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惠芳
摘 要:作為小學教學中的科目,語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這個科目的學習不僅僅能夠為我們平時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也能夠為我們學習其他課程做一定的準備。語文作為一門非常廣泛的課程,僅僅局限于課堂的教學,或者僅僅還是使用課堂上之前的固定教學模式,肯定是無法培養(yǎng)出更加優(yōu)秀的人才。作為教學模式的一種嘗試,將微課引入到小學語文教學中,對于小學語文的效率提高有著很大的作用。在本文,我們對如何將微課運用到小學語文的教學中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微課;小學語文;運用策略
1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經歷了一個飛速發(fā)展的時期,時代的發(fā)展使得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對于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作為人才培養(yǎng)最基本的手段,教育必然需要進行相應的改革才能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要,才能夠培養(yǎng)出能夠滿足社會需求的人才。作為整個教育的起步階段,小學教育雖然比較簡單,但是能夠為整個教學的進行提供很好的基礎。特別是小學科目中的語文課程,不僅僅對于學生的閱讀能力有著很大的提高,也能夠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對漢語的認可程度,提高自己的漢語水平。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也能夠為學生學習其他課程提供有利的促進作用。但是目前來說,小學課堂的教學效率相對較低,而且教學成果與之前相比也沒有太多的進步,而這與社會的快速進步的速度是不符合的。所以提高學生在小學語文課堂的效率以及增加他們對語文知識的儲備量,需要更進一步的進行一定的改革,雖然這改革一直在推進。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為語文教學的改革打開了一道門。學生在學習語文的課程的時候借助微課,使得學習不再僅僅局限于課堂,也使得課堂的教學更加的生動活潑,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下文,筆者基于對微課的認識,詳細的探討了如何將微課運用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希望能夠為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鑒。
2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2.1在提煉學法中鞏固課堂教學效果
語文學習的終極目標是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而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又必須在聽說讀寫的語文學習實踐活動中習得。在這些語文學習實踐活動中,形成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就這些方法提煉而成的微課,能很好發(fā)揮其作為學習資源反復利用的特點,成為課堂教學的一種補充形式,實現鞏固課堂教學效果的作用。微課,多是圍繞一個知識點或方法要領進行設計開發(fā),這類微課在當前的語文學習中運用最為普遍與成熟,利用這些微課能很好地幫助學生在課后或階段性學習之后進行鞏固性學習。在語文學習中,由于語文知識的龐大性,很多時候會將自己所學的東西忘得很快。語文學習還有兩個特點,一是漢字非常容易混淆,二是所學的知識也有很多地方難懂。這些特點都能夠通過微課來進行解決。因為很多微課課堂都是通過提煉一點知識點來進行講解來使得學生加深對某個知識點的理解。比如,之前有上過一門課程,就是教學生進行字典的查詢。在課堂上進行講解的時候,學生們學的都非常的認真,而且掌握的都確實非常快,對于老師當堂布置的漢字的查閱都能夠很快的完成。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后,老師發(fā)現有一部分學生在進行字典查閱的時候犯了很多的錯誤,問學生原因,學生們回答說是因為時間久了有些步驟忘記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筆者針對某一個字進行了微課的錄制,整個視頻中對如何進行字典的查詢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對其中的一些易出錯的地方也進行了重點強調。錄制完成之后,將這個視頻發(fā)給學生,學生在課后也能進行課程的學習。后期進行檢驗,發(fā)現學生對字典查閱的掌握確實有了很大的提升。
2.2在穿插運用中優(yōu)化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
在一般情況下,微課的特點主要表現為內容集中、短小精辟以及學習自由等,需要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按照教學的要求和標準,實行靈活的微課應用和穿插,將課堂的環(huán)節(jié)盡量做到優(yōu)化的效果,以此來達到微課課堂的一種助力作用,在靈活應用中使得課堂變得更加豐富有內涵。
2.2.1激發(fā)興趣,做好鋪墊
