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丹丹
(青島科技大學 山東 青島 266061)
目的論視角下化工英語翻譯探究
崔丹丹
(青島科技大學 山東 青島 266061)
中國的化學工業(yè)作為一個特殊領(lǐng)域,在國內(nèi)的發(fā)展已日趨成熟,有時需要引進先進的國外技術(shù)來實現(xiàn)產(chǎn)業(yè)的升級,因此科技工作者需要了解其翻譯方法和翻譯技巧。本文在分析化工專業(yè)英語的特點的基礎(chǔ)上,從目的論的視角舉例分析了化工英語的翻譯,旨在探討如何更好翻譯化工英語。
目的論;化工英語翻譯;翻譯策略
化工行業(yè)作為一個特殊領(lǐng)域,正逐漸發(fā)展成熟。隨著行業(yè)標準的完善,有時需引進國外先進技術(shù)來實現(xiàn)產(chǎn)業(yè)優(yōu)化,因此科技工作者需要了解其翻譯方法和翻譯技巧。它既有其他特殊用途英語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特點,這類文本具有較強的專業(yè)性。
1.1 多用專業(yè)詞匯。翻譯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是詞匯。有時看似簡單的詞匯,也將成為我們翻譯的阻礙,在特殊用途英語中,每門學科都有各自的專業(yè)詞匯或術(shù)語?;I(yè)英語也不例外,如compressible fluid(可壓縮流體)、accumulator(累積槽)。
1.2 大量使用縮略詞??s略詞的使用可以使文章的語言變得簡潔而高效。首字母縮略詞是通過組合詞的首字母構(gòu)成新詞或是專有名詞。在化工類文獻中常用這一縮略方法,如LR是laboratory reagent的縮寫,表示實驗制劑。
德國學者漢斯·弗米爾(HallsJ.vermeer)于1978年發(fā)表的《普通翻譯理論框架》一文中,首次提出了“翻譯目的論”,弗米爾認為翻譯是有明確的目的和意圖、在譯者的作用下,基于原文文本的人類跨文化的交際。翻譯目的論包括三大基本原則:目的原則、連貫原則和忠實原則。在弗米爾目的論三大原則的指導下,化工文本的翻譯有其獨特的翻譯技巧。
2.1 忠實原則下的化工英語翻譯
忠實規(guī)則指原文和譯文的連貫性,即實現(xiàn)語際間的連貫,譯文忠實于原文,不過化工文本翻譯中的忠實原則往往要根據(jù)翻譯的目的來確定。忠實原則指導下的化工英語文本翻譯要求:
(1)直譯。在直譯時依據(jù)原文的語義特征,能更準確地表達譯文文本的內(nèi)容。例如:preheating(預熱)、polymerized oil(聚合油),這些詞匯直譯后,既準確傳達了其意思,又符合漢語習慣。
(2)意譯。譯者的主要任務(wù)是忠實表達出原文的意思,并盡可能的符合讀者的習慣,而化工文獻中一些表達直譯出來往往會不符合術(shù)語要求,因此,我們就需要采取意譯的方法來翻譯。例如:
The best performance was obtained when the content of polyaniline was 5%.文本中,不能把“content”簡單翻譯成“內(nèi)容;容量”的意思,應該譯為“濃度”。
2.2 目的原則下的化工英語翻譯
目的原則指翻譯行為應該在譯語情境和文化中,按譯入語讀者所期待的方式進行,它決定翻譯活動的所有目的。目的原則指導下的化工英語文章遵循以下翻譯策略:
(1)增詞翻譯法?;び⒄Z文本多用一般現(xiàn)在時,目的論指導下的化工英語翻譯需考慮到譯文讀者的背景知識,在增加詞語時按原文的語義特征,更準確地表達譯文的意義。因此化工文本翻譯時多用增詞法。例,
The results of electrochemical tests showed that the corrosion potential of polyaniline-cotaining coating increased,the impedance increased 2-5 times.
電化學測試結(jié)果表明,添加聚苯胺后涂層的腐蝕電位升高,阻抗提高了2-5倍。
這一段主要描述了加入聚苯胺之后發(fā)生的一系列化學反應,中文翻譯加上“添加聚苯胺后”,可以更加清楚準確的表達文本信息。
2.3 連貫原則下的科技英語翻譯
連貫原則強調(diào)譯文具有可接受性和可讀性,以實現(xiàn)語篇連貫,使譯語接受者理解的效果。連貫原則下的化工英語文章翻譯遵循以下翻譯策略:
(1)順譯法?;び⒄Z文章中多長句,有時翻譯過來也會按照原文中的時間或者行為先后來譯,符合漢語的思維方式,這樣就可以采用順譯法來翻譯。例如:
screening the material to understand the material must be corrosion-resistant properties of electrolytic current,for which the material in the laboratory to conduct the electrolysis experiment.
在對材料進行篩選時必須了解材料的耐電解電流腐蝕的性能,為此在實驗室里進行了材料的電解試驗。
例句中,for which引導的定語從句,從句的翻譯就是按照原文的實驗流程翻譯的,符合漢語的邏輯思維。
(2)倒譯法。英語文章中的部分表達方式不符合漢語的思維方式,英語中一般先說主要內(nèi)容,再補充說明,這時譯文應從后面譯,才符合漢語表達習慣,這種情況下可以采用倒譯法。例如:
11a:In this paper,the optimal mixing speed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PANI,prepared by RMM in different doping acid systems,were studied by SEM.
11b:通過掃描電子顯微鏡,本文研究了采用直接混合法制備聚苯胺納米纖維時,不同摻雜酸體系中最優(yōu)攪拌速度,并探討了產(chǎn)物結(jié)構(gòu)和形成。
句子的主要結(jié)構(gòu)是“the optimal mixing...studied by”,而“prepared by...”是修飾成分,當我們采用倒譯法時,更符合漢語的習慣,也可以準確傳遞文本信息。
綜上所述,目的論對化工英語翻譯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目的論的三大原則指導下,采取恰當?shù)姆g策略,有助于化工英語的翻譯?;び⒄Z文本的翻譯,既要考慮化工英語文本的自身特征,又要從譯文讀者接受的角度出發(fā),恰當運用各種翻譯策略,獲得高水平的譯文。
[1] 陸國強.現(xiàn)代英語詞匯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2] 陳瀟.賴斯文本類型視域下化學英語文本翻譯[J].中國科技翻譯,2015,28(3):4-6.
[3] 保清.科技英語翻譯理論與技巧[M].中國農(nóng)業(yè)機械出版社,1983.
[4] 馮志杰.漢英科技翻譯摘要[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崔丹丹(1994-),女,漢族,山東青島人,研究生,翻譯碩士,青島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方向:英語筆譯。
H315
A
1672-5832(2017)08-02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