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使得高校外語教材形成了紙質教材和數字教材相結合的立體化出版格局。數字教材具有直觀性、即時性、多模態(tài)等特征,是當代外語教學的重要資源載體。然而,我國高校外語數字教材的開發(fā)與出版仍處于初級階段,在內容、形式、普及性和實用性等方面仍存在諸多問題。文章在概述外語教材數字化出版形式與內涵的基礎上,指出我國高校外語教材數字化出版現存的問題,并分析其解決的方案和今后的發(fā)展趨勢。
【關 鍵 詞】“互聯網+”;外語教材;數字化出版
【作者單位】王棟,江蘇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7年度江蘇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互聯網+時代獨立學院多元化立體式大學英語教學資源體系構建與應用研究”;2016年度蘇州理工學院教育教學改革課題“‘互聯網+時代獨立學院立體化大學英語教學資源體系構建研究”(SJYZ2016205)的階段性成果。
【中圖分類號】 G230.7 【文獻標識碼】A
當前,隨著國家外向型經濟的進一步深入發(fā)展和“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我國高校外語教育與教學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zhàn)。機遇在于國家對外語教育規(guī)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應外語教學資源的開發(fā)也已呈現多樣化、多層次格局;而新的教學理念、方法、資源和技術對外語教學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然而,外語教學終究是圍繞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而開展的,兩者是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在外語教學的諸多要素中,教材作為實施教學的主要載體,起到連接教與學的作用,是在外語教學過程中學生“輸入”語言知識與技能的最主要資源。當前,我國高校公共外語和外語專業(yè)教材都在經歷創(chuàng)新式變革,主要體現在教材內容的變化、編寫理念的更新、出版模式的整合等。在“互聯網+”時代,隨著慕課、翻轉課堂等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引入,以及學生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方式的普及,高校外語教材已逐漸形成多元化、立體式出版格局,并涌現越來越多的與之相配套的數字教學出版物。那么,我國高校外語教材數字化出版的總體現狀如何?還存在哪些問題?今后的發(fā)展趨勢怎么樣?探討這些問題有利于進一步優(yōu)化外語教材出版的格局,從而更好地提供有效的外語教學資源,服務于廣大師生,增強教學效果。
一、高校外語教材數字化出版的形式與內涵
數字化出版是指運用數字技術對出版的內容進行編輯、加工,再經由網絡對產品進行傳播的一種現代化出版形式[1]。數字化出版是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而興起的,當前其主要形式有學術文獻數據庫、數字報紙、網絡書籍與期刊、在線教材與試題庫等。數字教材是數字化出版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數字化出版與教育教學結合的一種形式。數字教材與紙質教材相比的優(yōu)勢在于,它可以融合文字、音頻、視頻、圖片等元素于一體,是一種多模態(tài)的呈現方式,因而其表達方式更為形象生動,甚至可以互動交流,及時反饋問題,且修訂方便[2]。數字教材有離線和在線之分,其發(fā)展可分為四個層次,即紙質教材數字化、多媒體數字教材、互動式數字教材和集聚式數字教材。不同層次的數字教材需要不同的課堂教學方式與之相適應,而不同的教學內容和目標也應該選用不同的數字教材[3]。
當前,我國高校外語教材主要分為公共外語教材和外語專業(yè)教材兩類,兩者一般都是按照語言技能類、文化知識類、學術外語類、專門用途外語(行業(yè)外語)類等分類編寫出版的??傮w而言,當前高校外語教材在內容上已形成多元化格局,如公共外語教材有專門的閱讀、寫作、英漢互譯、聽力、口語等類別;而外語專業(yè)教材則分類更細,有英語精讀、泛讀、視聽說、口譯、英美文學、語言學、跨文化交際教程等。目前,我國高校外語教材出版呈現百花齊放的格局,教材出版市場十分龐大,涉及的出版機構眾多,教材數量和種類也在不斷增加,其中英語教材在數量上仍占據絕對主導地位。“互聯網+”時代,學習者學習方式的變革要求高校外語教材由傳統(tǒng)紙質出版轉變?yōu)镺2O(線上線下)的立體式出版格局,需要增加電子出版的形式并豐富其內容,包括網絡學習平臺建設、教學網站資源設計、移動學習軟件開發(fā)等形式??梢哉f,當前高校外語教材立體式出版的核心就是加強教材的數字化建設。相比于傳統(tǒng)的紙質教材,依托網絡信息技術的數字教材將多媒體教學、網絡技術作為輔助工具,改變了高校外語教學的傳統(tǒng)模式,讓外語學習變得更加多樣化、個性化和即時化。
