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我前往一家公司應聘時,公司雖然表示如試用期內不符合錄用條件,其將解除勞動合同,但只是抽象化地說了幾條主觀隨意性大、可操作性差的要求,沒有作全面、詳實的告知。近日,即三個月試用期即將到期后,公司在沒有進行必要考核的情況下,僅憑主觀臆斷,便以不符合錄用條件決定解除與我的勞動合同。請問:我能否要求公司支付賠償金?
讀者:謝林嵐
謝林嵐讀者:
公司應當向你支付賠償金。
雖然《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中規(guī)定,勞動者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公司之舉屬于對該法律條文的濫用:一方面,公司對錄用條件的設立、運用不符合對應要素。錄用條件是用人單位根據(jù)本單位生產(chǎn)、經(jīng)營、工作的特點,要求錄用的勞動者符合某一職位的具體要求所包括的全部條件,是用人單位招收、錄用勞動者的最終標準和在試用期間用于考察勞動者的依據(jù),也是勞動者應聘時的參考。簡而言之,錄用條件不但是用人單位判斷勞動者在試用期間是否合格的標準,還是勞動者在試用期間的行為準則。正因為如此,決定了用人單位所制定的錄用條件,應當符合以下要素:必須與勞動崗位有關聯(lián);必須合法;必須予以明示;內容必須明確具體。結合本案,可以發(fā)現(xiàn)公司主張的錄用條件明顯與之相違:在招聘時沒有全面、詳實地告知應聘者;內容抽象化,主觀隨意性大,可操作性差。另一方面,公司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后果?!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六條規(guī)定:“在勞動爭議糾紛案件中,因用人單位作出開除、除名、辭退、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fā)生勞動爭議的,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薄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適用〈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也指出:“在作出判決前,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后果。”在公司沒有上述對應錄用條件,也沒有進行必要考核的情況下,僅憑主觀臆斷,便決定解除與你的勞動合同,無疑當屬未盡舉證義務,自然必須承擔不利后果,即公司之舉屬于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根據(jù)《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之規(guī)定承擔責任:“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guī)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guī)定的經(jīng)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睋Q句話說,公司應當額外向你支付一個月的工資作為賠償金。
江西省興國縣人民法院 顏梅生(研究室主任、江西省首屆審判業(yè)務專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