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 強,侯魯強,位思榮
個案與短篇
介入治療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輸出及輸入袢吻合口狹窄1例
遲 強,侯魯強,位思榮
介入治療;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吻合口;狹窄
患者,男,48歲。半年前因上腹部不適外院行上腹部MRI顯示:胰頭區(qū)占位,伴膽系擴張,考慮胰頭癌可能性大,后在全麻下行胰十二指腸切除術,術后病理顯示:胰腺中分化腺癌,侵及十二指腸黏膜下層,強膽總管,標記膽總管上緣、胰腺切緣十二指腸切緣及胃切緣未見癌浸潤累及。術后行1療程靜脈化療(培美曲塞0.8 g)。
患者主訴近2個月來上腹部疼痛呈持續(xù)性加重,為求進一步治療入筆者所在醫(yī)院,入院后行CT顯示:胰頭區(qū)占位伴十二指腸擴張、肝內膽管擴張(圖1)。上消化道鋇餐示:小腸輸出袢遠端通暢,輸入袢未見顯示 (圖2)。實驗室檢查:總膽紅素113.4 μmol/L、直接膽紅素 100.7 μmol/L、谷丙轉氨酶212.8 U/L、谷草轉氨酶92 U/L。擬診:胰頭癌復發(fā)、梗阻性黃疸、空腸代十二指腸遠端吻合口狹窄。
圖1 胰頭區(qū)占位伴十二指腸擴張、肝內膽管擴張
圖2 小腸輸出袢遠端通暢,輸入袢未見顯示
2016-10-18行經皮肝穿膽管造影+十二指腸造影+引流術。穿刺成功后造影顯示:肝內膽管擴張,膽總管殘端顯影,空腸代十二指腸明顯擴張,遠端狹窄,導絲配合導管未能通過狹窄段,遂置入外引流管(COOK,美國)、尖端位于擴張的腸腔內(圖3),術中引流黑褐色膽汁約200 ml。術后造影顯示:空腸代十二指腸擴張明顯減輕,輸入、輸出袢之間未見造影劑通過(圖4)。2016-10-25再次行經皮肝穿膽管造影+引流管置換術,造影顯示:空腸代十二指腸擴張減輕,遠端吻合口處可見少量造影劑通過。術中反復嘗試、導管成功通過空腸遠端狹窄段,狹窄段纖細、長約6 cm,有明顯外壓征象。后置換內、外引流管(COOK,美國),部分側孔跨越狹窄段尖端位于輸出袢內(圖5)。再次引流7 d后,患者臨床癥狀明顯好轉,各項肝功化驗指標明顯下降。2016-11-03行經皮肝穿膽管造影+支架植入術。術中狹窄段通過順利,送入支架輸送系統(tǒng)(美泰克,韓國),定位準確后釋放,并沿導絲送入球囊擴張導管(麥瑞特,美國),連接壓力泵擴張狹窄段,造影顯示支架通暢,狹窄段擴張良好(圖6),用吸收性明膠海綿條封堵穿刺道,封堵后未見造影劑外溢?,F(xiàn)患者腹痛明顯減輕,實驗室檢查各項指標基本正常。
圖3 空腸代十二指腸擴張明顯,遠端未見造影劑通過
圖4 空腸代十二指腸擴張明顯減輕,輸入、輸出袢之間未見造影劑通過
圖5 內外引流管通過狹窄段,狹窄長約6 cm
圖6 支架釋放成功、膨脹良好
該患者胰頭癌診斷明確,采取在全麻下行胰十二指腸切除術,術中行空腸代十二指腸、膽總管殘端直接吻合至空腸,空腸代十二指腸內大量膽汁潴留,最終導致梗阻性黃疸。胰十二指腸切除術,一般行膽腸吻合、胰腸吻合、胃腸吻合,其常見并發(fā)癥也包括各種術后吻合口的狹窄。但該例患者為術后輸入及輸出袢吻合口狹窄,且胰頭癌復發(fā)無二次手術機會,因膽腸吻合口通暢,為介入手術提供了較好的入路,經分次行經皮肝穿膽管造影+外引流+內外引流+支架植入,最終開通狹窄段。胃腸手術術式多樣,只有充分了解術后的解剖變化,結合影像資料,才能合理的選擇后續(xù)治療方法,緩解患者痛苦。
R619:R735.9
B
10.14172/j.issn1671-4008.2017.09.027
[2017-01-13 收稿,2017-02-11 修回] [本文編輯:董冰媛]
264000山東煙臺,解放軍107醫(yī)院放射科(遲強,侯魯強,位思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