就目前而言,高校外語數字教材的形式包括多媒體光盤(含電子課件)、教學網站、外語自主學習平臺、外語學習APP等,這些形式均已體現在教材出版之中。作為對傳統(tǒng)紙質教材的補充,數字教材已成為高校外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其開發(fā)與出版也成為各大出版社近年來關注的重點。目前,我國兩家最大的外語教材出版機構——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和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近年來都在大力開發(fā)外語數字教材,努力構建外語教材立體式出版格局,從而為高校外語教學提供更為便捷、豐富的資源。其中,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開發(fā)了Unipus高校外語網絡學習平臺,將數字教材、電子教學課件、自主學習系統(tǒng)、數字試題庫等諸多元素融入這一平臺,為各高校的外語教學提供了海量資源。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則開發(fā)了中國外語教學網,將外語網絡教學測試中心、智能閱卷系統(tǒng)、教研科研論文數據庫、語料庫等納入其中,與紙質教材形成互補,方便教師開展日常教學工作。其他出版社也紛紛跟進,推出了多樣化的電子出版物,以期更好地為教學服務。事實上,在“互聯網+”時代,數字化出版已成為各大出版商爭奪高校外語教材出版市場的核心競爭要素。
二、高校外語教材數字化出版現狀
如上文所述,“互聯網+”時代,學習者的學習方式發(fā)生了重大改變,在線學習、移動學習、混合式學習已成為大學生學習外語的重要方式,其學習資源也更多地以數字化形式呈現。近年來,盡管高校外語教材的主體仍是紙質書本,但基于網絡的數字教學資源日益豐富,外語教材數字化出版經歷了從無到有、由少到多的過程。網絡化外語教學已成為語言教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領域,其中就包括對數字教材的研究,相關成果已日漸豐富。目前,高校外語教材數字化出版雖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還面臨很多問題,需要進一步改進??傮w而言,我國高校外語教材數字化開發(fā)與出版還處于初級階段,整體體系還不夠完善,存在以下四個問題。endprint
1.各語種教材出版分布失衡
鑒于當前我國高校外語各語種教學的規(guī)模,目前,外語教材數字化出版中,英語教材占絕大多數,其他語種教材數量很少。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英語教材尤其是大學公共英語教材使用人數眾多,因此與之相適應的數字化出版資源也較為豐富。然而,其他語種特別是非通用語種教材的數字化出版仍有待加強。隨著對外開放格局的進一步擴大,我國對非通用語種人才的需求進一步增加,近年來,有條件的高校紛紛開設非通用語種專業(yè)或課程,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語種專業(yè)或課程。然而,與之相配套的數字教材開發(fā)與出版還比較滯后,數量和質量都不能滿足教學需求。
2.內容比較單一
目前,我國高校外語數字教材一般是為了配套紙質教材而設計開發(fā)的,因此,在內容上和紙質教材有很多重合之處,部分數字出版物甚至成了紙質教材的電子版。這一“復制照搬”模式限制了數字教學資源的發(fā)揮,無法體現其個性化、互動性和信息多元化的優(yōu)勢[4]??梢哉f,目前高校外語數字教材缺乏創(chuàng)新性,仍停留在發(fā)展的初級階段,內容還有待進一步改進。
3.形式不夠豐富
目前,我國高校外語教材的數字出版物主要包括多媒體課件、在線試題庫、自主學習平臺、教學網站等,這些數字出版物已成為高校外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隨著基于互聯網的新型學習方式的普及,與之相適應的在線數字教材開發(fā)與出版形式也應該推陳出新。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學習者的學習時間更為分散,學習形式更為多樣。面對這一形勢,當前的高校外語教材數字化出版還存在不足,例如,將教材出版與移動社交軟件開發(fā)結合的高校外語教材還不多見,相應的手機APP內容不夠豐富,開發(fā)時效比較滯后等。
4.實用性和普及性有待加強
盡管高校外語數字教材(教學資源)的出版與應用技術已日益成熟,但部分在線學習資源在使用界面、操作系統(tǒng)等方面仍不夠“友好”,不易于師生使用。現有的與紙質教材配套的網絡自主學習平臺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方面的設計還有待改進。此外,部分外語教學網絡出版物價格昂貴,很多學校無力購買使用,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其普及性。
