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永澗
(昭通第一中學, 云南 昭通 657000)
全寄宿制中學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報告
魏永澗
(昭通第一中學, 云南 昭通 657000)
采用MHT量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情況測量,測量數(shù)據(jù)分析顯示,總體來說,全寄宿制學校學生,大部分同學的心理都是健康的;但也有部分同學心理健康狀況欠佳;少部分同學心理問題傾向較嚴重.且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與入學年限、家庭情況(如單親家庭、留守子女)等因數(shù)息息相關.
留守兒童; 全寄宿制; 中學生心理健康; MHT量表; 教育;家庭
在1946年第三屆國際心理衛(wèi)生大會上,把心理健康界定為:在身體、智能以及情感上與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圍內,將個人心境發(fā)展成最佳狀態(tài).心理健康的標志是:①身體、智力、情緒十分調和;②適應環(huán)境,在人際關系中能彼此謙讓;③有幸福感;④在工作和職業(yè)中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力,過有效率的生活.《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對心理健康的界定是:心理健康是指個體心理在本身及環(huán)境條件許可的范圍內,所能達到的最佳功能狀態(tài),不是指絕對的十全十美的狀態(tài).中學階段是個人發(fā)展的關鍵時期,被心理學家稱為“心理斷乳時期”“心理危機時期”是一個人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往往影響機體健康.中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個性心理尚不穩(wěn)定,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產生心理問題,在我國傳統(tǒng)教育體制下,追求升學,中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很重,可能會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還有家庭因素如留守現(xiàn)象、單親家庭等都可能對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影響.關注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和心理發(fā)展問題已成為基本共識.為掌握學生群體心理健康狀況篩查學生群體中高危人群發(fā)現(xiàn)潛在的學生心理問題筆者以我校學生為調查對象對學生進行了心理健康診斷測驗.
調查方法:問卷調查,我們做的心理健康診斷測驗(MHT表)是由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周步成和其他心理學科研究人員根據(jù)日本鈴木清等人編制的“不安傾向診斷測驗”進行修訂,成為適應于我國中學學生標準化的《心理健康診斷測驗》.以班級為單位、利用學生自習時間集體發(fā)放,對所有問卷進行歸納統(tǒng)計.量表由學習焦慮、對人焦慮、孤獨傾向、自責傾向、過敏傾向、身體癥狀、恐怖傾向、沖動傾向8個緯度構成,把這8個緯度的結果綜合起來,就可以知道一個學生的一般焦慮的程度;而各內容量表的結果可診斷出個人的焦慮中,哪個方面問題較大.要求被被試根據(jù)自己的真實情況打分.8個緯度得分累積起來,就是總得分.8個緯度中,任何一項標準分達到 8分以上時,表明該生在此方面的心理健康問題已經到了需有針對性地輔導程度.量表對心理健康水平的評分分為3個等級:分數(shù)在1~55分之間者為正常,在56~64分之間者為心理狀態(tài)欠佳或有問題傾向,65分以上者為心理問題傾向較嚴重,需要進一步分析,并進行輔導.
分析工具:實際發(fā)放問卷1050 份,收回1019份,有效率為回收率為 97.04%,所有數(shù)據(jù)輸入Excel,并導入社會科學統(tǒng)計軟件SPSS進行統(tǒng)計分析.
采用社會科學統(tǒng)計軟件SPSS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得表1.
表1 學生心理狀況總體分析表
從表1數(shù)據(jù)中可以看出,在學習焦慮,自責傾向,過敏傾向,身體癥狀4個緯度上存在問題的同學比較多.總體上,88.44%同學的心理都是健康的;但也有83位同學占8.13%心理健康狀況欠佳;30位同學占2.94%心理問題傾向較嚴重.
以全體同學為研究對象,對學生年級,父親和母親離家時間,留守和非留守,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進行相關分析,結果如表2.
表2 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相關分析表
*.在 0.05 水平(雙側)上顯著相關.
