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玲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讀書養(yǎng)老;保障機制
摘 要:公共圖書館作為社會公益性服務機構,肩負著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任。文章通過分析讀書養(yǎng)老的社會需求和服務現(xiàn)狀,提出了建立健全長期有效的讀書養(yǎng)老服務保障機制,以期為老年讀者提供高效的人性化服務。
中圖分類號:G2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7)10-0007-02
1 讀書養(yǎng)老的社會需求
1.1 滿足老年讀者的文化需求
國家統(tǒng)計局數(shù)據顯示,截至2015年年底,我國60歲以上人口升至2.2億,占總人口的16.1%,也就是說,中國每6個人中,就有1個老年人。在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選擇到公共圖書館讀書學習來豐富自身的精神生活。滿足老年讀者的文化需求,是公共圖書館的職責所在。以南京圖書館為例,截至2013年年底,南京圖書館藏書總量已超過1,100萬冊,其中古籍160萬冊,豐富的館藏可以滿足不同文化層次老年讀者的文化需求。很多老年讀者每天定時來圖書館讀書、做筆記,充分利用圖書館資源,不僅增長了知識,也豐富了晚年生活。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讀者掌握的信息資源越來越少,當生活中遇到難題時,他們會想到來圖書館看書,了解相關知識。
1.2 滿足老年讀者的消遣需求
很多老年人退休后,仍很關注時事、民生等問題,他們喜歡來圖書館滿足自身的休閑、消遣需求。以南京圖書館為例,其館藏圖書和報刊品種多、更新及時,老年讀者來圖書館讀書、看報,既打發(fā)了時間,又開闊了視野、愉悅了身心。即使在梅雨季節(jié),仍有很多老年讀者來圖書館讀書、看報、借書和還書。
1.3 滿足老年讀者的社交需求
獨居、空巢老人有強烈的孤獨感、寂寞感,他們渴望與人交流,需要找人聊天談心。公共圖書館作為大型的公共文化場所,不僅可以為讀者提供安靜、溫馨的學習環(huán)境,也可以為讀者提供交流空間。許多老年讀者喜歡來圖書館讀書學習、結交朋友、交流心得。
2 讀書養(yǎng)老的服務現(xiàn)狀
2.1 缺乏讀書養(yǎng)老的制度保障
20世紀90年代后期,我國圖書館老齡群體服務才開始獲得制度設計層面的關注,但到目前為止,相關部門對制度本身缺乏細致研究(包括對制度的分析、評估、改進等)。近十幾年來,公共圖書館開展了五次評估,評估中均沒有加入老齡群體服務項目指標,圖書館讀者規(guī)章制度沒有考慮老齡群體的特殊情況,并給以相應的寬松制度[1]。老年讀者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存在行動不便、反應遲緩、健忘、操作能力不強等特點,目前,部分圖書館缺乏相對應的規(guī)章制度和服務內容。圖書館應對老年讀者加以重視,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對待,應有相對應的個性化服務,讓老年讀者感受到更多的關愛和溫暖,豐富老年讀者的精神生活,真正實現(xiàn)讀書養(yǎng)老。
2.2 缺乏社會宣傳力度
許多老年讀者知道公共圖書館的地點、服務性質和服務內容,他們能夠充分利用圖書館的館藏資源,經常來圖書館讀書學習,滿足自身的知識需求,達到消遣娛樂的目的。但社會上還有相當一部分老年人不知道圖書館的相關信息,接觸不到圖書館提供的相關資源,這與圖書館樹立的形象不夠親民,宣傳不到位有關。在老年人經?;顒拥牡胤?,很難見到圖書館的相關宣傳,公共圖書館的知名度還有待提高。
2.3 缺乏專門的老年閱覽室和相關服務
老年人正在成為公共圖書館的主要讀者群,而公共圖書館作為公共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卻有很多圖書館沒有設立專門的老年閱覽室和專門針對老年讀者的采訪工作,這就導致很多老年讀者在圖書館僅能閱讀紙質報紙、期刊和圖書。老年讀者不能熟練運用計算機信息檢索系統(tǒng),又因為自尊心強,不愿意向別人尋求幫助,這就造成他們往往找不到想要的書,不能充分享受公共圖書館的資源。
2.4 公共圖書館部分工作人員服務態(tài)度較差
由于部分老年讀者反應遲鈍、不能熟練操作計算機設備,部分一線工作人員會對老年讀者產生不耐煩甚至歧視心理,在回答他們的問題時態(tài)度冷漠,缺乏足夠的熱情,因此,老年讀者的投訴在日益增多。在為老年人服務時,敬老意識、保護用戶隱私意識、交流技能、讀者關愛技能以及良好、細心、耐心的服務態(tài)度是一個高素質的圖書館員應該具備的,這些素質甚至比學歷、知識結構等更能帶給老年讀者們美好的閱讀享受。但目前具備這樣素質的圖書館員較少[2]。公共圖書館管理與服務中的“以人為本”是指以讀者為中心,以館員為主體,為實現(xiàn)圖書館特定的管理目標,運用諸多管理手段,協(xié)調管理資源的關系,營造人文管理的環(huán)境,有效地滿足社會和讀者對知識信息的需求[3]。館員的服務態(tài)度是衡量圖書館整體服務水平的重要指標。
