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選云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河南 南陽 473000)
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對變應性鼻炎的療效觀察
楚選云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河南 南陽 473000)
目的探討變應性鼻炎采用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治療的療效。方法選取200例于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間我院接收的變應性鼻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給予1%麻黃素滴液滴鼻,n=100)與觀察組(給予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治療,n=100),觀察療效。結果觀察組較對照組臨床有效率顯著要高(P<0.05);治療后,觀察組體征評分、癥狀評分較治療前顯著改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IL-4水平均下降,IFN-γ均上升,而觀察組變化更為顯著(P<0.05)。結論變應性鼻炎采用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治療,療效顯著,具有推廣價值。
療效;變應性鼻炎;糠酸莫米松
變應性鼻炎(AR)是鼻黏膜慢性炎癥疾病,臨床表現(xiàn)為鼻癢、噴嚏、鼻黏膜腫脹、鼻分泌亢進等,其發(fā)病率約為10%~25%,近年來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其能引起支氣管哮喘、變應性鼻竇炎、分泌性中耳炎等并發(fā)癥,且AR常反復發(fā)作,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及工作[1]。為此,本研究探討變應性鼻炎采用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治療的療效情況,現(xiàn)作以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例于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間我院接收的變應性鼻炎患者,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耳鼻喉科分會制定AR診斷標準[2],患者治療前未使用白三烯受體阻滯劑、糖皮質激素、抗組胺藥,無惡性腫瘤、免疫缺陷疾病、風濕性免疫性疾病及支氣管哮喘等疾病。將入選者隨機分為對照組(n=100)與觀察組(n=100)。觀察組中,女49例,男51例;年齡15~78歲,平均(40.5±3.8)歲;病程1~28年,平均(10.8±2.3)年。對照組中,女48例,男52例;年齡16~79歲,平均(41.2±3.5)歲;病程1~27年,平均(10.9±2.1)年。在病程、年齡、性別等資料上,兩組變應性鼻炎患者比較無明顯差異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1%麻黃素滴液滴鼻,每側鼻孔滴2滴,2次/d。觀察組以Schering-Plough Labo N.V.生產的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批號:H20140100)治療,每側鼻孔2撳,2次/d。兩組均給予2周的治療。
1.3 觀察指標
根據(jù)《實用耳鼻咽喉科學》[3]對鼻內鏡下體征及噴嚏、鼻塞、鼻癢等癥狀積分進行評價,其中每天流涕次數(shù)不低于5次,1次打噴嚏連續(xù)3~5個,吸氣時有鼻塞感覺,偶有鼻癢癥狀可分別記為1分;每天流涕次數(shù)6~9次,打噴嚏連續(xù)6~10個,間歇性鼻塞,有蟻行感鼻癢癥狀,分別記為2分;每天流涕次數(shù)不低于10次,1次打噴嚏連續(xù)不低于11個,幾乎均用口呼吸,蟻行感鼻癢癥狀嚴重,可分別記為3分。鼻炎體征計分:鼻甲輕度腫脹,且僅見于中鼻甲、鼻中隔上,計1分;鼻甲中度腫脹,下鼻甲和鼻底或中鼻甲緊挨,下鼻甲和鼻中隔或鼻底存在小間隙,計2分;重度腫脹,下鼻甲和鼻底或中鼻甲緊挨,中鼻甲或鼻中隔無間隙,計3分。將各項癥狀積分相加即為癥狀、體征總分。療效評價[3]:治療后,癥狀、體征總分下降不低于66%為顯效;治療后,患者癥狀、體征總分下降26%~65%為有效;治療后總分下降≦25%為無效??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觀察兩組用藥期間的不良反應情況。
觀察兩組血漿IFN-γ和IL-4水平治療前后的差異。兩組均采用雙抗體夾心酶聯(lián)免疫法檢測,由深圳晶美生物有限公司提供試劑盒。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2.1 兩組療效情況比較
觀察組較對照組臨床總有效率顯著要高(P<0.05),見表1。
表1 臨床療效組間比較(n=100)