人們常說要做好一件事情,做好開頭就等于完成了一半效果,所以,在教學中對課堂的開端進行導入是整堂課中的一項重要環(huán)節(jié)。例如,在三年級的教學中,某老師需要對學生進行人物描寫的作文進行訓練,在課程結束后批改作業(yè)時發(fā)現,大部分的學生對于人物描寫的特征抓得不準確,特別是對于人物的外貌描寫方面,面對這個問題,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就需要引起重視和思考,習作中學生普遍對人物的特征感受不明顯,在接下來的習作修改的工作中要如何做好快速的進入正題,并且得到好的學習效果?該教師特別針對以上出現的問題,尋求出了微課的解決辦法,主要針對人物外貌的特點進行訓練。微課在導入的時候用語文老師為例子,將教師本身的特點進行描述,使學生有具體形象的認識,同時,分別將四位老師的外貌特點進行描述,放出圖片讓學生進行對號入座,使學生在經典片段中可以準確地找出各位老師的特點。通過對圖片和視頻的觀看,讓學生在輕松活躍的氣氛中進行學習,在趣味十足的氛圍中,引用直觀的形象讓學生進行清晰的認識,可以讓學生在習作中找到好的描述方法,將以往的問題進行解決,同時,還可以讓課堂接下來的環(huán)節(jié)有了很好的鋪墊,教師更容易進行下一步的教學活動。
2.2.2突破重點,省時高效
語文課堂與其他課堂有很大的不同,不僅需要對語言進行學習,還需要學生對課堂內容進行深入了解,對于許多學生來說,針對語文課堂中的理解問題有著較大的困難,同時,教師的描述有些同學并不能完全能夠理解,針對這種情況,就需要教師運用微課對課堂的重點內容進行突破,使課堂可以順利的進行,為學生理解課堂內容打好基礎。比如,在進行五年級的《飲湖上初晴后雨》這一篇古詩詞的學習時,就需要對里面的詩句進行很好的理解,需要學生去深入體會其中的涵義,特別是將詩人描述的西湖比作西子其中的寓意進行理解,將其中精妙以及貼切的比喻用法進行深刻的學習和理解。教師在帶動學生對詩歌進行通讀之后,要將比喻中兩者的涵義進行講述,讓學生有一定的了解和感悟,之后,將西湖西子的微課視頻進行播放,讓學生通過視頻可以直觀的了解到物和人之間的聯系,體會到想象與現實之間神韻合離,對其中比喻的精妙更加深入的加深理解。在兩分鐘的短視頻中,內容呈現的較為全面,將畫面感引入學生的眼前,在欣賞其中意境的同時,還可以對學習中的問題進行解決,微課使課程中需要表現的情感與詩歌進行融合,可以讓學生對詩歌領悟得更加深刻,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和效果。endprint
2.2.3小結提升,精煉簡潔
由于在教學中進行結課的方法多種多樣,不同的方法表達出來的方法有不一樣的效果,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利用微課的方法來進行結合,呈現出來的效果也不錯。比如,在進行五年級《我喜歡》這篇散文的教學時,教師引導學生對課文的語言特色以及美好情感進行體會和理解之后,老師以欣賞散文形散神聚的特色為主題的微課進行結尾,從不同的方面對課文進行分析,不僅可以讓學生在微課中對課文的認識進行提升,還可以起到好的教學效果。
2.3在反思改進中補救課堂教學缺失
面對課堂教學中出現的難點,需要對不同的學生進行引導和講解,然而,教師在課堂中進行引導和講解時也不容易面面俱到,會在不同程度的對學生的效果產生影響。在教學中進行微課可以使課程的資源進行完善,可以起到一個課后的補救作用。比如在五年級《獻你一束花》一課教學過程中,需要對課文中的插敘部分進行重點強調,學生在第一次接觸到倒敘的手法時,需要教師對該手法的內容進行詳細的講解,讓學生可以很明白的了解到插敘的作用和效果,在課程之后教師需要進行反思,針對課堂中出現的教學失誤以及知識梳理進行總結,再次開展描述該課文教學重點的微課,將插敘的情節(jié)和各個程序進行很好的描述,同時,對課文中出現的問題對學生進行提問,給予學生積極的引導,在實際的文章梳理中對微課進行合理科學的表達,在教學目標上使其自身的思路更加清晰,將課文的主題和重點完整的傳達給學生。
實際的課程中可以利用微課的教學手段和形式對其進行鋪墊和補救,作為教師,在每節(jié)課進行之后,針對課程的教學目標和重點以及微課所實施的狀況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此來對反省后的課程教學提供更有效的教學基礎和經驗。在可能出現千變萬化的課堂之中,面對不同類型的學生,作為一名語文老師,需要對其課堂進行不斷的完善總結,以此來促進學生和自身的發(fā)展,通過反思和微課的補救,可以對學生的課堂以及學習更加負責,有目標有重點的完成教學任務,將微課很好的應用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之中。
3結語
綜合我們上面具體的描述,雖然筆者所講述的方法和策略比較少,但是這些經驗都是經歷過實踐考驗的,都是筆者自己教學進行嘗試的一些經驗。孩子是祖國的未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對于知識的需求越來越高,對于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作為教育從業(yè)者,要結合社會的實際,給予學生更加靈活和生動的課程體驗。微課作為高科技發(fā)展的一種產物,對學生知識的開闊以及教學課堂效率的提高有著非常顯著的作用。希望本文的闡述能夠為教育行業(yè)的從業(yè)者提供一定的實踐經驗,進而能夠為我國教育行業(yè)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王薇.微課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中華少年,2017(01).
[2]張志玉.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思路[J].考試周刊,2014(02).
[3]楊華賢.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才智,2015(10).
[4]孫秀艷.探析微課在小學語文詩歌鑒賞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小學),2014(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