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正卿
【摘要】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因為先天的缺陷大多比較自閉和自卑,對其的教育方式和普通學生也有很多的不同。本文主要結合特殊教育學校學生的特點,了解特殊教育學校語文教學的現狀,并對其進行創(chuàng)新探究。
【關鍵詞】特殊教育 語文教學 創(chuàng)新探究
【中圖分類號】G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3-0073-01
引言
語文教學在學生的教育階段占有重要的地位,語文教學有助于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學好語文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其他學科的學習效果。特殊教育學院的學生由于自身身體的缺陷,多有自卑等心理出現,怎樣結合學生的心理去激發(fā)他們的語文學習興趣,培養(yǎng)起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一、特殊教育學院語文教學現狀
(一)語文課本選擇較隨意且深奧
特殊教育學院學生的認知程度和學習熱情都不是特別高,普遍只能掌握淺顯易懂的知識。在目前對其的語文教學中,由于教學資源的缺乏,老師授課時選擇的課本比較隨意,教學方法也比較單一。這樣一來,很容易導致學生在學習時感覺許多知識難以理解,十分抽象,進一步覺得老師上課十分枯燥無味,加重厭學情緒的出現。這樣時間一長,就很容易失去對語文課程的學習興趣,進而失去學習信心,加重其自卑心理。
(二)語文學習氛圍不足,學生普遍缺失學習興趣
語文因為其自身帶有文學性,因此很容易讓學生感覺枯燥。語文老師在備課時,不僅僅要對課程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課程目標和課程結構也調整得更加合理,要求課堂氛圍更加自由、開放、靈活。但是,目前在特殊教育學院的語文課堂中,教學氛圍普遍還是十分嚴肅和凝重的,這樣會導致學生有沉重的心理包袱,課堂學習積極性不高,對語文學習不感興趣,對知識也掌握得不牢固,加重厭學情緒的產生。
二、特殊教育學院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研究
(一)老師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fā)展觀的核心,是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的根本宗旨的體現。在學校中,學生是學校教學培養(yǎng)的主體,學校和教師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組織設計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學生的需求,尊重學生,理解學生。我國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偏向強制化,在這樣規(guī)范化的模式下培養(yǎng)出的學生,大多會比較缺乏創(chuàng)新能力,思維局限比較大,高分低能。因此,特別是對待心理較敏感的特殊教育學生,老師更應該多以學生為中心,在備課時根據學生們的德育需求來進行準備,講解時選擇一些利于學生理解的方式和方法,多關心學生,多鼓勵學生,多為學生提供一些參與實踐鍛煉的機會。
(二)老師為學生營造充滿愛與尊重的學習氛圍
在特殊教育學院的語文課堂教學中,老師既是組織者、參與者也是領導者,教師應該主動學習,想辦法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應用新提出的情境教學法,創(chuàng)設出適合學生參與的、與教學內容十分貼合的、不生搬硬套的情境,營造、創(chuàng)設出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同時,教學不應該受到場地的限制,僅僅局限于單一的方式,如果條件允許可以進行戶外教學、合作教學等方式。這樣營造相對輕松的課堂氛圍,有利于排解學生的畏難心理,使其對知識的理解更透徹,利于長期教學。創(chuàng)設出充滿愛與尊重的課堂教學氛圍,營造師生間和諧的關系,利于對學生教學工作的開展。教師應該富有愛心和幽默感,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說話做事多給學生傳遞正能量,多鼓勵學生去嘗試,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三)老師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
教育的實質目的,不僅僅在于要求學生掌握書本上的基礎知識,而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方式、培養(yǎng)他們自己學習的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在特殊學生的語文教學中,這種自主學習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學生應該積極的、自覺的去主動學習。老師要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激發(fā)學生內心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引導學生主動去質疑、去思考、去發(fā)現,與同學、老師交流,解決疑問,構建自己的知識框架和體系,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四)老師提高自身德育水平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有愛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愛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特殊學院的學生自身本來比較自卑,并且大都處在懵懵懂懂的迷茫期,生活在一個快速變革的時代,因此普遍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困惑,心理也很敏感,這時他們更需要來自父母和老師的愛。老師的工作極其繁瑣,每天要面對各式各樣的學生,因此老師更要注重自身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關心呵護學生,同時在高壓下也要學會釋放和緩和自身的心理,這樣才有利于長期發(fā)展,也有利于以身作則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結束語
如何對特殊教育學院學生進行語文教學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同時又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語文老師要努力營造寬松愉快的教育氛圍,積極尋求開放、生動、變化的課堂教育模式,多鼓勵學生,認真實施誘導、鼓勵、嘗識的教育策略,使學生以最佳的精神狀態(tài)全身心投入到自主學習的最高境界中去,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的自主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桂榮.特殊教育學校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研究[J].學周刊,2014,(29):175.
[2]張青梅.多媒體在特殊教育學校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28):66-6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