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芳
分析高校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yè)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路徑
姚 芳
應用型高校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yè)實踐教學體系是現階段我國高校培養(yǎng)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實踐教學重要教學體系。以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yè)實踐為導向,構建涵蓋目標、內容、條件、管理、評價全方位的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yè)實踐教學體系是實現綜合型人才培養(yǎng)的主要途徑。
目標體系 內容體系 條件體系 管理體系 評價體系
目標是指導教學體系建立的重要導向指標,為了構建合理有效的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yè)實踐教學體系我們需要明確一點,即何為勞動與社會保障。勞動與社會保障是社會福利的一種,其目的是為了改善民生、服務民生,是一種綜合服務性事業(yè),其重心在于以下兩點,服務性和綜合性,因此我們實踐教學應當以培養(yǎng)綜合型服務人才為目標。為此筆者認為需要將此目標細化,具體可分為“三步走”。
第一步,通過構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體系,使學生在掌握實踐理論的同時積累實踐操作的經驗,以此來增強教學的實踐指向特征。第二步,強化學生民生精神,通過教育的教化作用使學生認識到民生服務的內涵,并被服務民生這項事業(yè)的魅力所吸引,一次來增強教學服務指向特征。第三步,開展綜合性實踐教學,此教學有兩個內涵一方面是培養(yǎng)學生理論轉化為實踐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培養(yǎng)學生實踐創(chuàng)新的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格外重視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以及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提高的能力,以此來提高學生綜合性服務能力。
課堂生活方面需要對傳統(tǒng)的課容進行改變,增強教學的實踐特征,可以通過仿真實驗課堂的構建來實現,具體可以采取的方法有模擬勞動與社會保障登記全流程操作。另一方面需要對傳統(tǒng)課堂進行延伸,這是我國現階段教育的一大困境之一,很多高校的教學停留在課上階段,學生在離開課堂后就與教學相脫節(jié),因此有必要進行課堂的有效延伸,例如通過實踐作業(yè)的方式課堂進行課下延伸,使學生在課外生活中將課堂知識進行靈活運用。
高校校園生活是社會生活的一個縮影,學生在校園生活中的表現足以代表其步入社會后的表現??梢圆扇〉男问接姓n外實踐作業(yè)、教學研究小組、校園志愿者公益活動、勞動與社會保障知識競賽等形式。
勞動與社會保障實踐教學最終必然需要落實到社會生活中,因此教學需要與社會實踐形成聯(lián)動,例如將教學實習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同時可以將專業(yè)課結課論文或畢業(yè)論文題目與社會實踐內容相掛鉤,是學生出于自身個性思考勞動與社會保障同社會實踐、社會生活的聯(lián)系,自覺形成民生服務精神。
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yè)是一種具有強烈實踐指向性的專業(yè),因此教學必須與實踐相聯(lián)動,但是實踐教學停留在高校內部必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甚至有些高校的實踐條件體系都不完善,沒有合適的實踐教學場地或沒有對應的實習基地等,而這些又是實踐教學不可缺失的場所,因此有必要對條件體系進行完善。
高??梢酝ㄟ^合同或協(xié)議的方式同與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yè)對口的企業(yè)或崗位達成實習合約,當學生完成理論學習后可以在這些崗位上進行實踐經驗的積累;高校也可以通過完善校內實習基地的方式來完善教學條件體系,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校內實習基地內進行場景模擬教學、仿真實驗教學等。
此外另一個重要的教學條件就是師資力量,在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yè)教學中筆者認為可以將傳統(tǒng)的導師制與外聘顧問制相結合,導師負責進行一般理論教學指導,外聘顧問負責實踐操作教學指導,同時實現理論的灌輸與實踐經驗的傳輸。
目標管理即管理教學目標的設定,教學目標是教學開展的重要依據,保證目標的正確性與合理性是保證教學合理性的前提條件,因此需要對教學目標進行嚴格管理,保證目標的正確性,保證目標的科學性,從而保證教學內容的正確性與科學性。
內容管理即學生課堂生活、校園生活與社會生活的管理,主要有兩方面內容,一方面是內容邊界的確定,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yè)教學應當是實踐為主、理論為輔的應用性教學,及餓哦學內容管理時應當時刻注意兩者的權重分配,時刻保證實踐教學的可操作性、合理性與科學性。另一方面是內容形式管理,上文有提到內容體系的構建可以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來實現,但是勞動與社會保障有一個重要特征就是服務性,因此形式上可以多元化但中心內容需要以民生服務為指向。
教學評價是以一種定性且定量的標準來衡量教學效果,這種方法在以理論科目為主的教學中具有較強的適用性,但在以實踐為主的勞動與社會保障教學中則有明顯的局限性,因此需要構建一種與教學想適應的綜合性評價體系。這個評價體系應是以學生實踐為主體,理論成績?yōu)閰⒖紒順嫵稍u價標準。從評價教過來修正教學目標的設定,由教學評價來完善教學內容體系、條件體系以及管理體系,教學內容體系、條件體系、管理體系在將信息以結果的方式反饋在評價結果中,以此構成一個良性的、完善的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yè)實踐教學體系。
[1]楊楠芝,梁盼.對大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多維實踐平臺建設——以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yè)為例[J].新西部:理論版,2016(8).
[2]滕新才,杜毅.高校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yè)建設探討[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13,29(1).
(作者單位:勞動人事職業(yè)學院)
姚芳(1982-),女,湖南懷化人,碩士研究生,湖南省勞動人事職業(yè)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勞動與社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