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短暫的永生之旅

      2017-11-08 03:29:14張雅意
      海外文摘 2017年11期
      關鍵詞:大社伊勢神社

      張雅意

      處女神牛松阪

      9:30樓下停車場。伴隨著車子引擎的第一次啟動,旅途就這樣默默開始了。京都的天空飄蕩著一種似霾非霾的物質,陰陰的卻清新濕潤。我心中滿是對未知旅途的不安和渴望。車載GPS傳來的不是熟悉的志玲姐姐的聲音,右舵左轉時讓人暈頭轉向,百米一停,然而所有的不適應在四五個拐角后都煙消云散了。

      130km的車程居然開了近3個小時,因為日本的彎道實在是太多了!臨近松阪市還有十幾公里就可以看到路邊的告示牌:松阪牛,松阪牛,還是松阪?!鳛橐粋€吃貨,這里有必要先科普一下“和?!钡男≈R。

      1. 和牛與國產(chǎn)牛:簡單說和牛是品種,國產(chǎn)牛是產(chǎn)地。和牛是日本食用種牛,共4種——黑毛、褐毛、無角、短角。國產(chǎn)牛是在日本土生土長的牛。

      2.三大和牛:神戶、松阪、近江3地的國產(chǎn)黑毛和牛被稱為“日本三大和牛”。其品質、血統(tǒng)、歷史是其它和牛不能匹敵的。按照專業(yè)評級,按肉質密度又可分為A-D、1-5,共20個等級,A5最高。不言而喻,如果你吃到了三大和牛中任意一種的A5級牛肉,那么恭喜你,你在吃貨道路上獲得了新成就——“和牛征服者”。

      3.松阪牛:三大和牛中松阪牛應該是最精致的,因為它們都是“處女”牛。吃精草配豆餅,晚上喝啤酒,時不時還要用燒酒做個“馬殺雞”。天堂般的500天生命過后,它們被送上了餐桌。日本人每次吃飯前都要雙手合十說上一句“いただきます(感謝賜予我食物)”,無從分辨是感恩還是懺悔。

      松阪市有很多烤肉店,尋了一家當?shù)厝顺Hサ摹耙簧婴螅ㄒ簧浚?,價格還算公道。想來松阪本地人他們是斷不敢欺瞞的。霜降粉地,黑爐紅苗,正宗A5松阪牛的味道無愧于“和牛藝術品”的稱號。各位食客吃松阪牛大可不必去那些高級料亭,看著那精致的盤盤碗碗,一個接一個端上來,然后正襟危坐著細細把玩。畢竟這些“處女牛神”們生于草原,死于草原,想來我們享用的時候也該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才能祭慰其在天之靈……

      天照的神居“伊勢神宮”

      酒足飯飽,一路東行。車進伊勢境內,身側不知何時多了一條清澈無比的河流如影隨行,后來才知道這就是著名的神河——五十鈴川。一座百米長橋橫跨川上,這就是連接著圣界與俗界的伊勢神宮宇治橋。兩座純木質明神型大鳥居鎮(zhèn)守在橋的兩端,低調而高貴。這里就是日本神社的頂點,供奉著日本大和民族總氏神天照大神的伊勢神宮。說它是日本神社的頂點,并非要把眾神分出三六九等,實在是因為這個地方太神秘,太不同尋常了……

      伊勢神宮的創(chuàng)建年份已不可考,但最早的記錄開始于6世紀。境內禁止砍伐樹木,捕殺生靈,直到1957年才對外開放,外國人才能進入神宮境內。進入神宮境內的第一反應是“原始”。掬一捧神河之水,感恩未被人類污染的那份清澈;垂首千年古樹下,默默探問前世今生因果。站在這里,可以輕易地感悟到榮格的集體潛意識和佛教的不生不滅,也許這就是神域的力量。

      伊勢神宮與其他神社不同,這里沒有賽錢箱,也沒有繪馬、抽簽。沒有賽錢箱是因為這里是皇幣社,只有皇族才有資格供奉(即便如此還是有人踴躍地把錢扔到地上)。沒有繪馬和抽簽是因為在這里,神不接受任何私人的祈愿,只負責世界的和平和人類的安康。

