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勇
摘 要:當前許多高職院校開設了心理學課程,公共心理學課程的開設旨在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塑造大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增強大學生的適應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要注重培養(yǎng)大學生心理健康意識,拓展公共心理學課程價值;創(chuàng)設情境提高大學生學習心理學興趣,在實踐中加強知識應用;利用多元化考核評價方式,讓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
關鍵詞:高職院校;公共心理學;教學實踐;心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2;G44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28-0019-01
隨著職業(yè)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和社會需求的不斷提高,心理學在當前的社會領域中開始呈現(xiàn)出越來越重要的價值。公共心理學的教學質量對大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起著重要作用,因此,高職院校有必要針對公共心理學課程的教學實踐進行深入思考和探討,并提出相應的改進策略和措施。
一、培養(yǎng)大學生心理健康意識,拓展公共心理學課程價值
高職院校公共心理學課程的開設,目的在于培養(yǎng)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意識和心理自我調適能力。當前,部分高職院校的公共心理學教學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現(xiàn)象,心理學課程教學沒有設定明確的價值取向。師范類院校的公共心理學課程應該以提高大學生的教學能力為目標,而非師范類院校的公共心理學課程應該重視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自助能力,而不僅僅是讓大學生學習心理學知識。經(jīng)過調查發(fā)現(xiàn),目前部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令人擔憂。因此,心理學教師要把重點從關注理論學習轉移到幫助大學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上來,把幫助大學生增強心理健康意識和提高大學生的心理自助能力作為心理學課程的首要目標,讓大學生認識到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同樣重要。這就要求教師在心理學教學過程中要克服以往的理論與實踐相互脫節(jié)的現(xiàn)象,重視心理學課程的實踐環(huán)節(jié)。比如,教師可以把心理學教材中的重要內容加以概括,提煉成一個個專題,然后結合生活中的典型案例進行分析探討,教會大學生怎樣應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去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讓大學生的心理自助能力通過實際案例的分析得到提升。
二、創(chuàng)設情境提高大學生學習心理學興趣,在實踐中加強知識應用
心理學是一門交互性強又比較抽象的課程,需要大學生廣泛參與和深刻感悟才能實現(xiàn)其教育效果,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改變教學方法,激發(fā)出大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可以將大學生經(jīng)常遇到的問題編排成具有趣味性的心理短劇,讓大學生在表演和觀看過程中體會、思考短劇背后的心理學知識。教師還可以播放一些優(yōu)美舒緩的音樂或宣傳心理學知識的小視頻,創(chuàng)設輕松愜意的教學情境,讓大學生快速進入情境中去體會、去思考。比如,教師可以讓大學生進行一個心理咨詢場景的模擬,班長可以扮演心理咨詢師來幫助同學解決一些心理問題。教師也可以鼓勵大學生對某個專題進行分組討論,讓大學生在討論中學習心理學知識。現(xiàn)行的心理學教材多以普通心理學作為主要內容,以心理咨詢、社會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等作為輔助內容,沒有貼近高職院校大學生實際生活的內容。這就需要教師更新教育觀念,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精心備課,注重應用心理學的實踐教學。比如,教師可以把心理學知識故事化、藝術化,采用心理傳記、生命敘事等方法加以實踐運用。教師還可以考慮建一個網(wǎng)站,傳播一些實用、有趣、新鮮的心理學知識,為大學生解決一些學習、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排解大學生的心理壓力,增強大學生的心理素質。
三、利用多元化考核評價方式,讓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
教師必須注重優(yōu)化考核評價制度,將傳統(tǒng)的單一化的筆試考核轉變?yōu)楣P試和實踐考察相結合的評價方式。當前多數(shù)高職院校在公共心理學課程的考試方法上延續(xù)過去的標準化成績考核制度,僅對大學生實施單一理論知識應試考核。這種考核方法重視評價的量化標準和客觀性,也便于實施,但這種評價方式對大學生的評價尺度過于單一,只能考察大學生的應試能力,對大學生的實際心理健康狀況和大學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考察不足。想要改變這種狀況,教師就要把大學生的筆試成績與實踐能力考察相結合,使用形成性的評價方式,對大學生的心理學知識掌握情況進行綜合性考察。教師應該重點考察大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觀察大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心理問題的過程來考察大學生對心理學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大學生對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安排一些時間,設定生活中常見的心理問題案例,讓大學生進行現(xiàn)場模擬,并根據(jù)大學生處理問題過程中的表現(xiàn)來綜合評定他們的成績。教師也可以讓大學生嘗試在自己的生活中搜集與心理學相關的素材,然后預想可能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并尋找解決方法,教師則對該方案進行評價。
四、結束語
總之,高職院校公共心理學教師應當改變傳統(tǒng)的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方法,將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作為教學目標。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創(chuàng)設具體的情境,提高大學生學習心理學的興趣,借助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來提高大學生理論應用于實踐的能力,真正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陳雯.分析高校心理學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7(04).
[2]楊海波.地方高?!皩嶒炐睦韺W”課程體系的構建[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03).
[3]劉婧婧.高校公共心理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