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利
(大悟縣人民醫(yī)院 湖北 孝感 432800)
不同劑量的地佐辛復合氟比洛芬酯對行手術治療的下肢骨折患者實施術后鎮(zhèn)痛的效果對比
劉 利
(大悟縣人民醫(yī)院 湖北 孝感 432800)
目的:對比用不同劑量的地佐辛復合氟比洛芬酯對進行手術治療的下肢骨折患者實施術后鎮(zhèn)痛的臨床效果。方法:對在某院進行手術治療的90例下肢骨折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將這90例患者隨機分為甲組和乙組,每組各有45例患者。對兩組患者均進行手術治療。為甲組患者使用0.5mg/kg的地佐辛+150㎎的氟比洛芬酯進行術后鎮(zhèn)痛,為乙組患者使用0.8mg/kg的地佐辛+150㎎的氟比洛芬酯進行術后鎮(zhèn)痛。然后,比較兩組患者的VAS疼痛評分(視覺模擬疼痛評分)、Ramsay鎮(zhèn)靜評分及其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結果:在術后的6h,兩組患者的VAS疼痛評分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術后的12h、24h和48h,乙組患者的VAS疼痛評分均低于甲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術后的6h、12h、24h和48h,兩組患者的Ramsay鎮(zhèn)靜評分相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與使用0.5mg/kg的地佐辛+150㎎的氟比洛芬酯對進行手術治療的下肢骨折患者實施術后鎮(zhèn)痛的效果相比,使用0.8mg/kg的地佐辛+150㎎的氟比洛芬酯對其實施術后鎮(zhèn)痛的效果更好,且安全性高。
地佐辛;氟比洛芬酯;下肢骨折手術;術后鎮(zhèn)痛
下肢骨折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后,極易出現(xiàn)劇烈的疼痛,不僅嚴重地影響其術后的生活與休息,還會影響其術后的早期康復訓練[1]。因此,對進行下肢骨折手術的患者實施良好的術后鎮(zhèn)痛,可明顯減輕其術后疼痛的程度,促使其盡早進行術后早期功能鍛煉。為了進一步探討對進行手術治療的下肢骨折患者實施術后鎮(zhèn)痛的有效方法,筆者對在某院進行手術治療的90例此病患者分別使用不同劑量的地佐辛復合氟比洛芬酯實施術后鎮(zhèn)痛,其中使用0.8mg/kg的地佐辛+150㎎的氟比洛芬酯進行術后鎮(zhèn)痛的45例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5年至2016年期間在某院進行手術治療的90例下肢骨折患者。將這90例患者隨機分為甲組和乙組,每組各有45例患者。在甲組的45例患者中,有男性28例,女性17例。他們中年齡最小的15歲,年齡最大的70歲,平均年齡為(40.5±5.5)歲。其中,進行人工股骨頭置換術的患者有11例,進行脛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的患者有15例,進行股骨干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的患者有9例,進行踝關節(jié)復位內固定術的患者有10例。在乙組的45例患者中,有男性27例,女性18例。他們中年齡最小的16歲,年齡最大的71歲,平均年齡為(41.5±5.0)歲。其中,進行人工股骨頭置換術的患者有12例,進行脛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的患者有14例,進行股骨干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的患者有10例,進行踝關節(jié)復位內固定術的患者有9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 ①下肢骨折且需要擇期進行手術的患者。②患者對本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3 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 ①患有嚴重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及存在肝腎功能障礙的患者。②患有消化道潰瘍的患者。③存在藥物過敏史的患者。④不愿加入本研究且不配合治療的患者。
1.4 研究方法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腰骶聯(lián)合麻醉,具體的方法為:①術前30min,使用0.5mg的阿托品和0.1g的苯巴比妥鈉對患者進行肌肉注射。②使用3ml 濃度為0.5%的布比卡因重比重液對患者進行腰骶聯(lián)合麻醉。③術中,使用3~5ml濃度為2%的利多卡因對患者進行硬膜外維持麻醉,將麻醉的平面控制在T10以下。④為甲組患者使用0.5mg/kg的地佐辛+150㎎的氟比洛芬酯進行術后鎮(zhèn)痛,即在手術結束前,將0.5mg/kg的地佐辛加150㎎的氟比洛芬酯加入到100ml的生理鹽水中,用此藥液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為乙組患者使用0.8mg/kg的地佐辛+150㎎的氟比洛芬酯進行術后鎮(zhèn)痛,即在手術結束前,將0.8mg/kg的地佐辛+150㎎的氟比洛芬酯加入到100ml的生理鹽水中,用此藥液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