2.5 針對老年讀者群體的活動單一
公共圖書館舉辦的老年讀者群體活動多數(shù)集中在春節(jié)、重陽節(jié)這些傳統(tǒng)節(jié)日,多數(shù)是報告、展覽,這些活動形式比較單一。公共圖書館舉辦的活動還僅限于讀書報告等應景性活動,缺乏長期、持續(xù)的服務機制,老年讀者參與活動和讀書交流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
3 建立健全讀書養(yǎng)老服務保障機制
3.1 建立健全讀書養(yǎng)老服務制度保障機制
做好服務工作,必須有強有力的規(guī)章制度做保障。為了保證老年讀者可以得到優(yōu)質的讀書服務,必須建立健全服務制度。發(fā)達國家公共圖書館的老年讀者服務工作是以圖書館法和服務指南為導向,有明確的實踐操作內容指導,形成持續(xù)性、常態(tài)化的工作,這值得我國的公共圖書館加以借鑒。目前,我國的公共圖書館對老年讀者的服務還停留在意識上,沒有持續(xù)性的服務規(guī)章制度,遇到問題往往不知所措,缺乏針對性的系統(tǒng)化服務。關于老年讀者服務的問題會越來越多,我國建立一套具體的、可操作的服務制度規(guī)范迫在眉睫。結合實際,我國圖書館要制定相應的服務制度規(guī)范,明確規(guī)定公共圖書館為老年讀者履行的責任和義務,細化到每一個細節(jié),使老年讀者讀書服務得以持續(xù)化、規(guī)范化。endprint
3.2 加大圖書館的宣傳力度
圖書館要利用媒體的力量在社會上廣泛宣傳公共圖書館的社會公益性質、服務內容,使更多的老年讀者了解圖書館,不定期地邀請老年讀者參觀圖書館,增強圖書館的影響力和吸引力;加強與社區(qū)的聯(lián)系和合作,走進社區(qū)、老年讀者活動中心或其他公共場合,宣傳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內容和優(yōu)勢資源。圖書館還要加大對相關規(guī)章制度的宣傳,避免老年讀者對圖書館工作的不理解。筆者在日常工作中發(fā)現(xiàn),老年讀者與圖書館工作人員發(fā)生的矛盾多數(shù)集中在對書籍借閱數(shù)量、借閱時間、逾期收費制度的質疑。
3.3 建立專門的老年閱覽室
老年讀者群體的特殊性決定了對其服務的個性化要求,要做到盡量排除不適應因素,為他們提供高質量的讀書服務,因此公共圖書館有必要建立專門的老年閱覽室。老年閱覽室要盡量設立在一樓,要在門口設有明顯的引導標識,要設置無障礙通道以利于老年讀者進出閱覽室,并應配備適合老年人的座椅。閱覽室的書架不能過高,防止老年讀者抬頭時間過長而產生眩暈的癥狀。老年閱覽室還要配備老花鏡、放大鏡、助聽器、筆、紙等輔助用具,方便老年讀者使用,幫助他們克服閱讀障礙。閱覽室的館藏文獻要根據老年讀者的興趣偏好來選擇,明確老年讀者的讀書需求,設立相應專架。
3.4 提高館員的服務質量
圖書館員在為老年讀者提供服務時要給予更多的熱心、耐心、愛心和細心,一定要解釋到位,不能產生不耐煩的情緒,要與老年讀者多溝通、多了解,在日常工作中才能給予恰當?shù)姆铡D書館要加強為老年讀者的服務意識,加大相關知識的培訓力度,提高館員的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使館員具備與老年讀者溝通的能力,引導老年讀者積極參與圖書館的閱讀活動。
3.5 豐富老年讀者活動的形式和內容
豐富老年讀者的活動,增強活動的趣味性,激發(fā)他們的意識和興趣,促使他們到圖書館中來。圖書館可以建立老年活動室,定期或不定期舉辦豐富多彩的老年活動,比如老年養(yǎng)生知識競賽、書法展覽、國家時事討論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不僅可以調動老年讀者的學習興趣,豐富他們的業(yè)余生活,還能將圖書館變成集中交流的場所,加強老年讀者相互間的溝通與交流。
參考文獻:
[1] 郭桂英,張東輝.公共圖書館弱勢群體服務探析[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114.
[2] 王子舟,肖雪.弱勢群體知識援助的圖書館新制度建設[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89.
[3] 郁麗玲.論以人為本開展圖書館服務創(chuàng)新[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09(8):86-8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