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燕
中國古典詩詞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在中國古典文學中充分體現(xiàn)了民族特性、民族性格,高職學生學習中國古典詩詞能夠實現(xiàn)對其精神層面的引導,增強學生對民族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但是高職院校的古詩詞教學和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存在很遠的距離,一些高職學生缺乏對古典詩詞的學習興趣,加上高職院校古詩詞教學方法的生硬和教學內(nèi)容的枯燥在很大程度上挫傷了學生對古典詩詞的學習興趣。面對高職語文古典詩詞教學的這種問題,需要教師積極轉變古典詩詞教學理念,采取有效的方式打破學生的心理隔膜,為古典詩詞的學習創(chuàng)設恰當?shù)那榫常粩嗬鼘W生和古典詩詞的距離,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古典詩詞。
受高職生生源特點的影響,高職生在學習古典詩詞的過程中主要凸顯出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第一,高職學生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在學習上以自我為中心,加上情感經(jīng)歷少,使得他們?nèi)狈τ扇思凹旱那楦畜w驗;第二,高職院校學生從小接觸電腦,在學習上比較依賴電腦,傳統(tǒng)應試化教學模式不符合高職學生的學習需要;第三,大多數(shù)高職學生普遍厭惡以文字為載體的學習方式。古典詩詞教學是一種充分體現(xiàn)人文素質培養(yǎng)的學科,通過古典詩詞學習能夠增強學生的的審美情趣,幫助學生形成高雅的品位,提升學生藝術審美能力。結合高職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問題,面向高職學生的古典詩詞教學首先要引導學生能夠對詩詞的感知和體驗詩歌的意象,主動獲得審美體驗。其次,在了解詩詞內(nèi)容的基礎上,學生還需要自覺接受美學熏陶,通過詩詞鑒賞引發(fā)自己思想價值觀的反思,同時能夠結合生活實際來評價詩詞。
為了增強高職學生對古詩詞學習的喜愛,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可以以音樂為基本切入點,在古典詩詞教學中融入音樂。音樂的傳遞和表達是不受各種時空限制的,如果學生認識到《詩經(jīng)》《楚辭》的學習能夠以歌唱的形式進行,會充分激發(fā)起他們的古典詩詞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的時候,教師選擇了著名播音藝術家方明的誦讀作品為范本,在誦讀中飽含了作者豐富的思想情感。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黑暗社會的不滿和對光明世界的追求,通過方明的誦讀能夠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詩歌所蘊含的思想情感,深深感染學生的學習。
現(xiàn)在很多古典詩詞都被創(chuàng)作成各種曲子,成為動聽的歌曲,比如李煜的《虞美人》、楊慎的《臨江仙》等。結合古人吟詩和頌詩的習慣,在開展高職古典詩詞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開展吟詩比賽,比如在學生欣賞《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和這首詩相關的歌曲《餞別》先行下載下來,之后拿到課堂上播放,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深受音樂的感染,情緒被拉遠到遙遠的古代,仿佛自己目睹了餞別的場面。隨著歌曲的婉轉,學生不由自主地也跟著哼唱起來,慢慢的所有學生都開始大聲歌唱,記住了歌詞,在無形中也將古詩成功背誦下來,達到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在對高職學生開展古詩詞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向學生介紹詩人的經(jīng)歷和寫作背景,因為詩歌的創(chuàng)作離不開自己的思想情感、生活經(jīng)歷、價值觀、寫作背景等。通過向學生介紹詩歌創(chuàng)作背景、作者的思想價值觀等能夠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讓學生身臨其境地理解詩人的情感。對于古典詩詞中的一些思想情感單靠語言描述無法讓學生深刻理解,也無法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為此,在進行古典詩詞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實際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具體的學習情境。比如,在學習杜甫《登高》的時候,教師可以向學生做出這樣的描述:“1 2 0 0多年之前有一位詩人,他正直善良、充滿才華,經(jīng)過了七年的困苦,過著孤苦無依、食不果腹的生活,在他臨死的時候趕上是九月初九重陽節(jié),在別人都和朋友慶祝、祈福的時候,這位老人忍著病痛的折磨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這位老人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杜甫?!?/p>
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應用到教學中,成為提升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從本質上看,多媒體課件是一個媒介,在這樣媒介的作用下能夠將抽象的知識變得生動具體,將其應用到古典詩詞教學中能夠加強學生對古典詩詞的理解。比如在學習《憶江南》的時候,教師首先提問學生這首詩詞創(chuàng)作的亮點是什么。學生在教師的提問下回答:“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边@句寫得好,寫出了江南的美景,仿佛讓人看到了江南美景。在學生回答之后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插播音樂,并展現(xiàn)江南春天紅綠相襯的畫面,增強學生的詩歌學習感受。