      神宮至今奉行20年一次的式年遷宮規(guī)制。所謂遷宮是指在神社境內打造兩塊大小完全相同的地基,每隔20年推倒舊的神社在相鄰地基建立一模一樣的新神社。用最易腐壞的茅草木塊打造的永生不滅的神的宮邸,靠的不是堅固與維護,而是一次次地推翻重建……

      日本文化中的 “重造”精神讓人不寒而栗。怎樣參透沒有“永恒”的“永恒”? 從外宮出來,參道小路是必逛的,其中最打眼的就是一種叫“赤福”的小糕點,味道依舊是日式茶點的那種“奧甜”,糕點上的波紋紋飾代表神河五十鈴川的清流,餡兒里的白色年糕象征著河床中日夜被洗滌的白色砂玉。

      找個河床邊上的咖啡店,就上一杯清苦綿潤的抹茶,坐忘夕落月升,還是蠻閑適的一段感受??上н@不是公路電影的畫面。匆匆買上一盒赤福,塞進車里,啟動引擎,趕往鳥羽港坐最后一班渡輪,因為今晚我們將離開大陸,在離島——答志島度過第一個夜晚。

      海女與伊勢大蝦

      14公里開了好久,頻繁的拐彎加劇了我的暈車反應(后來上下高野山后,回想起來,覺得這條路其實應該算筆直)。港口人不多,我們用自動售票機買了船票,坐等船來。無聊中看起廳里關于海女的展覽,頗為感動。海女是世界上最危險的職業(yè)之一,目前日本僅2000多名海女,其中一半以上集中在鳥羽、志摩地區(qū)。即便是冬天,海女們也一襲白衣裹身,不戴任何供氧器具,潛到海下15米左右的深度(歷史記錄最深的到達50米)采集鮑魚、伊勢海老等珍貴海物,所有的生存保障只是腰上的一根救命繩索。我曾多次體驗海下失溫,佩戴一身重裝備,還要被潛導警告安全潛水,防止肺泡破裂,想到這里,我對海女的欽佩之情油然而生……

      海女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遙遠的繩文時代,據(jù)說因為女子皮下脂肪厚,所以適合素潛,且海妖多為女子,男子下海容易被迷惑。古代皇室特供的鮑魚都是由海女親手從深海拾取。潛水技術發(fā)展至今,還有這樣一群人拼著3分鐘的生命極限把它當作職業(yè),我只能說日本人對傳統(tǒng)的執(zhí)著,世間恐無任何一個民族可以出其項背(據(jù)說資深海女可以素潛5分鐘,而普通人的屏氣極限為1分鐘左右)。也許正是這種取食的不易,才會讓人對生存有所畏懼,才會珍惜每一份食材,才會發(fā)自內心的說出那句:“いただきます(感謝賜予我食物)”。上島前的這番感觸,讓我入住后的那頓伊勢海老海鮮盛宴有了更多的“文化含義”。那一刻,我決定一定要吃得殼都不剩!endprint

      在小豆島、屋久島等日本的離島,我深刻體會到離島居民的純樸和好客,是那種骨子里的善意,而非都市中職業(yè)待客的微笑。和式溫泉飯店,不算豪華卻很正宗,既然到了伊勢又恰逢正月,少不得要嘗嘗正宗的龍蝦之王——伊勢海老(伊勢龍蝦)。其實伊勢龍蝦并非伊勢特產(chǎn),沿著太平洋西海岸都可以捕獲到龍蝦,只因黑潮漁場位于伊勢灣,這里的龍蝦最為壯碩鮮美,所以才得名伊勢龍蝦。伊勢龍蝦通常長20-30cm,最大也不超過40cm,甲殼透潤,須鉗威武,天生的好皮囊,蝦肉玲瓏彈嫩,秀外慧中,晶瑩剔透,即使是拿海鮮做家常便飯的日本人也奉其為珍饈美饌。伊勢龍蝦的日文發(fā)音為“いせえび(iseebi)”,諧音“(威勢がいい)”,是“好氣勢”的意思,再加上長須弓腰象征著長壽,也是日本有名的吉祥物。正月的門松上往往會點綴上一只蝦甲殼,期盼來年興旺發(fā)達。

