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現(xiàn)代化的沉思
      ——英美現(xiàn)代主義詩歌大師T.S.艾略特早期詩歌(1909-1922)中的生態(tài)思想研究

      2017-11-24 23:50:12靳永莎梁雪梅
      小品文選刊 2017年18期
      關(guān)鍵詞:艾略特荒原小龍

      靳永莎 梁雪梅

      (四川外國語大學 重慶 400000)

      現(xiàn)代化的沉思
      ——英美現(xiàn)代主義詩歌大師T.S.艾略特早期詩歌(1909-1922)中的生態(tài)思想研究

      靳永莎 梁雪梅

      (四川外國語大學 重慶 400000)

      本文借用生態(tài)批評理論,尤其是生態(tài)批評家勞倫斯·布伊爾的生態(tài)思想探索艾略特早期詩歌中所揭示的現(xiàn)代化帶來的重重生態(tài)危機以及詩人的生態(tài)意識和生態(tài)主張,如詩人提倡通過回歸生活本質(zhì)從根本上實現(xiàn)生態(tài)救贖。

      T. S. 艾略特;生態(tài)批評;現(xiàn)代化;沉思

      引言

      18世紀末19世紀初,由于木材的嚴重匱乏,不僅英國的傳統(tǒng)鑄鐵業(yè)遇到了燃料危機,也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不便。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英國開始大規(guī)模的煤炭開采。煤炭促使英國走向蒸汽時代,率先完成了第一次工業(yè)革命。作為現(xiàn)代化進程的第一個階段,工業(yè)革命極大地推動了英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改變了當時的世界經(jīng)濟格局,是人類發(fā)展史上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但這種以犧牲環(huán)境為代價的粗放式的經(jīng)濟發(fā)展模式,在滿足人們的物質(zhì)需求、提高人們生活水平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生態(tài)問題,例如自然環(huán)境污染、社會生態(tài)危機和現(xiàn)代人的精神生態(tài)危機。本文圍繞這些危機與現(xiàn)代化進程的關(guān)系,借用生態(tài)批評理論,尤其是生態(tài)批評家勞倫斯·布伊爾的生態(tài)批評觀點,深入地分析艾略特早期詩歌中所蘊藏的生態(tài)思想。

      1 現(xiàn)代化與自然環(huán)境污染

      工業(yè)化時代,人們以犧牲自然來實現(xiàn)物質(zhì)財富的極大飛躍,這造成了對自然生態(tài)的破壞,滿目瘡痍的自然成為艾略特筆下哀悼的亡魂。

      在艾略特看來,經(jīng)受工業(yè)革命摧殘的自然世界已了無生機,昔日生機勃勃的田園早已成為一片片荒原,就連人類賴以生存的空氣和水源也都遭到了污染和破壞。艾略特以敏銳的視角將這些自然生態(tài)危機收錄他的詩歌中。

      第一次工業(yè)革命期間,作為新興發(fā)掘的燃料—煤炭資源受到世人的追捧。有數(shù)據(jù)顯示,從1816年到1856年,短短的四十年間,煤炭的開采量從1600萬噸上升至6500萬噸(克拉潘531-2)。燃燒煤炭釋放出的二氧化硫形成濃霧充斥著城市的每個角落,極大地降低了能見度。由于當時人們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薄弱以及技術(shù)水平有限,生產(chǎn)過程中產(chǎn)生的廢煙廢氣未經(jīng)處理直接被排放到大氣中,嚴重污染了空氣質(zhì)量,正如艾略特在《J·阿爾弗雷德·普羅弗洛克的情歌》中寫道“煙囪里飄落的煙炱”“溜過大街”(湯永寬譯),散落在城市的各個角落。 “黃色的霧在玻璃上蹭著它的背/黃色的煙在玻璃上擦著鼻子和嘴”(湯永寬譯)?!包S色的煙霧”這一意象表明工業(yè)革命對自然環(huán)境,尤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空氣帶來了嚴重的污染,致使人們的日常生活受到影響?!笆碌囊粋€下午,煙霧正濃”(《一位夫人的畫像》,裘小龍譯),“一陣陣棕色波浪般的霧”(《窗前晨景》,裘小龍譯)向“我”襲來。長達一個多世紀,黑煤煙折磨著許多城市,其中1952年的倫敦大煙霧事件是英國有史以來最大的空氣污染事件。

