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梅芳
中醫(yī)治療女性黃褐斑伴月經不調的臨床療效觀察
●伍梅芳
目的:觀察中醫(yī)治療女性黃褐斑伴月經不調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本院2016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黃褐斑伴月經不調患者92例,隨機抽取46例作為A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另46例作為B組,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中醫(yī)治療,觀察治療效果,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黃褐斑面積、月經不調評分。結果:治療前:A組患者黃褐斑面積、月經不調評分均與B組相近,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B組黃褐斑面積、月經不調評分低于A組,臨床療效高于A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女性黃褐斑伴月經不調治療中,中醫(yī)治療的臨床療效較好,可明顯改善黃褐斑及月經不調情況,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
中醫(yī)治療;黃褐斑;月經不調;臨床療效
黃褐斑屬于皮膚病的一種,在臨床中比較常見,中青年女性為高發(fā)人群,黃褐色色素沉著對稱分布在面頰兩側為主要癥狀,其發(fā)生密切相關于性激素水平,且月經不調為多數患者的伴發(fā)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臨床治療黃褐斑伴月經不調患者時,常規(guī)方法為采用西藥治療,但效果并不理想。研究表明,黃褐斑伴月經不調治療中應用中醫(yī)治療后,可有效的提升療效,促進患者康復。本院治療接收的黃褐斑伴月經不調患者時,即采用中醫(yī)治療,效果良好。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6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黃褐斑伴月經不調患者92例,年齡24~52歲,平均(41.8±4.6)歲;病程6個月~12年,平均(3.9±2.1)年;未婚18例,已婚74例。納入及排除標準:(1)符合黃褐斑伴月經不調的西醫(yī)及中醫(yī)診斷標準;(2)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且自愿參與;(3)排除黃褐斑引發(fā)原因為其他疾病、月經不調引發(fā)原因為生殖系統(tǒng)器質性病變患者;(4)排除伴有老年斑、雀斑患者;(5)排除藥物過敏患者。隨機抽取46例作為A組,另46例作為B組,兩組患者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可進行對比研究。
1.2 方法
A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治療,方法如下:復方維甲酸霜(上海實業(yè)聯合集團長城藥業(yè)有限公司),外用,每天2次;維生素C(西安漢豐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61023634)0.3g,每天3次,口服;維生素E膠囊(華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3020355)0.1g,每天3次;上述藥物連續(xù)服用3個月。
在A組基礎上,B組患者加用中醫(yī)治療,中藥方劑組成:桃仁10g、紅花6g、當歸6g、赤芍10g、桑白皮15g、五靈脂10g、山萸肉9g、牡丹皮10g、制香附10g、川芎6g、白術10g、生地10g、炙甘草6g,以上方劑水煎服,每天1劑,分早晚2次服用,共治療3個月。
1.3 觀察指標
治療完成后,評價臨床治療效果。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測量患者黃褐斑面積;評價月經不調評分,評分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1~5分評價,分數越低,表示患者月經不調癥狀越輕。
1.4 療效判定
顯效:明顯減輕黃褐斑顏色、縮小黃褐斑面積,顯著改善月經不調狀況,與正常水平相近;有效:有所減輕黃褐斑顏色、縮小黃褐斑面積,緩解月經不調癥狀;無效:尚未達到上述標準。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及計數資料分別利用t和x2檢驗,P<0.05表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經治療后,A組46例患者中,治療顯效24例,有效12例,無效9例,總有效37例,有效率80.4%;B組46例患者中,治療顯效33例,有效11例,無效2例,總有效44例,有效率95.7%。B組總有效率高于A組,差異顯著(P<0.05)。
2.2 治療前后黃褐斑面積與月經不調評分比較
治療前,A組患者黃褐斑面積、月經不調評分與B組均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上的差異(P>0.05);治療后,B組患者黃褐斑面積、月經不調評分均低于A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A組與B組治療前后黃褐斑面積與月經不調評分比較(x±s)
黃褐斑,也稱之為“蝴蝶斑”,發(fā)病后,褐色斑塊不規(guī)則的出現在患者面部,極大影響女性面容的美觀度。通常,月經不調為多數黃褐斑患者伴發(fā)癥狀,黃褐斑合并月經不調多發(fā)于生育期女性。臨床治療黃褐斑合并月經不調患者時,主要采用藥物治療,常用藥物包含復方維甲酸霜、維生素C、維生素E膠囊等,盡管可改善患者病情,但存在較大的副作用,導致治療效果并不理想[2]。中醫(yī)認為,陰虛火旺夾血瘀為主要導致黃褐斑的原因,血臟腑經絡失調極大的關系著月經不調,治療時應滋陰瀉火、活血化瘀。本研究治療患者時,使用的中藥方劑中包含桃仁、紅花、川芎、當歸、五靈脂、赤芍等藥物,其中,桃仁、紅花、五靈脂與赤芍的功能為活血化瘀,可對黃褐斑與月經不調同時發(fā)揮調理作用;牡丹皮、生地的作用為將虛熱清除、涼血,而且牡丹皮可化血瘀,生地能夠滋陰;當歸、川芎具有活血的作用,促進氣血運行,并補血;山萸肉對陰經具有調理作用,且補腎滋陰;制香附理氣調經,與五靈脂合用時,具有非常好的月經不調治療效果;上述諸藥合用在一個方劑中后,具有活血化瘀、滋陰補腎、清除虛熱、涼血等功效,促進黃褐斑有效的淡化、消除,同時,月經不調癥狀明顯改善,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3]。本研究中,A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治療,B組在A組基礎上加用中藥方劑,經3個月之后治療后,B組的臨床療效明顯優(yōu)于A組,而且B組患者的黃褐斑面積小于A組、月經不調評分低于A組,具有更好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女性黃褐斑合并月經不調治療中,中醫(yī)治療能夠明顯的縮小黃褐斑面積,并減輕黃褐斑的顏色,改善月經不調癥狀,進一步的提升治療效果,促進患者康復,可廣泛的應用于臨床中。
(作者單位:長沙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
[1]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244.
[2]陳玉娟,蔡叢蘭.中醫(yī)藥治療女性黃褐斑伴月經不調80例分析[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5,7(34):110-112.
[3]李建亞.黃褐斑伴月經不調美容治療的思路及中醫(yī)內調的方法[J].河北中醫(yī),2013,35(03):364-365.
伍梅芳(1978~),女,本科,高校講師,研究方向為中醫(yī)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