近幾年,在文化活動的深入發(fā)展下, 古典詩詞朗誦也開始作為一種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藝演出節(jié)目被搬上各種舞臺,給人帶來了高雅的藝術享受,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支持。在內(nèi)容豐富的古典詩詞中飽含了多種價值觀、情感和理想追求,通過古典詩詞的登臺吟誦能夠將古典詩詞的藝術魅力充分再現(xiàn),讓人們進一步理解古典詩詞的文化藝術魅力。比如在2 0 1 3年的孝心少年頒獎晚會上,《游子吟》一方面體現(xiàn)了晚會的主題,另一方面也烘托了整個晚會的氣氛。在進行高職古典詩詞教學的時候,教師組織學生登臺表演吟誦一首詩詞,一方面能夠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美術、舞蹈、表演等多方面的藝術熏陶,另一方面還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古典詩詞,提升學生欣賞美、感受美、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比如在學習《滿江紅》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形式自編表演劇本,其中涉及的人物有岳飛、李氏、四個侍衛(wèi)、六個傳喚、秦儈、皇上等,通過登臺表演劇本加強了學生對各個人物性格特點的了解,從而更加了解作者創(chuàng)作這首詩歌的背景,深刻理解作者報效國家的情懷。
真情來源于藝術家對現(xiàn)實生活的真切體驗和感受,是積淀著人生哲理和生活意蘊的審美感情。為了拉近學生和古典詩詞學習的距離,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和感受古詩詞的真情美。比如在學習《虞美人》的時候,在描寫春花秋月的景象之外,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景物美好和人物思想情感低落的反差對比來進一步體會詩人的情感,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句應用比喻修辭的詩句中體會詩人內(nèi)心的真實情感。
意境是意與境、情與景、心與物的交融與統(tǒng)一,是情感表露的重要體現(xiàn)。在進行高職語文古典詩詞教學中,教師引領學生真實感受詩詞意境之美,詩人形象就會在學生心目中生動起來,進而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體悟詩詞內(nèi)涵。在開展古詩詞教學的時候,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充分領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并盡可能體悟情感的深度。如《尋隱者不遇》一詩語言相當精練,學生剛開始接觸這首詩歌的時候覺得詩歌表達的意思很簡單,在反復細讀之后發(fā)現(xiàn)這首詩寓意深刻。在教學中,教師首先指導學生弄清詩的大概意思和人物,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詩人在松樹下問些什么,詩中有沒有寫?你能聯(lián)想補充出來么?然后,教師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對這些問話一一作答,最終感受到詩歌的深刻內(nèi)涵。
教師可以利用學校文化活動廣泛性、參與性、群眾性的特點開展多層次的詩詞活動,并利用校園網(wǎng)絡、校園廣播等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另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古詩專題講座,成立課外古詩研讀小組,使得古詩學習具備思想性、趣味性、時代性等特點。
教師可以利用學?,F(xiàn)有的網(wǎng)絡資源打造古詩賞析、古詩論壇、名師解讀、名師交流等板塊平臺,在這些平臺上上傳古典詩詞學習資料,并鏈接校外古詩學習網(wǎng)站,打破時間、地點等對學生古典詩詞學習的限制,為學生營造一個自主學習空間,實現(xiàn)對古詩詞的個性化解讀。
為了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古典詩詞學習,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來對某一詩詞進行鑒賞,比如在鑒賞辛棄疾詩詞的時候,教師組織學生分工協(xié)作,搜集《菩薩蠻》《水龍吟》《青玉案》等鑒賞資料,在這些資料的基礎上做成 P P T課件,在校園網(wǎng)上交流各個小組的學習成果。
綜上所述,古詩詞鑒賞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活動,詩詞的魅力在于它的多義性、模糊性,在于人們對它的傳唱和研究,在于對古典詩詞價值的不斷挖掘。在進行古典詩詞鑒賞的時候需要學生積極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人生體驗來感受詩詞中的藝術形象和思想,在學習古典詩詞的過程中增強古典詩詞的生命力。針對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特點,教師在進行古典詩詞教學的時候需要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詩詞情感,并通過反復誦讀、詩詞表演、詩詞歌唱等形式增強學生對古典詩詞的深入理解,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古典詩詞,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和藝術審美能力。
[1]施旸. 高職院?;谂錁肪幥鞒椒ǖ墓诺湓娫~教學實踐初探[J]. 高教學刊,2 0 1 7(1 2):1 8 3-1 8 4.
[2]黃方. 淺談高職古典詩詞教學中審美距離的創(chuàng)設[J]. 安徽文學(下半月),2 0 0 9(1 2):1 9 6-1 9 7.
[3]孫宗美. “遠”:中國古代審美距離的范疇[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 0 1 5(2).
[4]左娟. 高職語文教學中的古典詩詞鑒賞方法探析[J]. 教育教學論壇,2 0 1 6(4 8):2 5 1-2 5 2.
[5]蔡云. 高職語文古典詩詞教學策略淺釋:以李清照《聲聲慢》的教學為例[J]. 考試與評價,2 0 1 6(9):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