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學清
(福建省輕工業(yè)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05)
脫腥羊棲菜碎片加工技術(shù)研究
林學清
(福建省輕工業(yè)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05)
為了食用方便并能保持羊棲菜的特點,采用鹽酸、檸檬酸、乳酸及乙酸或活性炭對其進行脫腥處理,并在此基礎(chǔ)上進行切絲和干燥。結(jié)果表明,采用3%檸檬酸和0.2%鹽酸的混合酸溶液,水與羊棲菜的比例7∶1,對羊棲菜浸泡脫腥處理40min,可以有效脫去羊棲菜的腥味;然后切成碎片,在70~75℃條件下烘干,制成羊棲菜碎片。產(chǎn)品無羊棲菜的特征性腥臭味,碎片較均勻,復水性能好,添加(食用)方便,較好地保持了羊棲菜的特點。
羊棲菜;脫腥臭味;碎片
羊棲菜(hizikiafusiform)是一種暖溫帶海藻,屬褐藻門馬尾藻科,適宜生長于水深流暢、海水透明度較大、營養(yǎng)鹽豐富的海區(qū),我國北至遼東半島,南至廣東沿海均有分布,尤以浙閩沿海為盛。羊棲菜直立藻體的徑呈圓柱狀、中空,幾乎是互生葉和小枝,藻體長0.5~lcm、粗3~4mm,因形態(tài)類似大麥,故又俗稱大麥菜、海大麥。羊棲菜肉厚多汁,營養(yǎng)豐富,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低熱量、高碳水化合物的高檔食用海藻。每100g羊棲菜(干基),含蛋白質(zhì)15.69g、鈣1280mg、碘32mg、鐵22.2mg、鋅5.95mg;羊棲菜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多糖,100g羊棲菜含多糖49.2g,其中可溶性多糖32.9g,不溶性多糖l6.3g;羊棲菜中的多糖主要以褐藻酸、褐藻糖膠和褐藻淀粉的形式存在[1-2]。
傳統(tǒng)認為,常吃羊棲菜,可防止衰老,保持頭發(fā)光澤與皮膚潤滑,在日本又被稱為“長壽菜,餐桌上的“海人參”;同時,羊棲菜又是一種藥用海藻,在民間早已入藥,其功用為“軟堅散結(jié)、消痰、清涼解毒、破血祛瘀、利水消腫,用于癭瘤、痰飲水腫等癥”,在《本經(jīng)》、《藥性論》、《本草綱目》和《中藥學》等均有記載?,F(xiàn)代的研究表明,羊棲菜具有調(diào)節(jié)免疫、抗腫瘤、抗凝血、降血糖、降血脂、抑制血壓上升、抗?jié)兊裙δ?,此外,還能降低重金屬吸收和在體內(nèi)的積累;研究認為,羊棲菜的生物活性主要與其所含的活性多糖有關(guān)[3-4]。
羊棲菜是一種珍稀海藻,其開發(fā)利用已引起人們的重視,近年來,陸續(xù)有羊棲菜食品,如軟包裝即食羊棲菜、羊棲菜調(diào)味醬、羊棲菜精粉、羊棲菜面包等的研發(fā)報告,但羊棲菜產(chǎn)品主要還是以干羊棲菜為主。
由于羊棲菜外形似麥粒,同時又有令人不快的腥臭味,因此不便加工食用。文章根據(jù)海藻的特性,研究脫腥羊棲菜碎片加工技術(shù),對羊棲菜的開發(fā)利用提供參考。
羊棲菜:為福建省東山縣東山島海域采集的鮮藻。活性炭、鹽酸、檸檬酸、乳酸及乙酸:均為食品級。
恒溫水浴鍋(303-1型):上海精宏實驗設(shè)備有限公司;電子天平(PL602-S型):上海精宏實驗設(shè)備有限公司;高速組織搗碎機(DS-1型):上海標本模型廠;臭氧發(fā)生器(CY002):廣州長?;た萍加邢薰尽6喙δ芮胁藱C(660型):江蘇中天炊事機械有限公司
羊棲菜原料驗收→脫腥→破碎→干燥→包裝→貯存
1.3.2.1 羊棲菜脫腥技術(shù)研究
活性炭脫腥:在羊棲菜浸泡水中,加入不同量的活性炭,攪拌處理一定時間后,比較脫腥處理效果;
酸溶液脫腥:羊棲菜浸泡水中,加入不同量的鹽酸、檸檬酸、乳酸及乙酸,浸泡一定時間后,比較脫腥處理效果;
在上述實驗基礎(chǔ)上,采用正交設(shè)計,進一步優(yōu)化工藝參數(shù)。
1.3.2.2 羊棲菜破碎工藝研究
比較粉碎與切片處理對羊棲菜外形的影響。
1.3.2.3 羊棲菜脫水技術(shù)研究
研究羊棲菜脫水的溫度和時間的關(guān)系。
1.3.3 分析方法
羊棲菜腥臭味:取樣品,加入50倍的蒸餾水,勻漿后進行評定。評定采用感官審評法,選10個有經(jīng)驗的人員組成評審小組,通過品嘗鼻嗅等感官方法,對處理后的樣品進行評分,經(jīng)統(tǒng)計后取平均分。評分標準:腥臭味最強(未處理)為10分,無腥臭味為0分。評審者根據(jù)自己的感覺進行打分。