      艾略特的早期詩歌展示了一個自然生態(tài)平衡遭到工業(yè)化嚴重破壞的世界。艾略特筆下的倫敦充斥著煤煙和灰塵,與狄更斯在《荒涼山莊》里描寫的倫敦“到處都彌漫著煙霧”(1)有異曲同工之妙。空氣對于人正如水之于魚。沒有水,魚無法生存。從某種程度上講,空氣污染意味著將生命置于了危險之中:“在冬天早晨的棕色濃霧下”,“我沒想到死神報銷了那么多人”(《荒原》,湯永寬譯)。英國政府的官方數(shù)據(jù)顯示,到1952年12月8號,英國的倫敦大煙霧事件已經(jīng)造成4000多人的死亡、10萬多人感染呼吸道疾病(“Great Smog of London”)。

      此外,工業(yè)革命初期,蒸汽機成為主要的工作機械。由于蒸汽機的運轉(zhuǎn)需要大量用水,英國幾乎所有的工廠都臨河而建。大量的工業(yè)用水造成了水資源的緊張,致使一些水域枯竭:“這里沒有水只有巖石”、“空虛的水池和枯竭的井底”,處處都是“干旱荒蕪的平原”(《荒原》,湯永寬譯)。再者,工業(yè)污水直接排入河流,造成河水的污染。就連昔日的母親河——泰晤士河也“泛起油漬和瀝青”(同上)。艾略特寫道“倒霉的泰晤士河真倒霉”(《社長》,徐知勉譯),因為她成了工業(yè)革命“藏污納垢的地方”,那一股股“蒼白又稀薄的水流”(《艾略特先生的星期日早晨禮拜》,裘小龍譯)則是河水被白色污染的證據(jù)。昔日“河上沒有空酒瓶,沒有三明治的廢紙片,也沒有絲手絹,硬紙盒,香煙頭”(《荒原》,湯永寬譯)的時光已不復存在。沒有了滋潤的水源,土地也變得干涸?!痘脑防镆黄氖?,土地失去了孕育能力,變得貧瘠不堪。

      2 現(xiàn)代化和社會生態(tài)危機

      勞倫斯·布伊爾在《為瀕危的世界而寫作》中提到,“所謂環(huán)境,既包括自然環(huán)境,又包括人類建造的社會環(huán)境” (3)。因此,現(xiàn)代化發(fā)展引起的社會生態(tài)危機同樣不可忽視。

      工業(yè)革命帶來了豐厚的物質(zhì),極大地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但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社會生態(tài)危機,社會生活環(huán)境則是首當其沖的受害者。工業(yè)化的發(fā)展需要大量的外來工人。大批人口涌進城市,產(chǎn)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工業(yè)垃圾和生活垃圾堆積,造成城市街道的污染,致使大街小巷“滿地是據(jù)屑”和“一灘灘骯臟的枯葉”。工業(yè)革命時期,英國城鎮(zhèn)的環(huán)境衛(wèi)生狀況極其惡劣,例如散落的垃圾、臭氣熏天的廁紙、戶外令人惡心的糞堆等布滿城市的各個角落。艾略特的早期詩歌中更是不乏對這種污染的描述:“讓咱們?nèi)グ?,穿過幾條行人稀疏的大街小巷,到那臨時過夜的廉價小客店,到滿地是鋸屑和牡蠣殼的飯店”(《J·阿爾弗雷德·普羅弗洛克的情歌》,湯永寬譯)?,F(xiàn)代人喜歡酒館和飯店的夜生活,但卻并不講究衛(wèi)生,就連酒店老板都不關(guān)心自己的酒店是否干凈整潔。客人走后,大量的鋸屑和牡蠣殼被任意地丟在地上。“冬日的傍晚來臨”,“一陣狂風暴雨/把一灘灘骯臟的枯葉/和從空地吹來的報紙卷到你的腳邊”(《序曲》,裘小龍譯)。