      我們在民宿定了大蝦晚餐,不多時婆婆端上半扇門板那么大的一個托盤,上面擺滿了各式海幸。原諒我吃完就忘的記性,目前能記住的只有“伊勢海老鮮刺身”“河豚鮮蔬火鍋”“醬烤紅鯛魚”“什錦刺身拼盤”“鮑魚刺身”“海鮮釜蒸飯”。伊勢龍蝦好不好吃我不敢說,但那一口Q彈的刺身入口后,甜甜嫩滑的口感刺激味覺,沉浸其中,無限享受。前一陣子在寫關于日本料理的文章,對日本料理的歷史有些了解,個人總結日本料理就兩個特征:對食材新鮮度執(zhí)著的追求;對料理擺盤極致的審美。如果再深究其原因,我想是因為日本人太不擅長于“做”飯了。吃過會席料理的朋友們,恭喜你已經(jīng)領略了日本所有的烹飪技巧:腌、拌、炸、燒(烤)、蒸、鍋。你能再說出第7種,我請你一只伊勢大蝦。烹飪方式的單調造就了對食材質量的苛求。朋友有句名言:除了食材,一切都是浮云……

      高野山之頭文字D

      第二日。從伊勢出發(fā)去高野山,理論車程179km,需要用時3小時35分。然而那僅僅是理論。GPS上看似筆直的藍線在具體駕駛過程中則是無數(shù)的“發(fā)卡彎兒”和“剪刀把兒”。雨也來湊趣,如果你覺得雨中開山路太糟糕了,那你錯了,因為第二天下山時我們遇到了大雪。必須承認,開山路還是很刺激的,先是穿越一個又一個5km開外的長隧道,體驗沖出黑暗的快感,不過這樣的隧道穿過30條以上后就會變成噩夢。麻木的大腦甚至會讓你喊出一些胡言亂語……

      之后便是高野山婀娜的山路,狹窄的地方讓我懷疑我是不是在走單行線。每一次錯車都會使腎上腺素飆升一次,而這種感受在雪地下山途中則演變成另一種點剎到抖腿停不下來的“歡快”。腦海中全是滑雪減速的要領,犁式剎車對于如此陡的山坡顯然并不適用,索性放任它側滑,用大回轉解決一切問題。原諒我沒辦法拍下那純白的世界,因為那時我的眼和手已被車子霸占,但我的心仍能捕捉到滿山的雪掛垂下枝頭,默默送迎的誠意。

      云海飛龍金剛峰寺

      嚴格意義上說,高野山并不是座山,而是比鄰的8座千米高山的總稱。八葉連山如同一捧蓮花,捧出一座山中平臺,平臺中坐落著大大小小120余座真言宗寺廟。日本密宗修行分兩支,天臺宗被稱為臺密,真言宗被稱為東密。1200年來日本東密恪守著嚴格的戒律,在這片土地上繁衍傳承,至今香火不斷。由于路途艱難,入住赤松院后已經(jīng)是下午3點多鐘了。沿途寺廟頗多,時間有限只好挑選精華。

      高野山必去的地方有3處:真言宗總本山金剛峰寺、最古老的真言宗寺廟壇上伽藍和萬靈供養(yǎng)的奧之院。從赤松院出來步行10分鐘不到就看到了氣派非凡的金剛峰寺山門,依舊是我喜愛的純木色建筑,滄桑中帶著看破紅塵的那種空寂。門上的三葉葵紋和三巴水紋銅銹斑斑,據(jù)說日本千宗萬廟,只有這里的寺紋是雙紋。進寺禮佛,方知“總本山”三字何等契闊。僧房鱗次櫛比,庭院深深,白沙云海,石龍隱沒,龍安寺的虎渡兒與這里的石庭根本不是同一種風格。140多塊精心挑選的花崗巖,有心無意地散落在粒粒如玉的白沙間,化作兩條蟠龍。你若不動,龍則靜付云海;你若移步,龍則遨游九天??吹镁昧怂朴兴颍瑓s又覺得懵懂,想來真正的禪意誠如那云中之龍,看得真切了反而又覺虛幻了。

