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亞男
摘 要:體育教學改革的方向之一是開放課堂。開放課堂,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促使學生健康、和諧、全面發(fā)展。從內容開放、方法開放、和諧氛圍的構建等幾個方面論述小學體育開放課堂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小學體育;體育教學;開放課堂;實施策略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將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作為體育教學的總目標。開放課堂是新課改下的新型的課堂模式,打破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的框架束縛,使每一個學生主動發(fā)展。筆者立足小學體育教學實踐,談談小學體育構建開放課堂的幾個主要途徑,以期與同仁們共享。
一、尊重學生,構建和諧課堂氛圍
構建和諧的課堂氛圍,核心是營造師生平等的氛圍。師生平等,首先體現(xiàn)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改變高高在上的“師者”形象,少些教師在孩子們心目中的“威嚴”,少些批評和指責,應客觀把握孩子們在體育能力方面存在的弱點,如體育意識不強、體育素質較弱、體育能力較差等,應該承認小學生的體育基礎是“一張白紙”,是一片待墾的肥沃土地。為此,教師應給孩子們營造自主、寬松的氛圍,讓孩子們在和諧的氛圍中,提高體育意識,增強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此外,小學生性格活潑、好動,不論是體育訓練中,還是體育課的課內外,孩子犯錯誤是難免的,對待孩子們的錯誤,教師應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少一些呵斥和批評,給他們認識錯誤、改正錯誤的機會,給他們對體育動作、技術要領把握和領悟的機會,給他們更多的寬容和包容,給他們理解和讓步,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是最好的,這樣,讓孩子們“親其師”,方能“信其道”。
二、有效運用教材,注重教學內容開放
現(xiàn)行體育課程,教學內容簡單、易學、開放。而傳統(tǒng)體育課程,具有封閉性,要求學生機械模仿,簡單重復,活動缺乏創(chuàng)新。
如教學“跨越式跳高”時,對于“過桿技術”的教學,教師嚴格按照“過桿技術”的“四部曲”而進行教學,讓學生嚴格按照四個基本動作而加強訓練。教學中,教師對這些動作嚴格要求,不得有半點的“摻假”和不足,并且,課堂教學是單一的“跨越式跳高”,對于孩子們的創(chuàng)新的跳法,教師采用“禁之”“斷之”的做法,抑制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抑制學生參與的興趣。
新課標指出,體育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提高學生自主鍛煉的意識,教師應善于結合教材內容,并允許學生創(chuàng)新,設計健身運動、趣味性的體育活動等,讓學生融入體育課堂中來,融入體育教學中,既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也對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有用。如“跳高”的教學,讓學生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現(xiàn)象中包含“跳高”的特點,如跳起來摘樹上的果子、翻越障礙物等。
此外,“跨躍式跳高”的重點放在“助跑”“起跳”兩個方面,其中,跑的速度、彈跳是重中之重,對于助跑,僅僅在跳高的課堂上難以實現(xiàn),為了實現(xiàn)快速助跑、提高跑的速度的訓練,教師應結合輔助教材《障礙接力賽》,以比賽的形式,激發(fā)學習興趣,也有利于合作意識的提高。
三、注重方法的多樣化,實現(xiàn)教學方法的開放
開放體育課堂,首先要開放教師的教。如學習上受阻時,應通過提示、啟發(fā),促使學生科學訓練。如“跨越式跳高”的教學時,對于“兩腿依次擺動過桿”這個難點,筆者就設計了“追逐跨越”“助跑三步練習”等游戲,以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引導學生分層次練習,取代了整齊劃一的練習。對于“跳高”的高度的挑戰(zhàn),筆者采用“挑戰(zhàn)自我”的激勵性活動,讓學生每跳一次,刷新自己的記錄,鼓勵學生不斷挑戰(zhàn)自己的高度,樹立不怕困難、知難而進的決心和毅力。
在學法上,筆者采用多樣化的方法,注重學法的指導。如課前的自主練習,如50米跑的教學前,對于起跑的方法,教師可以讓學生課前采用不同的起跑方式體會和感悟50米跑的蹲踞式起跑和站立式起跑的不同,并感悟采用蹲踞式起跑的必要性;課前反復練習跑,體會起跑、加速跑的方法,通過反復的課前鍛煉和反復琢磨,體會什么時候加速更能提高50米跑的成績。這樣的課前自主訓練,實現(xiàn)了自主先學,突出先學后教,也為課堂上的交流打下基礎。
也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訓練的方式和方法、自主選擇訓練的內容。如跳繩和踢毽子的體育課堂上,顯然教學內容就有可選擇性,包含跳繩和踢毽子兩個方面,可以選擇其一,可以兩個都進行訓練,這樣,可以滿足學生的興趣,有利于特長的發(fā)展。
四、融入游戲,增強課堂的趣味性
沒有不喜歡游戲的孩子,體育教學也不例外,體育教學中融入游戲,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氛圍,也可以增強課堂的趣味性。
如“快速跑——站立式起跑”的教學,如果教師一遍遍講解“站立式起跑”的方法,教師采用講授法、學生采用集體練習法等,學生在這樣的訓練方法、指導方法下,學得枯燥、乏味,而如果在熱身環(huán)節(jié)開展熱身活動,選取《七彩陽光》的腹背運動和上下肢的徒手操活動時,開展“聽口令、做動作”的游戲,既可以訓練學生的反應敏捷度以及動作的準確性,也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堂各種訓練的時候,模仿“抗震救災”的情境,讓學生在“虛擬”的情境中,開展各種救護工作,不僅發(fā)展學生的跑、跳的能力,也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更強化學生團結合作、克服困難的意識。
總之,開放課堂,改變傳統(tǒng)的課堂模式,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師生和諧活動,學生積極主動,增強學生主動發(fā)展的動力,促使學生自主鍛煉、陽光運動,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包海丹.開放課堂在體育與健康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9).
[2]夏艷.讓小學體育課堂在開放中走向精彩[J].當代體育科技,2016(23).
[3]龔成樹.新課標下小學體育卓越課堂初探[J].科學咨詢,20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