      同時,物質(zhì)財富的集聚誘發(fā)了人們的享樂和拜金傾向,導致價值觀的歪曲,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也被異化,致使整個社會風氣也受到污染。詩人筆下的經(jīng)典人物普羅弗洛克,在約會之前,他感到異常的緊張不安。“我早已領(lǐng)教過那些眼睛,領(lǐng)教過所有那些眼睛——那些說一句客套話盯著你看的眼睛,等我被客套制住了,趴倒在一根別針上”(《J·阿爾弗雷德·普羅弗洛克的情歌》,湯永寬譯)。作為一個頭發(fā)中央有禿斑的中年男人,他害怕別人的指指點點,因此變得膽怯、優(yōu)柔寡斷。這些人的冷漠深深地傷害了普羅弗洛克,而他的這一心理變化正反映了現(xiàn)代人價值觀的扭曲。對物質(zhì)財富的貪婪正一步步地侵蝕著現(xiàn)代人。

      鄰里關(guān)系和主仆關(guān)系也都面臨著挑戰(zhàn)。“海倫·斯林斯女士是我未嫁過人的姑姑”,“現(xiàn)在他與世長辭了,天國里一片安靜,她居住的那條街的盡頭,同樣是闃寂無聲”(《海倫姑姑》,裘小龍譯)。一般來說,在聽到鄰居去世的消息時,人們都會感到傷心難過。但是海倫姑姑的鄰居卻對她的去世無動于衷,整條街都那么寂靜,沒人出來為她吊喪。她在世時,她的仆人“前前后后的照顧她”,而現(xiàn)在“那個男仆高高坐在那張餐桌上,膝蓋上把那第二號女仆摟抱得緊緊——他女主人在世時,他曾一直是那樣謹慎小心”(同上)。他們對逝去的主人毫無尊重。

      路人則更是冷漠?!拔摇睆慕稚献哌^,“一陣陣棕色的波浪般的霧從街的盡頭/向我拋上一張張扭曲的臉,又從一位穿著泥污的裙子的行人的臉上/撕下一個空洞的微笑”(《窗前晨景》,裘小龍譯)。在現(xiàn)代社會中,溫暖而友好的人際關(guān)系已消失殆盡。

      此外,現(xiàn)代人傳統(tǒng)的婚姻觀也受到威脅,有欲無情的兩性關(guān)系惡臭了整個社會。1910年,艾略特到歐洲游學。由于他對法國詩歌的熱愛,他在巴黎小住了一年。期間,他看到了巴黎的街道上閑蕩的妓女、罪犯以及可憐的窮人(Cooper 24)。后來,這次經(jīng)歷被他寫入詩歌中,成為《一位夫人的畫像》和《J·阿爾弗雷德·普羅弗洛克的情歌》里的人物原型(同上25),在詩歌中艾略特表達了他對“現(xiàn)代社會有欲無情的性生活極為不滿”(陸建德20)。

      “你從床上掀掉一條毯子,/你仰臥著,等待著;你瞌睡著,觀望著黑夜顯示出/成千上萬個污穢的意象——這些意象構(gòu)成了你的靈魂”(《序曲·三》,裘小龍譯)。“第三章從第二章‘無數(shù)間擺滿家具的房間’以及‘化裝舞會’的帶有強烈暗示的場景中延伸下來。房間里的這個女人顯然是墮落的”(陸建德20)。這樣的意象在艾略特的詩歌中并不少見,例如《大風夜狂想曲》中“百葉窗緊閉的房間中女人的臭味”(裘小龍譯)。來來往往的客人,有欲無情的性交易,惡臭了整個房間,同時也污染了社會環(huán)境、腐蝕了人們的靈魂。在《歇斯底里》中,詩人用整首詩的篇幅來描寫有欲無情的性行為。

      3 現(xiàn)代化與現(xiàn)代人的精神生態(tài)危機

      在物欲橫流的現(xiàn)代社會,物質(zhì)已然侵蝕了人的精神?,F(xiàn)代西方人心靈空虛,缺失信仰。一個個空洞的心靈猶如艾略特筆下逐漸枯萎的小老頭,一個個精神干涸的現(xiàn)代人成為艾略特詩歌中荒原人的原型。直到今天,精神生態(tài)危機仍然困擾著人類。