2.2 兩組患者體征及癥狀評分治療前后變化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體征評分、癥狀評分較治療前顯著改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體征評分及臨床癥狀評分治療前后變化組間比較
2.3 兩組細胞因子水平變化的比較
治療后,兩組IL-4水平均下降,IFN-γ均上升,而觀察組變化更為顯著(P<0.05),見表3。
表3 兩組細胞因子水平變化組間比較
2.4 兩組不良反應情況的比較
兩組治療期間出現(xiàn)鼻腔干燥感、頭暈等癥狀,均較為輕微,未給予特殊處理逐漸自行消失。而觀察組較對照組不良反應率顯著要低(P<0.05),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n=100)
AR為鼻黏膜慢性反應疾病,病情遷延難愈,容易復發(fā)。目前臨床對其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隨著分子免疫學的進展,有研究指出[4-5],在AR發(fā)病過程中,Th1/Th2細胞因子比例失衡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隨著Th1細胞逐漸向Th2細胞漂移,從而使炎癥反應啟動,使炎癥細胞,如肥大細胞向鼻黏膜遷延和聚集發(fā)生脫顆粒作用,導致神經(jīng)肽、組胺、前列腺素、白三烯類等炎癥介質大量釋放,引起AR的發(fā)生。臨床治療此類患者多給予藥物治療,常用藥物為H1受體拮抗劑和局部糖皮質激素,可有效緩解病人臨床癥狀,但其往往不能有效改善遲發(fā)的炎性反應。而皮質類固醇激素在防治AR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能夠使患者血管通透性顯著降低,緩解腺體在膽堿能刺激下產生的反應,抑制炎癥介質及細胞因子產生,從而阻止炎性細胞浸潤??匪崮姿杀菄婌F劑是常用鼻用糖皮質激素,可直接作用于鼻黏膜上,具有較高的受體親和力,可迅速清除炎性反應介質,療效顯著。其通過結合靶細胞胞質中糖皮質激素受體而產生明顯的抗炎效果??匪崮姿煽梢种蒲装Y細胞向鼻粘膜遷延和聚集,抑制炎癥介質及細胞因子的釋放,迅速緩解AR患者的癥狀。且其直接作用于炎癥部位,局部副作用少,在治療期間不會引起明顯不良反應。左可軍等[6]研究指出,對AR患者采用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治療可取得顯著療效,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較對照組患者臨床有效率顯著要高(P<0.05);同時,治療后,觀察組體征評分、癥狀評分較治療前顯著改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可見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治療療效顯著,同時,觀察組較對照組不良反應率顯著要低(P<0.05),可見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治療安全性較高。此外,治療后,兩組IL-4水平均下降,IFN-γ均上升,而觀察組變化更為顯著(P<0.05),而IL-4和IFN-γ是Th1和Th2淋巴細胞的代表性細胞因子,表明糠酸莫米松能糾正患者Th1/Th2細胞因子失衡狀況,從而減輕炎癥反應。
綜上所述,AR采用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治療,療效顯著,具有推廣價值。
[1]潘成軍,林華.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聯(lián)合孟魯司特治療變應性鼻炎34例[J].中國藥業(yè),2013,22(7):76
[2]中華醫(yī)學會變態(tài)反應學分會.中華醫(yī)學會2013年全國變態(tài)反應學術會議[J].中國醫(y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3,5(8):46
[3]黃選兆,汪吉寶.實用耳鼻咽喉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9:56
[4]劉艷武,張紅英.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聯(lián)合通竅鼻炎顆粒治療變應性鼻炎的療效[J].武警醫(yī)學,2016,27(3):257
[5]侯森.糠酸莫米松聯(lián)合鹽酸氮卓斯汀治療54例變應性鼻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美容醫(yī)學雜志,2011,20(6):77
[6]左可軍,Giyab A.Sail,許庚,等.糠酸莫米松鼻噴劑治療非變應性鼻炎的多中心臨床研究[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0,45(12):982
R765
B
2095-4646(2017)05-0417-03
10.16751/j.cnki.2095-4646.2017.05.0417
2017-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