量表的8個維度之間和8個維度與總分之間,兩兩顯著正相關,即心理健康的各個維度之間和各個維度與總體健康狀況之間顯著相關.
年級僅與自責傾向有顯著的負相關關系(r=-0.076、p=0.015),也就是說,總體上看,隨年級的上升,學生自責傾向上有顯著的好轉.雖然年級與其它項的相關性不是很強但是我們可以看到Pearson系數(shù)r值基本上均為負值,也就可以說年級與各項有負相關的趨勢.
父親和母親離開的時間都和孤獨傾向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r=0.101、p=0.001)和(r=0.106、p=0.001),隨著父親和母親離開時間的增加,孤獨傾向更為明顯.同時,隨著母親離開的時間的增長,學生也沖動傾向更明顯(r=0.089、p=0.004).
從總體上看,是否留守,對學生的總體心理健康水平有顯著的影響(r=0.077、p=0.042).同時,留守也對孤獨傾向(r=0.123、p=0.001)和沖動傾向(r=0.098、p=0.010)兩個維度有極其顯著的影響.
父母的婚姻狀況對學生的總體健康水平有極其顯著的影響(r =0.126、p<0.01).在對人焦慮、孤獨傾向、身體癥狀、恐怖傾向、沖動傾向5個維度上,也表現(xiàn)出了婚姻狀況有極其顯著的影響.
表3 父母婚姻狀況與心理健康獨立樣本t檢驗表
從表3中可以看出:
對人焦慮緯度,方差方程的 Levene 檢驗0.596大于0.05屬于齊性,均值方程的 t 檢驗結果為小于0.001可以判斷該緯度在父母離婚與否上有極其明顯的差異.
孤獨傾向緯度,方差方程的 Levene 檢驗小于0.001小于0.05屬于非齊性,均值方程的 t 檢驗結果為小于0.001可以判斷該緯度在父母離婚與否上有極其明顯的差異.
身體癥狀、恐怖傾向、沖動傾向3個緯度和總分在父母離婚與否上都有極其明顯的差異.
表4 是否是留守兒童與心理健康t檢驗表
Sig.t df Sig.(雙側) 均值差值過敏傾向 假設方差相等.028.867.427 1017.670.059假設方差不相等.428 403.819.669.059身體癥狀 假設方差相等 2.530.112 1.030 1017.303.212假設方差不相等.974 370.556.331.212恐怖傾向 假設方差相等 2.594.108.455 1017.649.086假設方差不相等.442 385.169.659.086沖動傾向 假設方差相等.361.548 2.684 1017.007.407假設方差不相等 2.664 397.771.008.407總分 假設方差相等 5.699.017 2.169 1017.030 1.901假設方差不相等 2.036 366.465.042 1.901方差方程的 Levene 檢驗 均值方程的 t 檢驗F
從表4中可以看出:
孤獨傾向和沖動傾向2個緯度和總分在是否是留守兒童上都有極其明顯的差異.
用學生父母外出時間之和除以二,反映學生留守年限,與各緯度的均值作圖.得下圖:
從圖中可以看出孤獨傾向、恐怖傾向等維度和總分與留守年限呈現(xiàn)一定的正相關趨勢,即留守年限越長可能出現(xiàn)心理健康問題越嚴重.
根據(jù)相關性分析、獨立樣本t檢驗等統(tǒng)計分析:
(1)總體來說,該全寄宿制學校學生,大部分同學(88.44%)的心理都是健康的;但也有部分同學(8.13%)心理健康狀況欠佳;少部分同學占(2.94%)心理問題傾向較嚴重.
(2)父母婚姻狀況的影響,父母的婚姻狀況對學生在對人焦慮、孤獨傾向、身體癥狀、恐怖傾向、沖動傾向5個維度和總體健康水平都有極其顯著的影響.可見一個和諧溫暖的家,一個幸福美滿的家是一個心靈的港灣,是一片心靈成長的沃土.
