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鳳榮
摘要: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早已成為最受歡迎的教學方法之一,當它在初中語文園地中大放異彩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避免在運用過程中走向極端,要特別注意以上提到的幾種關系并多重兼顧,不但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還能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合作學習;誤區(qū);優(yōu)化策略
1、合作學習的誤區(qū)
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很多情況下合作學習并不能很好地得到使用,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在公開課時使用這種形式。而且很多教師對合作學習有很多認識上的誤區(qū),認為只是僅僅把問題簡單地丟給學生,根據(jù)學生座位分配前后四人一起討論,然后各抒己見解決問題,最后隨機選取幾個小組派出一名代表發(fā)言。這就是合作學習在教學中的使用現(xiàn)狀。
1.1有的教師認為合作學習只是簡單的分小組討論問題
其實這是對合作學習的片面解讀。語文學科包羅萬象,不同于理化學科,每個知識點都清晰明了,目的性明確,學生在學習語文科目時經(jīng)常會沒有針對性。這就要求教師在語文教學模式改革時要把合作學習應用于語文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中。例如在布置課前預習時,如果有的課文不需要查找資料拓展延伸,就可以讓學生分小組進行積累性學習。筆者清楚地記得在上初中的時候,當時我的語文老師讓全班學生課下查找杜甫的古詩,同學之間比一比看誰搜集的多,看誰背得多,每節(jié)課課前都會抽查監(jiān)督,并且會隨機地找同學背誦自己搜集的古詩。在那段時期,同學間學習語文的熱情大大提高,都積極踴躍地在班級展現(xiàn)自己,每天都會誕生出一名語文學習之星,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循環(huán)??梢哉f,十幾年前網(wǎng)絡還沒有完全普及,學生想要查一些資料必須翻閱書籍,幾個同學間相互交換,互通有無,然后一起討論背誦,在背誦的時候自然而然的就會去體味詩意和手法。這樣的合作學習不僅僅停留在課堂上討論與本節(jié)課內(nèi)容相關的問題,而是延伸到語文知識的日常積累,雖然不會對學生一節(jié)課的語文學習產(chǎn)生明顯的良性效果,但是對于鼓舞學生士氣,提升語文學科的地位,開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發(fā)揮長效機制。
1.2教師在運用合作學習的時候經(jīng)常會簡單粗暴的把問題甩給學生
幾千年以來,語文的教學模式都無外乎“教師教,學生學”,教師和學生之間仿佛是兩個對立的角色,無論是在課上課下還是知識上情感上都有著難以逾越的鴻溝。甚至作為一名剛踏上教師崗位的新手教師,在讓學生合作探究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調(diào)皮搗蛋的學生,他們一方面缺乏對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想要為難老師、考察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在課堂上嘩眾取寵,讓自己變得與眾不同。筆者在教學中就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在講授《阿長與<山海經(jīng)>》這一篇目時,針對作者對阿長的情感變化,我讓學生進行小組間合作學習,在巡視的過程中,坐在教室后面的被其他教師“放棄”的男同學就主動給我出難題,要和我結成一個小組,我并沒有嚴厲地呵斥他們,而是欣然接受,以一個學生的角色去和他們討論問題,以我的思維影響他們在積極的思路下思考。在全班總結時這一個小組以他們的獨特成果獲得了其他學生的羨慕和刮目相看。因此,教師在合作學習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教師應走下神壇,與學生融為一體,以學生的角度去對話,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改革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性,做到資源共享,同時這也是人性化教學的體現(xiàn)。
2、合作學習誤區(qū)的對策
合作學習作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得到了語文教師的普遍認同??鬃釉?jīng)說過“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對于合作學習早就有所注意。然而合作學習并不是在任何情境下都可以應用的萬能的方法。在運用合作學習的時候要注意一下幾種關系:
2.1合作學習與班級集體教學的關系
針對傳統(tǒng)的班級集體教學的弊端,合作學習應運而生。但是兩者之間并不發(fā)生沖突,都具有自身所不可替代的作用。無論語文教學模式的具體步驟如何優(yōu)化,都不可能改變班級授課制的主導地位,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由集體授課逐漸引入教學情境,產(chǎn)生學習問題,然后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這樣后者是建立在前者的充分鋪墊上,使得班級集體教學和合作學習相得益彰,最終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而且兩者在結構上可以互補,班級集體教學在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上有著公認的缺陷,而合作學習又因為其自身的分散性缺少教師的整體指導,因此,把兩者結合起來既有利于學生個人素質(zhì)的發(fā)展,又有利于良好的師生關系的構建。
2.2合作學習和獨立自主學習的關系
合作學習和獨立學習從表現(xiàn)形式上看似是矛盾的,但是兩者并不是矛盾的。教育心理學家張梅玲曾經(jīng)說過“沒有個體的獨立思考就沒有合作交流”??梢?,獨立自主學習是合作學習的前提,沒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就不會形成相應的看法,在合作學習中就會隨波逐流,很容易造成“從眾心理”。教師在教學中在注重合作學習的同時,還應給予學生足夠的獨立自主學習時間。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形成開闊的思路和獨到的見解,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之上再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體現(xiàn)合作學習的價值。
2.3小組合作與組間競爭的關系
在班級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時,教師往往更注重組與組之間的競爭卻忽略了組內(nèi)競爭。真正的合作學習最終是要達到 1+1>2 的效果,具體是指小組成員間通過合作學習創(chuàng)造出比個人精力總和還要大的一種精神力量。每個合作小組成員之間不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在互相合作的同時還要注重相互之間的競爭關系。合作學習理論認為,在合作、競爭和個人的三種學習情景中,合作是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因此,組間的競爭值得廣大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改革中特別注意。例如,在小組長的選擇上本著學習能力強,學習態(tài)度好的原則,選出一個固定的人選。但在副組長的確定上要靈活多變,以當天該小組中表現(xiàn)最優(yōu)的學生為合適人選,連續(xù)當選三次副組長就可以考慮轉為組長。但是又不能使組內(nèi)競爭壓力過大導致人心渙散,還要小組之間定期選拔優(yōu)秀小組并給予獎勵。
參考文獻:
[1]鈕緒純.漢語言文學師范專業(yè)課程與新課程契合途徑的研究一一以《語文教學論》課程為例[J] 語文學刊.2010 (8)
[2]韓桂鳳.現(xiàn)代教學論[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
[3]胡家曙. 非典型化語文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的經(jīng)常性策略[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2(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