綜上所述,隨著“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我國高校外語教材數字化出版已成為各大出版社重點開發(fā)的內容。但從整體來看,其出版形式和內容還停留在初級階段,互動式和集聚式的外語數字教材還不多見,高校外語教材多元化、立體式的出版格局還不夠完善。此外,在數字教材出版種類上,各語種教材、外語各技能(聽、說、讀、寫、譯)學習資源以及各類專業(yè)用途英語(ESP)教材在出版數量上存在不平衡現象。
三、高校外語教材數字化出版的趨勢
綜觀世界發(fā)展趨勢,數字化出版已成為出版業(yè)重要的組成部分。據統(tǒng)計,在過去幾年里,我國數字出版業(yè)保持快速發(fā)展的態(tài)勢。從產值來看,我國數字出版產值從2011年的1377億元增長到2015年的4400億元,年均增長率34%[5]。我國高校外語學習者人數眾多,紙質出版和數字出版市場規(guī)模都很龐大,教材出版質量直接關系到高校外語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數字教材出版對于構建高校外語立體化教學資源,對于更加有效地服務日常教學將發(fā)揮重要的作用。鑒于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和我國高校外語教育政策與規(guī)劃的調整,結合現狀不難預測,我國高校外語教材數字化出版將呈現以下發(fā)展趨勢。
1.教育規(guī)模擴大,語種更加多樣
一方面,將有更多的高校開設非通用語種課程,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語言課程,與之相關的數字教材出版也將會逐步跟進。另一方面,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和學習方式的改變也使大學生更加傾向于數字化學習,依賴數字出版物。因此,高校外語教材數字化出版規(guī)模將進一步擴大,甚至有可能超越紙質教材,成為大學生學習外語的主要資源。
2.內容更加豐富
今后,各大出版社在推出數字教材的過程中將不再局限于紙質教材的簡單復制,而是在內容上與紙質教材進行互補,共同構建立體化外語學習資源。高校外語數字出版物將會更好地適應學生多樣化學習資源和個性化學習的要求,在內容上與紙質教材既有聯系和少部分重合,也有補充和區(qū)別??傊?,在大學生外語各類技能、各類專業(yè)用途外語學習資源的提供上將會更加豐富、更加立體。
3.形式更加多樣
除現有的多媒體教學課件、自主學習平臺、網絡試題庫等,出版社還將開發(fā)其他形式的數字出版載體。高校外語數字教材將對外語學習資源進行深度挖掘,用多元化的形式將學習內容全方位地呈現給學生。隨著移動學習的逐步普及,適合移動終端設備使用的高校外語數字教材將得到更廣泛的拓展與使用。
4.向交互式和集聚式方向發(fā)展
隨著交際語言教學法的推廣與應用,高校外語教學越來越強調交互式學習。與之相對應,外語課堂教學和教材開發(fā)也更加強調交際學習的重要性。目前,我國高校外語數字教材的設計與使用在智能化、互動性上仍有欠缺,有待進一步加強?;邮綌底纸滩目梢詫崿F學生與教材的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師生的互動等多人互動交流的教學方式,盡管目前還不普及,但今后將會越來越多。此外,更高層次的集聚式數字教材將在高校外語教學中得到開發(fā)使用,這類數字教材將使教師的教學方式以學習終端為載體、以學習云平臺為支撐,實現多主體、多維度、多層次的高效互動,從而引領大學生外語學習方式和教師教學方式的變革[6]。
總之,當前高校外語教材數字化出版契合了信息技術時代外語教學的需求,必將給高校外語教學改革帶來積極作用。在立體化教學資源的構建上,數字化出版在線上與線下都為學生提供了海量的、即時的、個性化的學習資源。今后,相關機構還應繼續(xù)豐富數字化出版的內容、形式與實用性,同時還應增強其互動性與集聚性,從而促進高校外語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林容. 數字化出版的新傳播特點及其趨勢[J]. 出版發(fā)行研究,2017(7):35-37.
[2]成華,盧章平. 大學出版社數字化教材出版模式探索[J]. 編輯之友,2012(9):24-26.
[3]蔡雪峰,趙湘慧. 數字化教材研究與應用[J]. 中國大學教學,2009(1):95-96.
[4]黃敏. 論大學英語教材數字出版的發(fā)展趨勢與應對策略[J].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15(5):112-114.
[5]王靜雪,孫宇. 專業(yè)出版社的數字化轉型思考[J]. 科技與出版,2017(1):75-77.
[6]王國君. 從教學改革談大學英語教材數字化出版的創(chuàng)新[J]. 出版廣角,2015(15):98-9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