      裹緊衣服才發(fā)覺手腳已冰涼,山上的氣溫比山下低了不止七八度,再看下去只怕禪意沒參透,自己先凍透了。好在寺內頗貼心地備了熱茶素點,圍爐飲茶,佛前自在。自知是個沒有慧根的俗物,卻偏愛佛燈香花的味道。真言也罷,凈土也好,我只愛那拈花一指,葉中菩提。

      云壓得越來越低,光線暗到不得不調整ISO才能準確對焦。急火火地趕到壇場伽藍,看到了48米高的高野山象征——根本大塔,鮮艷的丹紅讓我錯愕,想來是新翻修過的。倒是周邊的不動堂,金堂、綠苔拂頂,茅蕗加身,很有幾分千年古寺的風貌,畢竟這里才是高野山真言宗最初的道場。虔心禮佛,轉塔誦經(jīng),想是感應了天地,瓢潑大雨傾盆而下,雨中觀寺廊燈影搖曳,風中聽塔側風鈴叮當,本應愜意地享受。唯有一點,雨實在是太大了。想起以前看介紹,據(jù)說日本開國后有不少肉食多毛的“異人”(其實就是外國人)也曾上高野山玩耍,法術高強的高野圣僧們就會呼風喚雨,讓高野山下起暴雨,洗刷掉異人帶來的污穢。想起頭晚的蝦蝦蟹蟹、鮑魚河豚,我不禁因這個傳說頃刻萬緒。

      終于憑著一把小傘逃回了赤松院,來不及用膳,先泡了個澡。晚上訂了寺廟有名的“高野山精進料理”。所謂精進料理就是素齋,沒有一絲葷腥,憑著食材的新鮮和制作的精細而成為日本特色料理之一。僧人引著我倆進了一個和式房間,屏風上3只猛虎威風凜凜。餐已擺好,連筷子都已被加持,正襟危坐,想起先人的教誨,一餐一飯皆修行,于是正兒八經(jīng),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

      結果不到一分鐘,我們就堅持不住了。先是從腳麻開始,接著就是同伴互相慫恿,拿出手機自拍,拍完自己,再給齋飯“開光”。忙了一溜夠,姿態(tài)已從正坐改為半躺。看著身邊一位獨來的大姐始終一絲不茍地正坐,默默地一口一口吃掉面前的每份食物,由衷欽佩的同時,不由感嘆自己確實達不到如此境界。endprint

      齋飯的味道還是很不錯的,因為我記得那晚我吃了3碗米飯。晚上早早入睡,因為第二天早上7點還要參加寺廟的早課。事實上早課是6點開始,我們當時接到的通知有誤。

      還好早飯時間沒有錯過。進了屋子,就看見一群老外排排坐,盤腿吃著米飯,喝著醬湯,估計是都沒睡醒的緣故,飯?zhí)酶裢獍察o。靜默地用過早飯后整理行囊,郁悶地出門上車,聽到對面熊谷寺早課的鐘聲剛好敲響。雪中肅立,僧人鏗鏘有力的誦經(jīng)抑揚頓挫甚為悅耳。

      奧之院是離開高野山前的最后一站。這里有真言宗開山始祖空海大師的靈廟和20萬座大大小小的供養(yǎng)塔。對20萬座供養(yǎng)塔的數(shù)字本無概念,身臨其境才知密密麻麻的布局多么震撼。因空海臨終曾留遺誓,56億年后將隨彌勒佛下界拯救眾生,因此這些供養(yǎng)塔成了極樂凈土的“期房”。以織田信長(這位綽號“六天魔王”的佛敵曾一度攻打高野山,屠殺1300多名高野山僧人,最終還是分骨此地)為首的大批戰(zhàn)國大名自知作孽深重,搶著在這里置辦不動產(chǎn)。武田信玄父子、上杉謙信、明智光秀、石田三成、德川家康父子、伊達政宗、島津義弘,這些前世的冤家們轟轟烈烈打了一輩子,死了卻“毗鄰而居”。

