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沒一撇
南宋理學家朱熹在《與劉子澄書》中云:“今日因看《大學》,見得此意甚分明。圣賢已是八字打開了,但人自不領(lǐng)會,卻向外狂走耳?!币馑际钦f《大學》里已經(jīng)表明:通向圣賢的大門早已打開,可是人們并不理會,不但不心安理得地踏進門內(nèi),反而朝外大步走去。
“八”字的結(jié)構(gòu)形似兩扇門,朱熹在此以“八”喻門是十分形象的。之后的“八字打開”成語,即指將門敞開?!鞍俗譀]一撇”,即是沒有門。我們口頭常說的“沒門兒”“沒門路可走”,若追根溯源,則皆出于此。
(摘自《課外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