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淺析明太祖時期鐵券文書之制

      2017-12-07 18:58:36梁曉菲
      卷宗 2017年33期
      關鍵詞:明太祖

      摘 要:明太祖為了鞏固皇權,籠絡功臣,創(chuàng)建了中國歷史上最為完備的鐵券制度。明太祖明確頒授范圍,規(guī)范鐵券券文,從法律上對鐵券的特權作出較為具體的限制,同時根據勛臣爵位的高低,將鐵券定為七個等級,把軍功封爵與頒賜鐵券完全結合于一體,確定鐵券形狀,嚴格執(zhí)行鐵券頒授程序和進行管理。隨著明代皇權的不斷加強,胡藍黨案興起,鐵券制并未發(fā)揮其作用。

      關鍵詞:明太祖;鐵券;封爵;免死

      鐵券,又稱丹書鐵券,世券或鐵契,是以皇帝的名義頒發(fā)給功臣、重臣的一種帶有盟約性質的憑證文書。持有鐵券的功臣、重臣及其后代,可以享受皇帝賜予的世襲特權,也可以作為犯罪免死的憑證,鐵券文書也是中國古代一種非常重要的封贈文書。明代是鐵券最為盛行的王朝,明太祖為了鞏固皇權,籠絡功臣,把封爵與賜券結合在一起,因此鐵券成為一種重要的的典制。

      明朝洪武三年(1370),第一次頒授鐵券,論功行賞,封公爵者六人,侯爵者二十八人,賜鐵券丹書。洪武二十五年(1392)又改制鐵券,賜傅友得、侯王弼、耿炳文、郭英,徐達、李文忠,侯吳杰、沐英八人公爵。明太祖時期兩次大規(guī)模的頒授鐵券,基本形成了明代鐵券制度。

      1 鐵券文書的頒授范圍

      頒賜鐵券是特權政治的一種表現,建立在特功特惠的基礎上。因此,它的存在必須有一定的范圍,如頒賜得太廣泛,就失去了特惠的意義。明初,明太祖對賜券范圍作了嚴格的界定,范圍只限于被封為公、侯、伯的功臣, “凡爵,非社稷軍功不得封。封號非特旨不得與?;蚴?,或不世,皆給浩券?!盵1]洪武四年(1371)十二月,針對封爵與賜券間的關系,朱元璋對封爵之事又作了限制,“如無大功勞,所司朦朧奏請者,請者授者皆罪之,”[2]這就表明封爵、賜鐵券范圍不可太濫。明太祖時期,有一定規(guī)模的封爵賜券又有三次,即洪武十一年西蕃之役、洪武十五年云南之役及洪武二十年平定遼東之后,朱元璋封藍玉為永昌侯,曹震為景川侯,王弼封定遠侯,張溫封會寧侯,金朝興封宣德侯,孫恪封全寧侯,張赫封航海侯等,俱與世券。此外,在此期間也偶有封爵賜券事件發(fā)生,但這種不成文的制度并沒有引起人們的太多關注?!肮?、侯、伯封拜,俱給鐵券”,[3]封爵就要授鐵券已成為一種制度。然觀明太祖一朝,頒賜鐵券特功特惠的原則并沒有多大的改變。

      2 鐵券文書的券文

      鐵券文屬于誥文,其體式與其他誥封文書相同,為駢體文。鐵券上的文字先寫出賜券的日期和賜予對象的姓名和官爵。其后在寫被授予人的簡歷,詳細列舉其戰(zhàn)功和皇帝因此而給予的恩典;中間一段刻上若犯死罪,免本身一次或兩次,有的還免子死罪一次。同時要刻明若犯死罪,其傣祿要相應減少或免除。須點明的是,這里所說的免本身或子的死罪,不包括謀逆反叛等罪。鐵券正文的第三層文字的內容是勉勵功臣要繼續(xù)忠勤于皇帝,牢記皇帝的訓導,皇帝對其功勛亦不會忘記之類的語言。明代的功臣所賜予的鐵券大體就是這類內容。

      明代的鐵券文除了表彰鼓勵之外,還在頒鐵券時對鐵券的免死范圍作過解釋,如果功臣及子孫犯罪,取內府所藏鐵券與功臣家中所藏勘合,根據功赦減過,并記之于券。湯和在洪武三年分封時,本當封公,只因多過錯,只封侯不封公,到了洪武十一年正月改封信國公時,對于以往之過失,鐫之券。[4]又如藍玉,“初,帝欲封玉梁國公,以過改為涼,仍鐫其過于券”。[5]這也意味著明代實施鐵券比以往要有更多的限制。