      除了這些歷史人物,2公里長的參道兩邊各大知名公司的集體慰靈碑也頗奪人眼球:松下電器、島津制藥、日產(chǎn),最高調的要數(shù)上島咖啡,咖啡品牌立于森森然的林中墓道中,想來眾靈們有了休閑去處。

      從一之橋開始的墓道到中之橋告了一個段落,至此為止是墓區(qū)。跨過中之橋就是空海的靈廟了,這里被稱為圣域,禁止拍照。據(jù)說每一座橋梁都代表著連接他界的媒介,跨過一之橋我們到了死域,而跨過中之橋我們則踏上了極樂凈土,短短一個小時便經(jīng)歷了一次永生的輪回??蘸5撵`廟不大,地下卻別有洞天,這里供奉著信徒們不計其數(shù)的奉燈,每一盞燈的光微弱如豆,若千萬盞匯聚一處便是永世的光明。回到“人間”望向那亂石群塔搭建的異樣空間,線條漸漸模糊成赭石色和苔綠色的大片色塊,粉雪飄落其上,把一切化作透明的冰柱,而那冰柱自將消于無形。

      熊野古道的脈動

      到達熊野本宮大社停車場時,時針指向2點,必須趕上2點20分去往發(fā)心門王子的末班公交車,因為這樣才能在天黑之前穿過著名的8公里熊野古道,踏出參覲熊野三山的第一步。20分鐘的富余時間,剛好夠我們在便利店午餐,并參觀日本第一大鳥居——大齋原鳥居。

      熊野信仰比高野山信仰還要古老。原住民們在這里以伐木狩獵為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巨木崇拜”。6世紀開始,隨著佛教的傳入和山岳佛教的傳播,一群在山中苦修的“圣人”(日文稱之為“山伏”)看中了這片風水寶地,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自虐”活動……熊野三山分別指的是供奉素盞明尊的本宮大社、供奉伊奘諾男神的速玉大社和供奉伊奘冉女神的那智大社,這3位神仙的關系簡單來說就是關系不和的一家三口。因山伏多是佛教信徒,神佛習合在這里開出了第一支鮮艷花朵。三山大社又分別兼任了彌勒道場、藥師佛道場和千手觀音道場的職責。神佛習合是指日本神和佛教佛陀之間的化身關系。佛到了日本就會化身成日本的神,而日本的神也可以以佛的姿態(tài)出現(xiàn)。這種無原則的融合實在有些牽強,偏偏日本人還追求細節(jié),特意把伊奘冉女神對應成同樣女身的觀音菩薩。

      熊野特殊的自然和人文環(huán)境,創(chuàng)造出一種無論男女、貴賤,信與不信,眾生入我境皆得解脫的氛圍,自古以來朝圣者不計其數(shù)。日語中“蟻の熊野詣(螞蟻的熊野參拜)”一詞形容排隊參拜熊野的人群如螞蟻密密麻麻布滿古道。熊野古道共6支,分別為紀伊、伊勢、大峰、大邊、中邊、小邊。這些古道呈網(wǎng)狀分布,很有些條條大路通羅馬的架勢。如今最原汁原味且保留下來供游客體驗的是從發(fā)心門王子到本宮大社的中邊路。

      我的古道探幽即將開始。起點處靜心拜謁,心想著發(fā)心、修行、等覺、妙覺這4門修行斷不適合我這浮躁的性子,但發(fā)個向善的心還是可以做到的,帶著這顆善心,我的腳步踏上了那條千年來無數(shù)人涉足過的林道。從發(fā)心門到水吞的道路相對好走,大部分是公路,間或還能穿過一個個小鎮(zhèn)。樹林像是質地細密的紗簾,把陽光濾得柔柔的,灑在前行的道路上,就在你走得昏昏欲睡的時候,刷的一下子,樹簾撤去,眼前則是藍天白云,青山小鎮(zhèn)的田野風貌,讓人精神抖擻。