      1917年,艾略特的首本詩集《普羅弗洛克和其他觀察到的事物》出版,其中收錄了一首《獻媚的談話》,“這首詩是說話者和月亮的對話,通過似乎是聰明實際是無聊的談話,揭示了現(xiàn)代資本主義社會中一些人的精神空虛”(陸建德35):“我們把音樂緊摟,只是象征著自己的寂寞”(裘小龍譯)。此外,小老頭也是艾略特詩歌里的經(jīng)典人物?!拔以?jīng)是靠近你心的,已從那里移開,在恐懼中失掉美,在宗教裁判中失掉恐懼。我已失去了我的激情”(《小老頭》,裘小龍譯)。以小老頭為代表的西方資本主義現(xiàn)代社會的人們已喪失了對宗教信仰的敬畏,他們“拒絕信仰”。最后一段,艾略特寫道“房子的住戶,干旱的季節(jié)里干枯頭腦的思索”(裘小龍譯)。“在小老頭的腦海中半睡半醒的意識和潛意識流動著,缺乏信仰的生活被褫去了一切意義”(陸建德45),“生活只能是漫無目的的表演”(同上44)。最后,艾略特哀嘆“他過去活著的現(xiàn)在已經(jīng)死亡/我們過去活著的現(xiàn)在懷著一絲忍耐/正瀕臨死亡”(《荒原·雷霆的話》,湯永寬譯)。這里“他死了”,指的是耶穌基督替教民受難被釘于十字架上。同時,也說明因為宗教信仰的缺失,上帝已不復存于人們心中。利昂·瑟特(Leon Surette)指出,艾略特期待《荒原》的讀者能發(fā)現(xiàn)詩歌中的荒原人已缺失了宗教信仰(260)。

      4 生態(tài)救贖:回歸宗教

      勞倫斯·布伊爾在《環(huán)境的想象》中提出解決這些危機的根源在于文化(1995)。艾略特也認為“文化或傳統(tǒng)是人類最重要的組成部分”(Surette 249),“具有廣泛的意義”(艾略特1921:49)。因此,在他的詩歌中,艾略特也試圖通過尋找文化根源來拯救處于生態(tài)危機中的西方文明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現(xiàn)代人。

      “這就是我,干旱的月份里,一個老頭子,聽一個孩子為我讀書,等待著雨”(《小老頭》,裘小龍譯)。這個悲觀絕望、無能為力的小老頭在“等待著象征著具有復活生命能力的雨”,即《荒原》里的水?!痘脑返牡谒恼隆端烙谒?,講述了腓尼基人弗萊巴斯溺死于水,但他的死“是為了獲得新生”(陸建德97)。在《新約》中,約翰說服人們通過用水洗禮來除去罪惡。水可以洗去一切罪責和痛苦,能夠給人帶來重生,后來洗禮儀式成為基督教的入教儀式。眾所周知,《圣經(jīng)》可謂西方文明的源頭,鑒于此,艾略特認為解決這些生態(tài)危機的文化根源在于尋根信仰,回歸宗教。

      艾略特飽受與薇薇安失敗的婚姻的折磨,為尋求解脫和救贖,他于1927年加入英國國籍,并皈依基督教。這對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有這深遠的影響,甚至在此之前,他早期的作品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這種傾向。

      《詩集1920》里有一首《河馬》,其中寫道“羊羔的血液將會把他洗凈,天堂的臂膀?qū)阉麚肀?,人們將會看到,在生活?他在金色豎琴上彈著曲調(diào)”(裘小龍譯)?!缎录s》中《約翰福音》有記載,耶穌被視為犧牲的羔羊,他的血液洗凈了人們的罪惡。自此,“羊羔的血液”就被賦予了宗教意義。只有耶穌,只有基督教才能拯救世人。

      “我既不是活的,也不是死的,我什么都不知道,茫然諦視著那光芒的心,一片寂靜。”(《荒原·死者的葬禮》,湯永寬譯)“說話者耳聾眼瞎、毫無思想”(Surette 264),但是他卻能看到“那光芒的心”,因為“他已經(jīng)見到了上帝,看到了另一個世界,正如基督徒所信仰的向死而生”(同上)。這個世界里的死亡正是新世界的重生。顯然地,那藏在“心里的光芒”便是基督教帶來的希望。所以,艾略特堅持,只有回歸宗教才可以拯救現(xiàn)代人面臨的種種生態(tài)危機。

