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勇
【摘要】本文以探究高中英語閱讀課教學有效性為目標,從導入、閱讀理解問題設置、討論話題設置等提出了優(yōu)化閱讀課各個環(huán)節(jié)教學設計的有效方法,闡述了提高英語閱讀課教學效率的可行性。
【關鍵詞】閱讀教學 教學環(huán)節(jié) 問題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2-0079-01
在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動下,作為高中英語單元教學重心的閱讀課,得到了廣大教師的足夠重視,在實踐中形成了比較固定而有效的教學模式:熱身—閱讀—鞏固—引申。但由于當前教材總體上難度比較大,篇幅長、詞匯及知識點多,往往難以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完成教學目標。因此,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已成為當前教改的重中之重。
閱讀課經(jīng)常被認為是最容易上但又最難上好的課型,本文嘗試從閱讀課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角度出發(fā),通過對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優(yōu)化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導入要明線與暗線相結合,省時高效。
導入環(huán)節(jié)為閱讀的準備階段,主要激活學生大腦中相關的背景知識,提高閱讀的興趣。教師在warming up部分通過頭腦風暴對相關話題展開討論或者以圖片、圖表、歌曲、視頻等形式引入,可以迅速將學生吸引到課堂上來。但為了避免因信息的繁雜而影響效果,可以采用明線與暗線相結合。所謂明線指的是我們根據(jù)課本提供的材料或背景組織材料和設計教學;而暗線則指的是所選擇的材料對于接著進行的reading部分是有密切聯(lián)系的,能給后面進行的閱讀提供文化理解或啟示,包括對閱讀興趣的提高、背景知識的了解、跨文化交際的準備或者對文章內容的感性認識等。明線與暗線相結合能使引入與閱讀有機結合起來,省時高效。
2.閱讀理解題目的設置應由易到難,體現(xiàn)出對七個層面能力的訓練。
新高考對閱讀能力的考查分別為識別、理解、分析、推理、概括、重構和闡述等七個方面。這七個方面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它遵循了人類認識的一般過程,即由現(xiàn)象到本質、由此推及彼的知識遷移的過程。因此要在閱讀教學中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需要在教學中就這七個層面進行訓練。(1)在識別層面上可以設置true or false,由學生根據(jù)課文內容判斷正誤;(2)在理解層面可以用細節(jié)題來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3)在分析、推理層面上設置的問題一方面應該能幫助學生從深層次上分析、理解文章的內涵;另一方面還應讓學生根據(jù)文章內容、作者的態(tài)度、文章的結構等進行合理推理,揭示某個句子、某個段落或整篇文章暗含的意義或道理;(4)概括與重構層面則要求學生從總的方面進行把握。比如概括文章的main idea、列舉正反觀點以及支持觀點的材料、以某一順序列舉重大事件等;(5)闡述層面則是在概括與重構的基礎上闡明作者的觀點、復述文章、改寫文章或續(xù)寫等。
3.設計的問題要有一定的層次性和挑戰(zhàn)性。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課程在目標設定、教學過程等方面要面向全體學生,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要使學生跳一跳都能摘到蘋果。設計的問題一般可分為三個層次:(1)一問就答型。此類問題屬于辨別層次,能在課文中直接找到答案。(2)一次啟發(fā)能回答型。這類問題有一定的難度,但只需教師初步提示,學生就能回答。(3)多次啟發(fā)能回答型。這類問題具有綜合性、間接性,需要作多次的提示,學習水平相對較高的學生才能回答。這三個層次題目的設計應以一、二層次為主,難易結合,讓每個水平的學生都能得到相應的鍛煉。
4.討論環(huán)節(jié)設置的話題要有可行性。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盡量為學生提供在語境中理解、運用語言的機會。但討論環(huán)節(jié)在閱讀教學中屬于難度較大的環(huán)節(jié),往往只有個別程度好的學生參與進來,而大部分的學生則無話可說或無所適從。因此,討論的問題要具有可操作性。(1)要有明確的指令,要讓學生明確要做什么和怎樣做;(2)設計的問題應在一個大的問題下設置2到3個可供選擇的小問題或者難、中、易的問題,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或者學習程度靈活選擇,做到人人有話可說;(3)還可以提供若干要素,給予一定提示,規(guī)定學生在回答時要有3至5個要素,增強學生組織材料、表達觀點、參與討論的能力。
新課程要求教學要從教教材轉變?yōu)橛媒滩慕?,教學的過程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或學習的過程,還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的思維品質進行培養(yǎng),溶入對思維的訓練,實現(xiàn)學生思維與能力的共同提高。因此,閱讀課教學要注重思維與能力的訓練。本文通過對英語閱讀課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優(yōu)化,能較好地調動全體學生參與課堂教與學,訓練學生的思維與能力,實現(xiàn)閱讀課教學效率的提高。
參與文獻:
[1]楊飛鴿.新課改下高中英語“三步”閱讀技能的培養(yǎng),《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0年第7期
[2]段湘萍.充分解讀文本,合理設計教學,《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1年第7期
[3]高瑞.英語閱讀教學的問題設計策略,《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