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文
“抗癌”這樣的字眼,對于很多人,尤其是癌癥患者及其親友來說,有著非常大的吸引力,網(wǎng)上和民間流傳的一些“抗癌神方”,更是備受追捧。事實上,“抗癌神方”似乎并不像宣傳的那么神奇。
1.小麥苗
傳言稱,種在自家陽臺上,收割新鮮的小麥苗榨汁喝,能增強免疫力,還能治療糖尿病、低血糖、便秘、頭痛、高血壓、關(guān)節(jié)炎、風濕、心臟病、結(jié)腸炎和各種癌癥。小麥苗能抗癌,宣傳的理由之一是“葉綠素相當于血紅素,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消化以及排出身體中的毒素”。
專家辟謠:小麥苗中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纖維和水分。葉綠素和血紅素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物質(zhì),并且,人體對葉綠素的吸收并不能全部進入到血液中。
真相是,小麥苗汁最多能起到助消化、防便秘的作用。目前并沒有小麥苗與癌癥方面的研究,小麥苗能抗癌的說法并不靠譜。
2.五行蔬菜湯
近年來,日本盛行五行蔬菜湯,一些購物網(wǎng)站也有賣,價格在幾十元到百元不等。這款湯的發(fā)明者是日本細胞學博士立石和先生,因其本人患胃癌,便從眾多食材中找出五種蔬菜熬湯。青為蘿卜葉,紅為胡蘿卜,黃為牛蒡,白為白蘿卜,黑為香菇,分別代表木、火、土、金、水五行,在人體中分別對應肝、心、脾、肺、腎五臟,傳說服湯后便能五臟平衡,有效抑制癌癥。
專家辟謠:這只是一道普通的食療湯,還算有營養(yǎng),但要抗癌是完全不可能的。無論是白蘿卜還是胡蘿卜、香菇,都富含膳食纖維,有促進消化的作用,牛蒡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常吃這些蔬菜有助健脾胃、清腸道。但這五種多為寒涼蔬菜,陰盛偏寒體質(zhì)者、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更不可能抗癌。
3.蒲公英
一篇名為《科學發(fā)現(xiàn)蒲公英根可在48小時內(nèi)殺死98%癌細胞》的文章,日前被各大微信公眾號廣泛轉(zhuǎn)發(fā)。文章稱,加拿大科學家通過動物實驗,證實了蒲公英根的提取物對人類治療癌癥有效果。
專家辟謠:《本草綱目》記載,蒲公英性味甘、平、無毒,主治乳癰紅腫,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jié)的功效,但并沒有抗癌的作用。蒲公英只是一種常見的野菜,含有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礦物質(zhì)及維生素等,有一定的營養(yǎng)價值,可生吃、炒食、做湯,是藥食兼用的食物。但說其能抗癌,有些夸大其詞。
4.蜈蚣
中醫(yī)將蜈蚣列為“五毒”之首,因其毒性之猛,常被用作“以毒攻毒”的良方。根據(jù)蜈蚣的藥性,古代醫(yī)家用其治療手足麻木、眩暈、癲癇,小兒臍風、抽搐等病。
隨著醫(yī)學發(fā)展,蜈蚣也被更廣泛應用于食道癌、乳腺癌、鼻咽癌、結(jié)腸癌等疾病的治療,取得一定療效。于是,有人認為,將蜈蚣研為細末,或泡入藥酒,甚至活吃生吞,都具有抗癌作用。
專家辟謠:蜈蚣具有毒性,絕對不能私自食用。中藥用的蜈蚣一般要經(jīng)過炮制才能服用,對于不同癌癥,蜈蚣需要搭配不同的中藥進行治療。對蜈蚣的用量也需要嚴格控制,通常不能超過三錢,否則就跟砒霜一樣,非但不能治病,還可能致命。
5.牛蹄筋
看過《劉太醫(yī)談養(yǎng)生》這本書的人都知道,牛蹄筋湯是該書作者劉弘章不可或缺的“法寶”,無論是肺癌、乳腺癌、胰腺癌,還是結(jié)腸癌、甲狀腺癌、卵巢癌,牛蹄筋湯是一切病癥的靈丹妙藥。
專家辟謠:雖然古籍中有記載,牛蹄筋有補肝強筋、益氣力、健腰膝、長足力、續(xù)絕傷的功效,但沒有證據(jù)表明它能夠治療癌癥。人體對膠原蛋白的吸收,是先要經(jīng)過消化系統(tǒng)的,不論是豬皮還是骨頭湯,人體對其中膠原蛋白的吸收轉(zhuǎn)化率都非常低。因此,牛蹄筋湯抗癌的說法有些離譜。
6.紅豆杉
有說法稱,從紅豆杉的樹皮和樹葉中提煉出來的紫杉醇對多種晚期癌癥療效突出,堪稱癌癥患者的靈丹妙藥。
20世紀80年代開始,美國、英國、俄羅斯、韓國、中國都相繼開展研究。美國率先把研究成果應用于醫(yī)學臨床,并在治療各種癌癥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于是,很多癌癥患者紛紛種起了紅豆杉,吃樹皮、根莖來抗癌。
專家辟謠:紅豆杉能抗癌的說法不假,但直接食用紅豆杉樹皮或根莖是不能治病的。紫杉醇的提取技術(shù)非常復雜、加工程序十分嚴密。紅豆杉生長緩慢,天然更新能力差,人工種植10畝僅能提煉1公斤1%純度的紫杉醇。即使將世界上現(xiàn)有的紅豆杉全部砍伐,所提取的紫杉醇也只能挽救12.5萬名癌癥患者的生命,無異于杯水車薪。
專家強調(diào),不要自己擅自種植、進食紅豆杉。因為柏木類的葉子中常含有黃甘草皂甙,對人體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一旦誤食紅豆杉,非但不能抗癌,還可能出現(xiàn)頭昏、瞳孔放大、惡心、嘔吐等癥狀,嚴重時會導致死亡。
2002年,原衛(wèi)生部禁止將紅豆杉作為保健食品和食品原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