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聽說過民國時期上海灘“包身工”的故事,包身工吃住在工廠,吃的是稀粥,穿的是破衣裳,睡的是暗無天日的宿舍,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我們有許多的熱血青年一看到這個現(xiàn)象,就得出這個結(jié)論:資本家壞,資本是罪惡的根源。
然而這樣看問題,就只看到了問題的表象,沒有看到問題的本質(zhì)。
你說資本家壞,你說資本罪惡,你殺了資本家,趕走了資本,那么包身工就會好嗎?不會。你殺了資本家,你趕走了資本,包身工就只有餓死一條路。
是餓死好?還是當包身工好?
那么包身工的現(xiàn)象,它的本質(zhì)是什么呢?其實簡單得很,包身工的本質(zhì)就是:舊上海的勞動力,供過于求。
工廠的工作機會太少,但是吃不飽飯、到城里找工作的人太多,勞動力嚴重供過于求,怎么辦?供過于求,價格下跌。所以你的待遇就差。什么喝稀粥、睡暗房、穿破衣,這些就是工資待遇差,一句話,你嫌苦不干,外面還有人等著進來干。
勞動力供過于求,這,才是包身工現(xiàn)象的深層次本質(zhì)。
那么,怎么解決呢?增加需求。怎樣增加需求?大力招商引資。資本多了,工作機會就多了,工作機會多了,雇主就會形成競爭,競爭迫使雇主提高待遇。
換句話說,舊上海灘之所以有包身工,不是因為上海灘有資本、有資本家,恰恰相反,那是因為上海灘的資本還不夠多、資本家還不夠多。
再舉一個房地產(chǎn)的例子。我們在飯桌上談到一線城市的房價高,有許多人往往會給出這樣的解釋:政府拍賣土地,土地的出讓金很高,或者直截了當?shù)卣f,是地價貴,所以一線城市的房價高。
是這樣嗎?不是這樣。
說一線城市的房價貴,是因為開發(fā)商從政府拿到的土地價格高,所以建的房子自然貴,這樣看問題,就只看到了問題的表象,而沒有看到問題的本質(zhì)。
要證偽這個看法,其實很簡單:假如我在上海浦東有一塊地,我免費送給你,一分錢不要,你拿到這塊土地,建了一棟商品房,請問,你的房子賣什么價?
答案是:浦東市場價。
你不會因為你免費拿到了土地,你的房子就賣得便宜,你是商人,商人的本質(zhì)是:能賣10萬,你絕對不會賣8萬。
同理,就算你免費從政府手中拿到深圳福田的一塊地,你建起房子,房價還是市場價,還是那么貴。
換句話說,根本不是因為土地貴,所以一線城市的房價高;而是因為一線城市的房價高,所以土地貴。
那么為什么一線城市的房價高呢?因為它們是一線城市,它們是一個正在騰飛中的大國的第一線城市,所有的資源都往這邊涌,所有的人才都往這邊跑,所有的資本都往這邊靠,所有的財富都往這里投資,你說,這一線城市的房價,它能不高嗎?全世界所有富裕國家的一線城市,哪個房價不高?一個都沒有。
(摘自“馮學榮讀史”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