      過了水吞王子,兩側的樹木頗有威勢地壓了過來,將前行的道路擠壓成一條細線。人行走在那條細線上,再也沒有了別的想法,因為這里只有形態(tài)單一的樹,深一腳淺一腳地行走其中,枯燥單調,與此同時頭腦卻異常活躍。地上散落的松核野果就像是五線譜上快活的符點,我撿拾著,蹦跳著前行,想象所謂的人生樂章怕就是這個含義。遺憾的是這種想像實在過于耗費體力,最終被我放棄。

      接下來路上縱橫交錯的根莖接過了思考的接力棒。我蹲下身仔細望著它們,驚訝于它們呈現(xiàn)的美麗姿態(tài)。而那深入土下的部分如何延展幻化才是我真正癡迷的。喜歡樹,也許正是因為它和大自然緊密連接。站起身看著眼前縱深遠方的熊野古道,雖細小蜿蜒卻與那些盤根錯節(jié)的根莖于無限遠處完美契合。一瞬間發(fā)現(xiàn)自己竟行走在大自然的血脈中,回到了原始的狀態(tài)。深深地呼吸,終于明白了為何日本人叫這里“甦りの道(復蘇之路)”。

      到達拜伏王子的時候有一個大坡,爬上去看到自己剛剛曾贊服不已的日本第一大鳥居,已然變成了火柴棍兒大小。大小、多少、形態(tài)取決于你所站的位置以及高度,我想人們在這里拜伏的絕不是那個山下的鳥居,而是色空兩忘的亙古真理。走完最后一段拜伏王子到拔戶王子的古道,和我們一同前行的一個女孩的腳已經(jīng)磨出了血泡,3個小時的山路,耳邊回響著古道的脈動,一瞬間覺得三山皆可不拜,因為我想要的已經(jīng)得到了。

      終于到了熊野三山之一的本宮大社,心情平靜,沒有愿望達成時的欣喜若狂,也許平靜是神給我們最好的恩賜。神社建筑中規(guī)中矩,完全符合修驗道神社的規(guī)制,依山而建,融于自然。粗大的連注繩彰顯著素盞明尊的神力,皇室的家徽記錄著各天皇參拜的次數(shù):白河天皇12次、鳥羽天皇23次、后白河天皇34次、后鳥羽天皇29次……日本皇室對熊野無限癡迷。畢竟那時候的人們深信這里是凈土的入口,每一次參拜便是獲得一次永生。endprint

      匆匆離開這里,因為還要趕50公里的夜路才能到今晚我們入住的浦島酒店。學日語的人都應該知道浦島太郎的故事。一個勇敢少年拯救了被霸凌的烏龜,烏龜感恩,帶他去了龍宮。少年在龍宮得到了龍女的青睞,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然而少年想念家鄉(xiāng),最終離開了愛妻?;氐焦释涟l(fā)現(xiàn)物是人非,悲傷少年打開龍女贈予的寶盒,于是變成了白發(fā)蒼蒼的老頭……如此包含英雄探險、魔幻穿越、文藝愛情、人生感悟、恐怖玄疑、黑色幽默的題材竟沒有被好萊塢看中,實在是未解之謎。今晚我們下榻之地就是這個故事的起源地——那智浦。當然下榻此地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這里有日本最著名的巖窟溫泉——忘歸洞。

      停好車后,我們換乘酒店的接駁車到碼頭,再換船上島,繁瑣卻井然有序。因為島上只有這家飯店,更準確地說,這個飯店就是這個島。飯店大如龍宮,分5個區(qū)域,每個區(qū)域都有特色的溫泉可以享受。對于奔波一天的我們來說,再沒有比泡溫泉更舒適的事情了。趴在洞窟被溫泉水泡得滑溜溜的天然巖石上,一邊聽著洞外海水拍打礁石的轟鳴,一邊感受著熱力從每個毛孔滲透到身體里,白蒙蒙的水氣散逸在空氣中,多么美好的一天!