在羊棲菜浸泡水中,加入不同量的活性炭進行吸附脫腥處理,結(jié)果見表1。
從表1可見,在浸泡羊棲菜的水中加入活性炭1.0~1.5g/l,經(jīng)攪拌處理20~30min,可以較好地脫去羊棲菜的腥味。但采用活性炭吸附脫腥處理,具有清洗活性炭較麻煩,且成本較高等缺陷。
采用不同的酸溶液對羊棲菜進行浸泡脫腥處理,結(jié)果見表2。
表1 活性炭對羊棲菜吸附脫腥試驗結(jié)果
表2 酸溶液浸泡脫腥試驗結(jié)果
從表2中可見,采用2%檸檬酸+0.2%鹽酸的混合酸溶液對羊棲菜浸泡脫腥效果較好。
表3 因素水平表
表4 試驗結(jié)果
試驗對檸檬酸和鹽酸的用量、處理時間及加水量4個因素各取3個水平,采用L9(34)正交設(shè)計,進行試驗。各因素的水平設(shè)置見表3,試驗結(jié)果見表4。
從表4中可見,根據(jù)極差分析,檸檬酸和鹽酸的用量對羊棲菜的腥臭味影響較大,而處理時間和加水比例對羊棲菜的腥臭味影響較小,各因素作用的主次順序均為:A>B>C>D,即最重要的因素為檸檬酸用量,其次是鹽酸的用量。脫腥處理的最優(yōu)組合為A3B2C2D3即檸檬酸用量為3%、鹽酸用量為0.2%、處理時間40min、水與羊棲菜的比例7:1。
以此最優(yōu)組合進行驗證實驗,結(jié)果羊棲菜的腥臭味得分為2.2,羊棲菜的腥臭味較小,消費者可以接受。
羊棲菜營養(yǎng)豐富,但外形似麥粒,不便加工食用。目前通常加工成粉狀,但粉狀羊棲菜無明顯特征風味,在其它食品中加入后不產(chǎn)生感官變化,難以充分發(fā)揮其作用。
把羊棲菜加工成既便于食用,也可以在感官上產(chǎn)生影響的狀態(tài)十分必要。試驗采用鍘刀式切菜機把羊棲菜加工為碎片,比較羊棲菜先切片后烘干方式與先烘干后切片方式,見表5。
表5 羊棲菜加工碎片
表6 羊棲菜碎片在不同溫度下烘干的效果
從表5可見,羊棲菜先切片后烘干,效果較好。因為,如果把羊棲菜先烘干再切片,由于干燥的羊棲菜具有酥脆性,再切片容易產(chǎn)生粉末,所以應該采用先切片后烘干的方式加工羊棲菜碎片。
比較在不同溫度下,烘干羊棲菜碎片的效果,見表6。
如果烘干溫度過低,勢必延長干燥時間,同時溫度過低,殺菌不明顯,特別是初期甚至可促進微生物的生長,所以可能出現(xiàn)異味;而如果溫度過高,表面水分揮發(fā)過快,產(chǎn)生外干內(nèi)濕現(xiàn)象,并易結(jié)塊;因此,烘干溫度70~75℃較為適宜,產(chǎn)品不結(jié)塊,也無異味,烘干羊棲菜碎片效果較好。當然,烘干時間,不僅與溫度有關(guān),也受要烘干物料的數(shù)量影響。
采用3%檸檬酸+0.2%鹽酸的混合酸溶液,水與羊棲菜的比例7:1,對羊棲菜浸泡脫腥處理40min,可以較好地脫去羊棲菜的腥味。羊棲菜脫腥處理后,用鍘刀式切菜機切成碎片,然后在70~75℃條件下烘干,制成羊棲菜碎片。產(chǎn)品無羊棲菜的特征性腥臭味,碎片較均勻,復水性能好,添加(食用)方便,較好地保持羊棲菜的特點。該工藝簡單可行,實用性強,在同類產(chǎn)品加工中,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1]張燕平,洪泳平,張虹,等.脫砷羊棲菜的營養(yǎng)分析評價[J].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09,30(1):129-132.
[2]史永富.羊棲菜(Sargassum fusiforme(Harv.)Setche1)的研究現(xiàn)狀及前景[J].現(xiàn)代漁業(yè)信息,2006,21(5):20-22.
[3]王尊文,華玉琴,李國平,等.羊棲菜多糖對高血脂模型大鼠血脂和抗氧化功能的影響[J]. 中國海洋藥物,2008,27(6):13-15.
[4]洪詠平,戴志遠.羊棲菜食品的開發(fā)和利用[J].中國水產(chǎn),2002(1):75-76.
10.3969/j.issn.1007-550X.2017.06.003
TS201.2
A
1007-550X(2017)06-0039-04
2017-03-16
林學清(1968-),女,福建南安人,工程師,主要從事食品工藝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