      3 鐵券文書的形狀

      明太祖感念開國大臣的功勞,賜鐵券,但不知鐵券的形狀和樣式,通過學士危素的奏疏,得知唐代錢镠十五世孫錢尚德存有鐵券,于是明太祖親自召見, “遣使取之,因其制而損益焉”,[6]錢氏鐵券“形宛如瓦,高尺余,寬二尺許,券詞黃金商嵌” ,太祖仿制的鐵券“形如覆瓦,面刻制詞,底刻身及子孫免死次數,質如綠玉,不類凡鐵,其字皆用金填,券有左右二通,一付本爵收貯,一付藏內府印綬監(jiān)備照”。[7]相比較可以發(fā)現,首先是質地不同,唐代鐵券是普通的鐵,明代鐵券顏色如綠玉。其次是券文嵌刻的方位變化,唐代錢氏鐵券券文刻在鐵券的一面,而明代賜的鐵券券文刻在兩面,另一面刻著子孫免死次數,記刻著自己與子孫的免死次數,以示皇帝恩遇及警戒。另外鐵券尺寸的變化,唐代錢氏鐵券“高尺余,寬二尺許” ,而明代鐵券中最大者也是賜給一等公的鐵券,僅“高一尺、廣一尺六寸五分” ,而最小者是賜給二等伯的鐵券,高六寸五分,廣一尺二寸五分。大小的差異體現了受賜者功勞的大小及所受恩遇的差別。明代鐵券,其長短寬高分為七等:“公二等:一高尺,廣(寬)一尺六寸五分;一高九寸五分,寬一尺六寸。侯三等:一高九寸,廣一尺五寸五分;一高八寸五分,寬一尺五寸;一高八寸,廣一尺四寸五分。伯二等:一高七寸五分,廣一尺三寸五分;一高六寸五分,廣一尺二寸五分?!盵8]

      從“因其制而損益”來說,說明明太祖實施鐵券制度并非照搬唐朝,而是有所更改,目的是鐵券更好的調節(jié)帝王與勛臣之間關系。明太祖時期的鐵券體現了太祖對勛臣們的垂愛,努力建立一種以鐵券為紐帶和諧的君臣關系,既維護皇帝的利益,又體現了君臣間的等級關系。

      4 鐵券頒授程序及管理

      明代鐵券的頒授有嚴格的步驟:“命大都督府、兵部錄上諸將功績,吏部定勛爵,戶部備賞物、禮部定禮儀,翰林院撰制誥?!盵9]首先由大都督府和兵部錄上諸位將領的功績,然后由吏部決定功爵,確立所授勛階后,再由戶部準備賞物,禮部確定禮儀,然后由翰林院負責鐵券文書的起草。起草完畢后,將草稿送中書舍人書寫。抄寫后,再由尚寶司用寶。用寶后該鐵券從“工部造完繼而轉送銀作局鐫刻,鐫刻時候,鐵券文書左右各一面,以右面頒給受封者,左面年終保存在古今通集庫收貯?!盵10]鐵券文書和其他文書一樣,年終集中歸檔保存,保存時要合以字號,進行分類管理。

      明開國之初,太祖希望用鐵券制度來加強皇權,使功臣成為明朝的支柱,以期江山永固。洪武十三年,先后興起胡藍黨案,大肆殺戮功臣,鐵券喪失其作用,因為鐵券是以維護皇權利益而起著免罪功能的,而損害皇家利益就失去免罪功能。因此真正決定鐵券是否有效的是皇帝個人意旨及其獨裁政治的需要。在不損害明王朝家天下統(tǒng)治的根本利益下,持有鐵券的功臣可以觸犯一般刑律而無所顧忌,但如果他們的勢力侵犯到皇家利益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皇權統(tǒng)治,致使朱元璋懷疑尾大不掉,對其產生猜忌時,鐵券所有的免罪特權即消失殆盡。同時也說明在封建皇權主義的政治體制下,任何一種制度都不可能完全法制化,鐵券制度亦不例外,也進一步凸現出帝王專制獨裁的本質。

      注釋

      [1]張廷玉:《明史》卷70《職官志》,北京:中華書局,1978

      [2]《明太祖實錄》卷70,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1977

      [3]沈德符:《萬歷野獲編》卷 5《左右券內外黃》,北京:中華書局,1959

      [4]張廷玉:《明史》卷126,《湯和傳》,北京:中華書局,1978

      [5]張廷玉:《明史》 ,卷132,《藍玉傳》,北京:中華書局,1978

      [6]夏夑:《明通鑒》 ,卷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7]沈德符:《萬歷野獲編》 ,卷5,北京:中華書局,1977

      [8]夏夑:《明通鑒》卷 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9]夏夑;《明通鑒》卷 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0]《明會典》卷161《工部》

      作者簡介

      梁曉菲(1994-),女,天津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碩士研究生,明清史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歡
      明太祖
      仕隱與性情:易代之際宋濂心態(tài)初探
      文教資料(2019年18期)2019-09-12 06:08:08
      明太祖的民本思想
      一個成功的誤解?——西藏博物館所藏《噶瑪巴爲明太祖薦福圖》再考
      簡述明初起居注官的職權
      卷宗(2018年12期)2018-05-26 09:52:08
      明太祖“共享太平之福”的外交理念與實踐
      人民論壇(2017年10期)2017-04-22 01:29:09
      七歲驛童對明太祖
      胡惟庸案與李善長死因新探
      圣諭的演繹:明代士大夫對太祖六諭的詮釋
      論明代太祖朝的物質賞賜
      論明太祖的廉政思想與舉措
      山東青年(2014年8期)2014-09-26 11:15:03
      翼城县| 高州市| 汝城县| 临潭县| 平原县| 临湘市| 新安县| 沁阳市| 密山市| 万盛区| 微博| 江川县| 应城市| 宁德市| 沭阳县| 买车| 宝丰县| 江口县| 东辽县| 察隅县| 从化市| 太谷县| 东乡| 瑞金市| 河间市| 那坡县| 张北县| 栾川县| 忻城县| 犍为县| 柯坪县| 武川县| 罗山县| 石泉县| 虹口区| 商南县| 交城县| 安远县| 全南县| 信阳市| 盐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