      重拾宗教信仰,實現(xiàn)自我克制,才能減少人類對自然的破壞、實現(xiàn)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維持自然生態(tài)平衡,進而營造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和健康的社會生活環(huán)境,現(xiàn)代人才能獲得重生,人類文明才能得以保護。

      5 結(jié)論

      本文采用生態(tài)批評理論來解讀詩歌,是對艾略特詩歌的一個全新的詮釋。這對全面地重新認識英美現(xiàn)代主義詩歌大師T.S.艾略特的詩歌具有較大的學術(shù)價值。艾略特創(chuàng)作的詩歌雖不算多,卻包含了豐富的生態(tài)思想,而這正表達了詩人對西方幾百年現(xiàn)代化結(jié)果的深深憂慮。從現(xiàn)實意義上來講,本文中所挖掘的艾略特的生態(tài)救贖主張可以為解決我國現(xiàn)代化進程中所面臨的生態(tài)危機提供寶貴的借鑒意義,為現(xiàn)代化建設減少障礙。

      項目:本課題得到四川外國語大學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項目資助,項目編號:SISUYY201608

      [1] Buell, Lawrence. The Environmental Imagination: Thoreau, Nature Writing, and the Formation of American Culture. Cambridge, MA and London, England: HUP, 1995.

      [2] -Writing for an Endangered World: Literature, Culture, and Environment in the U.S. And Beyond.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England: The Belknap Press of HUP, 2001.

      [3] Cooper, John Xiros. The Cambridge Introduction to T. S. Eliot. New York: CUP, 2006.

      [4] “Great Smog of London.” 27 Mar. 2017. 28 Mar. 2017.

      [5] Eliot, T. S. “Tradition and the Individual Talent.” The Sacred Wood: Essays on Poetry and Criticism. London: Forgotten Books,1921.

      [6] Surette, Leon. “Pound’s Editing of The Waste Land.” The Birth of Modernism: Ezra Pound, T. S. Eliot, W. B. Yeats, and the Occult. Montreal & Kingston · London· Buffalo: McGill-Queen’s UP, 1993.

      [7] 查爾斯·狄更斯. 荒涼山莊. 張生庭、張寶林譯,黃祿善主編. 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 2009.

      [8] 克拉潘. 現(xiàn)代英國經(jīng)濟史: 上卷. 姚曾譯.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97.

      [9] 托·斯·艾略特. 荒原:艾略特文集·詩歌. 湯永寬、裘小龍等譯, 陸建德主編. 上海: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2.

      靳永莎(1988-),河北邢臺,研究生,四川外國語大學研究生院,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梁雪梅(1991-),四川宜賓,研究生,四川外國語大學研究生院,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B020

      :A

      :1672-5832(2017)09-0290-03

      猜你喜歡
      艾略特荒原小龍
      El regreso del dragón
      塔斯馬尼亞荒原
      英語世界的托·斯·艾略特反猶主義研究
      民族學刊(2022年7期)2023-01-23 04:14:30
      “愛到永遠”
      ———攝影大師艾略特·厄維特拍的一組情侶照片
      北廣人物(2020年42期)2020-11-04 04:56:28
      小小小小龍
      讀《白狼荒原上的三天三夜》有感
      劉小龍
      中國篆刻(2016年5期)2016-09-26 07:40:04
      大城市里的小象
      風中的祈禱詞
      詩選刊(2015年4期)2015-10-26 08:45:28
      剖析艾略特《米德爾馬契》中的悲劇性特征
      短篇小說(2014年12期)2014-02-27 08:33:01
      黄龙县| 如皋市| 阿合奇县| 布尔津县| 杨浦区| 睢宁县| 独山县| 齐河县| 涿鹿县| 多伦县| 皮山县| 高淳县| 泰和县| 措勤县| 广河县| 高淳县| 乌兰浩特市| 博乐市| 临沭县| 横峰县| 内黄县| 北海市| 东山县| 双辽市| 林西县| 巴青县| 龙州县| 河西区| 甘孜| 杭锦后旗| 濉溪县| 洛宁县| 修水县| 海兴县| 清河县| 西宁市| 彩票| 无锡市| 蛟河市| 天峨县| 凭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