1.5 觀察指標(1)在術后的6h、12h、24h、48h,使用VAS評分法對患者疼痛的情況進行評分,分值為0~10分,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的疼痛感越強。(2)在術后的6h、12h、24h、48h,使用Ramsay鎮(zhèn)靜評分法對患者的情緒狀態(tài)進行評分,分值為1~6分。①1分:患者煩躁不安。②2分:患者清醒,并可安靜合作。③3分:患者嗜睡,對指令的反應敏捷。④4分:患者為淺睡眠狀態(tài),可迅速喚醒。⑤5分:患者處于入睡狀態(tài),對呼叫反應遲鈍。⑥6分:患者深睡,對呼叫無反應。(3)術后,觀察患者惡心嘔吐、寒顫、皮膚瘙癢、頭暈、嗜睡等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偘l(fā)生率=發(fā)生不良反應的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6 統(tǒng)計學處理 我們使用SPSS22.0軟件包對本次實驗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在不同的時間點兩組患者VAS疼痛評分的比較在術后的6h,兩組患者的VAS評分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術后的12h、24h和48h,乙組患者的VAS評分均低于甲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在不同的時間點兩組患者疼痛評分的比較(±s,分)
表1 在不同的時間點兩組患者疼痛評分的比較(±s,分)
組別例數(shù)6h12h2448h乙組452.3±0.43.1±0.42.8±0.22.5±0.3甲組452.2±0.34.0±0.53.6±0.33.5±0.2
2.2 在不同的時間點兩組患者Ramsay鎮(zhèn)靜評分的比較 在術后的6h、12h、24h和48h,兩組患者的Ramsay鎮(zhèn)靜評分相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在不同的時間點兩組患者Ramsay鎮(zhèn)靜評分的比較(±s,分)
表2 在不同的時間點兩組患者Ramsay鎮(zhèn)靜評分的比較(±s,分)
組別例數(shù)6h12h2448h乙組452.2±0.22.4±0.42.5±0.22.4±0.3甲組452.1±0.32.5±0.52.4±0.32.3±0.2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比較 術后,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比較
下肢骨折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后發(fā)生的疼痛多為急性疼痛。此類疼痛主要是由患者中樞神經系統(tǒng)和周圍神經系統(tǒng)共同作用所產生的一系列病理和生理反應[2]。阿片類藥物是臨床上常用的術后鎮(zhèn)痛藥,此類藥物雖然具有較好的鎮(zhèn)痛效果,但易使患者對藥物產生依賴性,且其不良反應較多。范海哲等人的研究表明,對進行手術治療的下肢骨折患者使用地佐辛復合氟比洛芬酯實施術后鎮(zhèn)痛,不僅具有較好的鎮(zhèn)痛效果,還可降低其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3]。氟比洛芬酯屬于非甾體類靶向鎮(zhèn)痛藥,此藥可在脊髓和外周抑制環(huán)氧化酶,減少前列腺素的合成,降低因手術創(chuàng)傷所引起的痛覺過敏狀態(tài)[4]。地佐辛屬于阿片受體激動拮抗劑,此藥的鎮(zhèn)痛作用強于噴他佐辛,此藥既是k受體激動劑,也是μ受體拮抗劑,此藥具有起效快、鎮(zhèn)痛效果好、成癮性小等特點。
綜上所述,與使用0.5mg/kg的地佐辛+150㎎的氟比洛芬酯對進行手術治療的下肢骨折患者實施術后鎮(zhèn)痛的效果相比,使用0.8mg/kg的地佐辛+150㎎的氟比洛芬酯對其實施術后鎮(zhèn)痛的效果更好,且安全性高。
[1]蘇毅,高明.不同劑量氟比洛芬酯對下肢骨折術后運動痛鎮(zhèn)痛的臨床觀察[J].吉林醫(yī)學,2013,34(9):3804-3806.
[2]周萍.地佐辛復合氟比洛芬酯用于老年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鎮(zhèn)痛的臨床觀察[J].遼寧醫(yī)學雜志,2014,28(2):65-67.
[3]范海哲,張婧杰.不同劑量地佐辛復合氟比洛芬酯在下肢骨折手術術后鎮(zhèn)痛的效果[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4,30(10):1001-1004.
[4]席嬌,李飛,靳三慶,等.地佐辛復合氟比洛芬醋在肛門部手術術后鎮(zhèn)痛中的應用[J].現(xiàn)代醫(yī)院,2012,12(12):21-23.
R614
B
2095-7629-(2017)3-00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