      清晨,拉開窗簾,眼前的景色更加迷人。低空盤旋的鷹正準備享用早膳,而我則第一次用24-70鏡頭拍攝到飛鳥。想著就此要離別龍宮,同伴互相叮囑今天千萬不要打開任何盒子或盒子狀的物件,以免歷史悲劇重現(xiàn)??珊髞磙D念一想,萬一發(fā)生意外,我們要去的速玉大社和那智大社仍有起死回生之功效,心下頓時釋然了。

      速玉大社的大梛君

      熊野三山呈三角狀分布,間距都在20公里左右,從那智勝浦驅車30分鐘左右到達了位于新宮市區(qū)的熊野速玉大社。三社中只有這里不依山傍水,完全沒有修驗道神社的原始氣息,完全是城市神社那抹熟悉的丹紅。這里供奉的主神是速玉大神,也就是創(chuàng)世男神——伊奘諾命,他的妻子伊奘冉命作為側神陪伴左右。也許是審美疲勞的緣故,我的注意力再也集中不到那高大莊嚴的建筑和神社營造的神圣氣氛中,反而是神社的一對石獅子看得我饒有興味,不僅能給大神站崗,而且憨態(tài)可掬。

      神社境內一棵幾十米高的參天大梛樹據(jù)說已有千年,是日本第一大梛。我的巨樹情結再次被喚醒,抬頭瞻仰許久。不知為何,每次看到這種擎天巨木都會覺得通體舒暢。同行的女孩在大梛樹腳下求了個簽,簽子做成梛葉的樣子,極為精巧。因今天還要趕在晚上7點前回京都還車,不敢過多停留,就此離開。

      那智大社的飛龍

      從速玉大社到那智大社要走一段回頭路,車停在那智瀑布的停車場,參觀完日本第一瀑布那智瀑布后,沿著參道可以直接上到那智大社。因前幾日的降雨,我對落差133米的日本第一瀑頗有期待。而景在眼前的那一刻,唯有和同伴相視一笑了。小白龍線條婀娜纖細,美不勝收。中國有條大黃龍,比它更壯闊,一瀉千里,氣勢磅礴。這兩條瀑布,一條秀麗,一條雄壯,各有風格,平分秋色。

      從這里通往那智大社的參道也叫熊野古道,長度不如中邊道,道旁的景致卻似乎更勝一籌。道的頂端有座紅色巨塔,視野內“那智白龍”一線飛天,紅白相襯,仿若已入仙境。青岸渡寺與那智大社比鄰而居,近得不分彼此,這也是神佛習合了的緣故。

      第一次在神社看到香爐,不過佛香換成了薪火?;鹈缥鑴樱q如巫女的神樂舞。

      歸途

      實在不想再經(jīng)過那“十八盤,錦連環(huán)”的高野山路,于是繞路白浜沿海道路回京都。沿著本州島的最南端一路飛馳,看海水蔚藍、無邊無涯的伸展開來。十幾座橋墩一樣的巨石一字排開,探入海中,頗為壯觀。車子里各種帶著海風味道的勁歌循環(huán)播放,手指歡快地跟著節(jié)拍敲打著方向盤,一切都預示著本次歡樂的旅行圓滿結束。endprint

      猜你喜歡
      大社伊勢神社
      大社的“無限創(chuàng)作場”
      海峽旅游(2022年4期)2022-07-19 09:36:18
      賣文創(chuàng)
      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及其社會功能探賾
      作品三
      絲路藝術(2018年12期)2018-12-12 08:20:28
      從敦煌本看日本猿投神社藏舊抄《文選》的版本
      敦煌研究(2018年4期)2018-11-10 03:04:54
      猿投神社的漢籍
      探訪G7舉辦地日本伊勢志摩
      日本神社
      Coco薇(2015年12期)2015-12-10 03:21:50
      大提琴之樹
      “大社”聯(lián)小社: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小規(guī)模乳業(yè)合作社的未來探討
      祁阳县| 山西省| 普宁市| 太谷县| 策勒县| 油尖旺区| 泰和县| 珲春市| 博湖县| 建阳市| 瑞丽市| 罗江县| 屏东市| 九江市| 乃东县| 牙克石市| 高唐县| 高安市| 蒲江县| 桦甸市| 石台县| 祁东县| 通城县| 都昌县| 岑溪市| 讷河市| 金阳县| 习水县| 稻城县| 贺州市| 天长市| 广德县| 年辖:市辖区| 靖边县| 贡觉县| 大埔县| 康保县| 日土县| 韶关市| 尼勒克县| 壤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