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銳
摘 要:多年以來,教育工作者將課前準備工作的重點都放在了準備教材、教法以及教學手段上,這樣的教育方法通常會忽視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和思維規(guī)律,從而導致部分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產(chǎn)生了困難,成為了學困生。為了轉(zhuǎn)化這些學困生,提高教學質(zhì)量,教育者應該從學生的心理活動和思維活動中尋找產(chǎn)生困難的具體原因和表現(xiàn)形式。
關鍵詞:物理學困生;心理特征;轉(zhuǎn)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34-004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4.022
一、研究物理學困生的心態(tài)
(一)學習的態(tài)度過于放松
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都是因為心態(tài)過于放松,在上課過程中注意力無法做到專注集中,而且在課堂上心不在焉或者是心思根本不在學習上,在課堂這樣嚴肅的地方不能控制自己,時間一長就會對學習產(chǎn)生厭惡。而物理學是一門需要一邊聆聽一邊主動思考理解的課程,一旦不能跟上節(jié)奏,結果就是和其他的學生和課程進度脫節(jié),然后成績越來越差,越來越提不起興趣。
(二)不夠自信,害怕困難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和現(xiàn)在學校教學質(zhì)量的不斷改善,物理學的教學中經(jīng)常伴隨著大量的實驗來幫助學生進行理解。而部分學困生在進行實驗時會表現(xiàn)出害怕的情緒,總是擔心做不好實驗,覺得實驗不成功會使自己沒面子。別的學生在進行物理實驗時,他們只是在一旁觀看,既沒有體會到物理實驗的樂趣,又對實驗過程一無所知。另外,這些學生害怕困難也體現(xiàn)在完成作業(yè)的時候,不管任何學科,作業(yè)都是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目的是為了復習新學習的內(nèi)容,加深印象,而這一部分學生通常害怕思考,考慮問題比較片面、不嚴謹,遇到比較復雜的題目就主動放棄,缺乏思考鉆研的精神,這在物理學習中是大忌。
(三)學生與學校格格不入
教育工作者的教學方法往往會對學生的學習起到最直接的影響。物理學是一門嚴謹、抽象,但是又不缺變通的學科,作為教育工作者如果總是一板一眼的灌輸知識,不能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那么在學生心目中物理就只能變成一門枯燥無聊的課程;而有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還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這也會讓學生對其產(chǎn)生距離感,在上課過程中不會與教師產(chǎn)生共鳴,再加上枯燥、呆板的講解,只會讓學生的大腦皮層產(chǎn)生抑制作用,使學生感到十分厭煩,從而缺乏吸引力。
二、轉(zhuǎn)變物理學困生心理的方式
(一)教師要有責任心
之前說到,教育工作者對于學生的影響是最為直接的,那么要想轉(zhuǎn)化物理學困生,就要注重教師對學生的教學態(tài)度。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學生常常會產(chǎn)生很多疑問,如果在第一時間沒有給學生進行解釋,那么給學生心中留下的“坑”就會越來越大,這樣對于學生也是不負責任的。例如題目是:甲在做變速直線運動,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為V1,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為V2,這時候教師給出全程的平均速度為 ,讓學生直接背下這個公式,而沒有跟學生說明這個公式是從推V= 導而來的,這樣可能就會導致學生記不住這個公式,就會使學生對直線運動這一章的知識產(chǎn)生排斥。
(二)轉(zhuǎn)變教學方式
教學方式的轉(zhuǎn)變也很重要,要讓學生有學習物理的興趣。一旦學生有了興趣,就會主動去鉆研,各種各樣的物理難題也會迎刃而解,那么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首先避免“填鴨式教育”,在教學內(nèi)容上不循規(guī)蹈矩,在課堂上多進行互動,不時在物理學知識中穿插熱點,從而提升學生的好奇心。
(三)因材施教
教學工作者應該注重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在物理學習中會存在很多誤區(qū),學生往往不知道,只會死記硬背、鉆牛角尖,這樣只會造成學習效率低下,對提升成績沒有幫助。那么教師就應該先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這樣學生才可以帶著問題去上課,從而有效的讓學生集中注意力;課后幫助學生進行及時的復習總結,有針對性的布置作業(yè),將知識點融會貫通,學生就可以完全理解和掌握學習的內(nèi)容。教師還可以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教學,例如,有些學困生比較好動、對于什么都比較好奇,這一類型的學困生往往在學習中最大的困難是思想不能集中,那么教師不能輕易放棄,而是應該投其所好,了解他們感興趣的東西,在實驗中增加一些內(nèi)容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在這之中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通過循循善誘的方式使他們產(chǎn)生學習的動力。而對于一些理解能力不強的學困生則可以通過獎勵的方法給他們動力,每個學生都渴望獲得成功和表揚,通過給他們設置一些小的目標,督促他們不斷地上進,挖掘他們在學習中的閃光點,當他們在嘗到成功的喜悅時就會更加的躍躍欲試,從而才會有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
(四)注重實踐
注重實踐、不要吝嗇實踐的時間和機會,物理學習最重要的就是在于實踐的過程中幫助學生進行理解,提升他們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不僅可以在課本要求的范圍內(nèi)進行實驗,教師還可以適當增加演示實驗、探索試驗、課外實驗、野外觀察等。在實驗中要關心學生的實驗進程、對于錯誤的地方及時的糾正,每個環(huán)節(jié)精確講解,使學生理解地更為透徹。例如,在學習牛頓第三定律的時候,可以請兩位身高體重差不多的學生上臺,在同一水平地面上用一個竹竿做頂牛運動,讓對方后退。這時候教師假設這兩位學生產(chǎn)生的推力分別是F1和F2,與豎直方向的傾斜角為a1和a2,最后a角大的學生獲勝。這時候可以引導學生思考F1和F2哪個大,以及角a1和a2的關系。通過讓學生親身實踐,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會讓學生喜歡上物理這門學科。
三、結語
綜上所述,教育的過程和學生學習的過程都會遇到不少的困難,轉(zhuǎn)化學困生是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學生自身和教師的積極配合。在新時代的物理教育中,需要教師具備更強的責任心,不輕易放棄每一個學困生,需要付出更多的勞動,不斷創(chuàng)新教育方法,對癥下藥,用熱情和愛心去感化每一個學困生。相信學困生在看到教師的辛勤工作后,也會努力的轉(zhuǎn)變?yōu)橐粋€優(yōu)異的學生。
參考文獻:
[1] 王旭升.高中物理學困生成因及其轉(zhuǎn)化策略應用的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19):11.
[2] 周熙.初中物理學困生轉(zhuǎn)化策略淺談[J].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2015(5):153.
[ 責任編輯 胡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