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鑫源
作為新中國最早一批女物理學家之一,吳令安的一生充滿傳奇經歷:曾擔任鄧小平、華國鋒的翻譯,還參與過毛澤東的遺體處理。如今,已經年過七十的吳令安,仍然孜孜不倦地活躍在物理學科研一線,致力于量子信息相關研究。2013年,吳令安獲得第四屆“謝希德物理獎”。
雖然已經七十多歲了,但瘦削的吳令安眼睛里閃出的依然是睿智清亮的光。
從1980年就開始從事激光、非線性光學和量子光學實驗及理論研究的她,是國內最早開始量子密碼通信實驗研究的科學家。1995年,她在國內首次演示自由空間中量子密鑰的分發(fā),2000年首次實現(xiàn)1.1千米全光纖量子密碼通信實驗系統(tǒng),同時開始研究基于單光子和糾纏光子對的真隨機數(shù)源、單光子探測器自絕對標定等應用。
身為一名女科學家,她對女性從事科研從來都持鼓勵態(tài)度,并且一直在科學領域的男女公平待遇方面奔走發(fā)聲?!皼]有什么事情是男性可以做到,而女性做不到的?!眳橇畎舱f。
從天文到物理的少女夢
吳令安的父親,是著名的紅學家、詞學家吳世昌。20世紀40年代末,吳世昌應邀到牛津大學任教。吳令安是在英國長大的。童年的她經常望著夜空中的星星幻想:那上面也有和我們一樣的世界嗎?簡單的疑問萌發(fā)了小女孩的天文夢想。1961年,加加林乘坐宇宙飛船成功完成世界上首次載人宇宙飛行后,吳令安更堅定了自己做一個宇航員的夢想。
18歲那年,跟隨父親回到中國的吳令安準備考大學,圓自己的天文夢。但有人告訴還是中文“文盲”的她:你語文不好,如果參加中國的全國高考,肯定考不上大學。于是,憑借在英國的高考成績,吳令安直接轉入了北京大學物理系學習。
自此與物理結緣。
1972年,吳令安作為外語人才進入中科院物理所。當年科研人員外文水平有限,她的任務是翻譯資料,共完成了幾千萬字的中英、英中筆譯、校對工作。同時,她還承擔了幾百場外國專家學術報告的口譯,包括同聲傳譯工作,擔任出國及來訪的科學代表團的全程陪同翻譯,擔任華國鋒、鄧小平等國家領導人接見高層次外賓和談判的翻譯。
1981年,已經37歲的吳令安到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進修,重回課堂學習物理。1987年,她在美國博士畢業(yè),回到中科院物理所后,不僅在科研領域發(fā)表了150多篇文章,其引用率約2000次,還申請/獲得發(fā)明專利16項,同時參加了大量社會工作。
開辟量子光學新途徑
1986年,在美國讀博期間,吳令安和導師Jeff Kimble一起首次用光參量諧振腔實現(xiàn)光擠壓態(tài)(壓縮態(tài)),壓縮率高達4.3dB。這次實驗創(chuàng)下63%壓縮率的世界紀錄,開辟了以非線性晶體研究量子光學的新途徑。
回國后的吳令安,繼續(xù)在量子光學領域鉆研奮斗。剛回國時生活、工作條件都比較差。她在實驗室的北屋工作,窗戶沒有密封,她每天一到實驗室就是打掃衛(wèi)生,為沒有超凈室的擠壓態(tài)實驗創(chuàng)造盡可能干凈的環(huán)境。
后來,她和清華大學的本科生邵進一起完成了量子保密通信實驗,最終實現(xiàn)了國內第一個自由空間量子密鑰分發(fā)演示實驗,發(fā)表在了1995年的《量子光學》的創(chuàng)刊號上。
20世紀80年代,她和同事研制的法拉第光隔離器已由物科公司生產。她說:“我總希望能做點和應用結合的研究,能看到自己所做的科研對社會、對人類有用的結果?!?/p>
博士畢業(yè)回到中科院物理所后,除了完成科研工作,吳令安還一直承擔大量校對、編輯、審稿工作。1999年至今,吳令安任中國物理學會物理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委員,剛完成新版的《物理學名詞》。
同時,她還一直致力于促進女性物理工作者在中國的事業(yè)發(fā)展和社會地位。2000年,國際純粹與應用物理聯(lián)合會(IUPAP)決定成立物理學女性工作組,吳令安被中國物理學會推薦代表中國參加。從此,她積極推動相關工作,2002年促成中國物理學會女性工作委員會的成立并任主任。她親自從北大、清華、物理所、北大附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等十多個單位收集各種有關女性與物理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呼吁各界應該重視發(fā)揮女性在經濟和社會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時研究如何增加女性在物理領域的比例及作用的發(fā)展策略。她的呼聲在國內外引起較大的關注,以及積極的討論。她還帶領中國物理學會的女性工作委員會,取得了諸多備受關注的成績: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提出提案,對育齡女科技人員放寬申請青年科學基金年齡限制;倡議設立“謝希德物理獎”;自2004年起《物理》雜志每年出版三八專輯;在每年的中國物理學會年會上舉辦關于女物理工作者的圓桌討論會等。
只要不得老年癡呆癥,就繼續(xù)搞科研
2009年,吳令安正式退休了。但不愿意過“閑日子”的她仍在第一線工作,還增加了很多社會工作。“你讓我整天看電視、打太極拳什么的,我就沒有興趣,我還要為科研奮斗一段時間。不是因為錢,就是因為興趣!”
科研是她最大的興趣,她說:“搞科研,每天都是新的東西,你不創(chuàng)新就沒法做下去,所以你從來不會be bored(感到無聊)。”她更加積極地參加、組織國際交流。成為IUPAP的WGWIP成員之后,吳令安參加了工作組的每次會議,每年參加IUPAP資助發(fā)展中國家女性參加物理學國際會議的基金評審,還在2009年協(xié)助翻譯并實施IUPAP組織的全球物理學家調查問卷。
2013年開始,吳令安參加中國物理學會女委會每年組織一次的科研及科普講座演講團,到全國較偏僻的地區(qū)和學校舉辦“中國物理學會女科學家巡回報告會”,深入了解中國女物理工作者的地位和處境,建立團結互助的關系,鼓勵喜愛物理的學生和青年學者堅持理想,在物理學界干出一番事業(yè)。
精神矍鑠的吳令安說自己身體還很好,“只要允許,并且我不得老年癡呆癥,我就繼續(xù)搞科研!”
(本文轉自新浪女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