢障兒童的受教育權利

      (1)提高農村肢障兒童參加義務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入學率,這是對肢障兒童享受普通教育的基本權益保障④。四川很多特殊學校都不招收肢障兒童,這也是導致肢障兒童受教育率低的主要原因;(2)以農村附近的城鎮(zhèn)學校為單位舉辦接納肢障兒童的活動,以有效減少健全兒童對農村肢障兒童的排斥,增強認同感,促進他們之間相互融合;(3)學校對農村肢障兒童應進行更多的關愛教育和針對性指導。由于肢障兒童的特殊性,在活動空間上受限較大,所以肢障兒童比正常兒童需要更多的關注和指導。

      (三)完善各項社會制度,促進肢障兒童健康發(fā)展

      (1)建立健全農村肢障兒童全面康復機制,包括生理康復和心理康復。完善肢障兒童生理康復的醫(yī)療體系,適當減少用于其生理康復的醫(yī)療費用;(2)加大政府對NGO的投入和購買服務力度,讓NGO做操作此機制的主力軍;(3)重視培養(yǎng)多元復合型社工人才,讓社工服務于類似肢障兒童這樣的弱勢群體,促進社會和諧發(fā)展;(4)完善特殊教育立法體系,以《特殊教育法》為核心,加大農村特殊教育投入力度,使農村肢障兒童能享受到和健全兒童一樣公平的教育機會。(5)建立農村肢障兒童家庭補助體系,根據家庭不同經濟狀況及肢障兒童肢障程度制定相應的經濟補助制度,以緩解肢障兒童家庭經濟壓力。

      【注釋】

      ①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領導小組.2006年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主要數據公報(第二號)[EB/OL].http://www.gov.cn/fwxx/cjr/content_1308391.htm.

      ②石連海.義務教育階段殘疾兒童受教育權保障的思考[J].中國特殊教育,2010,(4):3-6.

      ③張寧生,榮卉.殘疾兒童的服務如何為調試心路歷程.心理科學,1997,20(5):398-401.

      ④張羽璇.我國殘疾兒童被排斥的現(xiàn)狀分析及教育啟示[J].亞太教育,第220頁.

      [1]王思斌著.社會工作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

      [2]谷長芬,陳耀紅,曹雁.北京市0~6歲殘疾兒童家長教育需求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12年第4期(總第142期).

      [3]劉合建,王桂圓,彭光陽,等.殘疾兒童家庭康復現(xiàn)狀與需求調查分析[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4,20(9):820-822.

      [4]李影.殘疾兒童康復的社會工作服務[J].理論探索,青年與社會,2013.VOL.544.NO.12·245.

      [5]楊素華.殘疾學生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關系的研究[J].現(xiàn)代特殊教育,2001年5月期.

      [6]邢雯.優(yōu)勢視角下殘疾兒童基礎教育研究——以呼和浩特市特殊教育學校為例[J].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2期(第17卷總第80期).

      猜你喜歡
      兒童心理實務康復
      愛與職責——關于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思考
      中國德育(2022年18期)2022-10-14 09:22:42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究
      甘肅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42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甘肅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24
      ICC TA858rev實務應用探討
      中國外匯(2019年14期)2019-10-14 00:58:36
      腦卒中患者康復之路
      特別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44
      國內留守兒童心理彈性Meta分析
      ODI實務
      中國外匯(2015年11期)2015-02-02 01:29:29
      FDI實務
      中國外匯(2015年11期)2015-02-02 01:29:28
      殘疾預防康復法制建設滯后
      補陽還五湯聯(lián)合康復治療腦卒中35例
      上虞市| 广昌县| 苗栗市| 镇原县| 汉寿县| 锡林郭勒盟| 高唐县| 和平区| 水城县| 绥化市| 谷城县| 高陵县| 福清市| 哈巴河县| 灌南县| 凯里市| 江阴市| 乐至县| 读书| 河西区| 平昌县| 山阳县| 张家川| 岫岩| 长兴县| 银川市| 招远市| 祁门县| 华坪县| 玛沁县| 农安县| 云梦县| 岑溪市| 株洲市| 同江市| 喀什市| 隆昌县| 依兰县| 得荣县| 平安县| 丰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