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惠來
摘 要:“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提出,對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zhì)和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國內(nèi)小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阻礙了學生的發(fā)展。
關鍵詞:英語圖畫書;應用策略;英語核心素養(yǎng)
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閱讀材料單一,忽視學生閱讀習慣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等一些實際問題;小學生中也存在不愛閱讀、不能閱讀、不會閱讀的現(xiàn)象。作為一名一線的小學英語教師,深知閱讀作為語言輸入的一個重要途徑,需要采用多樣化教學方法來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習慣。英語圖畫書為小學生豐富語言輸入提供了較好的途徑和媒介。
一、根據(jù)學生心理特點和認知發(fā)展理論,選擇英語圖畫書的策略
低年級學生選擇直觀性和節(jié)奏性較強的英語圖畫書。節(jié)奏性強的圖畫書主要是指以文字的音效塑造人物、描述情境、表達情感的英語圖畫書,這樣一、二年級的孩子閱讀起來抑揚頓挫、動靜相宜、聲情并茂,兼具畫面感和音樂性。
中年級學生選擇的英語圖畫書更偏重生活性和故事性。英語圖畫書在題材和內(nèi)容上具有多元化的特點,它們創(chuàng)設的故事情境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兼具故事性、知識性和趣味性,有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
高年級學生選擇的英語圖畫書更偏重情感性和社會性。孩子通過閱讀,體會生活中復雜的情感以及不同的社會問題,通過閱讀英語圖畫書找到答案。
二、以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為目標,確定各階段兒童英語圖畫書的應用策略目標
一年級以phonics為抓手,以聽故事和看動畫片為主要手段,從悅聽到悅讀,開展各種閱讀活動;二年級以phonics為抓手,以小組閱讀為主要途徑,以故事表演為主要手段;三年級以小組閱讀和親子閱讀為主要途徑,以故事分享為主要手段開展各種閱讀活動;四年級以家?;雍蛯W生自主活動為主要方式開展各種閱讀活動;五年級以自主閱讀為主要方式開展各種閱讀活動,學生改編英語故事,達到“以讀促寫”的目標;六年級以閱讀經(jīng)典為主要途徑,以自主閱讀為主要方式,鼓勵學生思考與自創(chuàng)故事。
三、通過英語圖畫故事書閱讀教學實踐,探究英語圖畫書課堂閱讀教學,形成相應的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1.充分利用課程資源,將課堂內(nèi)容與課外圖畫書的閱讀有機結(jié)合
上海牛津教材為我們的英語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故事教學線索,每課的story圖文并茂。所以在研究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內(nèi)容,拓展教學情境,將課本故事和課外圖畫書有效結(jié)合。
2.在課堂教學中,有效運用各種閱讀教學方法,激發(fā)孩子閱讀興趣的策略
在課堂上,老師要求學生認真觀察圖片,通過圖片提示了解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和人物心理變化;通過wh-疑問詞的提問,了解故事梗概;在故事閱讀過程中,鼓勵他們對故事結(jié)局進行創(chuàng)編和改編,對故事人物進行評述,這樣學生的思維得到了激發(fā),語言能力和寫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四、根據(jù)各年級的閱讀目標,開展多種多樣的英語圖畫書閱讀交流和推廣活動
1.營造英語閱讀環(huán)境的策略
籌建學校英語閱覽室是營造英語閱讀環(huán)境的一種策略。英語閱覽室圖書可以由全校的同學捐助成立,英語老師整理;也可以根據(jù)教學需要進行英語圖書采購。這樣既拓寬了學生的閱讀渠道,也傳承了一種閱讀習慣。
2.英語閱讀活動的推進策略
每個學期,英語老師會根據(jù)閱讀需要,各班級共購圖書資源,有計劃地進行圖書漂流活動,先在本班按小組進行,接著再在本班進行,最后分年級進行漂流。
3.親子閱讀活動的實施策略
在親子閱讀活動中,“故事媽媽進課堂”是親子閱讀活動的典型代表。英語老師根據(jù)閱讀主題,每班每個學期都會選擇兩到三個“故事媽媽”,由“故事媽媽”和孩子一起給全班同學講英語故事。
4.英語閱讀活動的推廣策略
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分年級開展英語閱讀活動。一年級開展拼讀和英語童謠比賽活動;二年級開展英語故事表演活動;三、四年級利用班級QQ群、班級微信群及荔枝有聲電臺開展英語閱讀分享和交流活動;五、六年級組織學生開展English Reading Club的活動,讓學生分享閱讀感受和體會。
兒童英語圖畫書的選擇和應用是一個長期系統(tǒng)的工程,它的實踐與實施需要廣大小學英語老師堅持不懈,共同努力,同時有計劃、有目標、系統(tǒng)地開展各項工作!
參考文獻:
[1]Frith U. Beneath the surface of developmental dyslexia. In:K E Patterson,J C Marshall,M Coltheart ed. Surface Dyslexia,Hillsdale NJ:Erlbaum,1985:301-331.
[2]Ho C S-H,Bryant P. Learning to read Chinese beyond logo-graphic phase. Reading Researh Quarterly,1997(32):276-28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