(3)留守的影響,“一個人就是一個家, 一個人想, 一個人笑, 一個人哭”是留守兒童真實的寫照.是否留守會對學生的總體心理健康水平產生影響.這種影響的產生,源于和父親、母親的分離而失去父母親情的撫慰與關懷.另外,結合父母婚姻狀況的影響,可以看到和父母的相處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4)年級的影響,我們欣喜的看到隨著學生在全寄宿制學校里的時間越長整體心理健康會向良好方面發(fā)展,也就是良好的全寄宿制學校的管理制度,為學生營造的安全、平等、和諧、溫暖的氛圍對學生的心理產生積極的影響.
針對出現(xiàn)的問題,首先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長重要的環(huán)境具有不可替代性.父母的愛不但影響孩子個性的養(yǎng)成,而且直接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的成長.完整的家庭、家庭和睦、有高尚道德修養(yǎng)的父母,他們的孩子一般都陽光開朗活潑,有較為良好的品行.反之,則會在孩子的心理投下陰影,使孩子形成膽怯、孤獨沒安全感、自卑、沖動傾向等不健康心理.所以,要使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就一定要為他們營造一個和諧、溫馨的家庭環(huán)境.
其次,學校應該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適時的給予學生心靈成長的引導加強道德修養(yǎng)的教育.注意充分應用全寄宿這一相對封閉環(huán)境為學生營造一個平等、公正、和諧和溫暖的校園環(huán)境,加強對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的輔導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自信心激發(fā)學生追求上進,完善美好人生.對于確實存在心理異常狀況的學生需要學校引起足夠重視加以引導通過鑒別、診斷、引導、干預等心理咨詢的程序與技術,消除其心理不適,防治心理疾病,使其保持心理健康防患于未然.對于出現(xiàn)輕度心理問題的學生由心理老師根據(jù)實際情況逐個進行約談或由輔導員進行心理溝通.對于心理問題傾向較嚴重的學生需及時聯(lián)絡家長建議到專業(yè)精神衛(wèi)生機構進行治療.
關注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已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由于中學生處于關鍵的年齡階段和身體成長階段,這段時期特別需要父母的關心理解,教師的細心引導和整個社會的關心.家庭、學校、社會和學生本人應緊密合作、正確面對、協(xié)調一致,才能解決這個社會問題.培養(yǎng)學生健全、健康、積極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使學生成長為一個完整的人、健康的人、幸福的人,才能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才能更好的服務他人服務社會.
[1]王月林,宋婧,劉麗,文芳,封蕓帙.城市寄宿制中學學生心理健康與自我同一性的相關研究[J].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版),2014,(05):42-46.
[2]蘇朝霞.初三和高三中學階段畢業(yè)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A].//國際華人醫(yī)學家心理學家聯(lián)合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ese Medical Specialists amp; Psychologists)、國際中華應用心理學研究會.國際中華應用心理學研究會第八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國際華人醫(yī)學家心理學家聯(lián)合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ese Medical Specialistsamp; Psychologists)、國際中華應用心理學研究會:,2011:7.
[3]吳佳佳,李禮,蔡瑤,孫健,張亞蘭,王立金.重點中學高三學生心理健康及情緒智力的調查研究[J].校園心理,2014,12(02):99-101.
[4]孫雪嬌.農村寄宿制初中學生管理問題的個案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
[5]張茜.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狀調查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5.
[6]蘇華.中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實施的問題及對策[D].湖南師范大學,2015.
A Survey of Mental Health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Full Boarding—— Take the Students in Full Boarding of a Middle School as an Example
WEI Yong-jian
(No.1 Middle School of Zhaotong City, Zhaotong 657000, China)
The MHT scale is used to measure the mental health of the students.The analysis of the measurement data shows that, in general, most of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full boarding are healthy, but some of them are not good enough in mental health status, and only a small number of them have serious tendency of poor mental health status.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the student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ength of their schooling, their family conditions(such as single-parent families,left-behind children) and other factors.
left-behind children; in full boarding;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HT scale; education; family
B844.2
A
2095-7408(2017)05-0078-07
2017-06-30
魏永澗(1976— ),男,云南永善人,中教高級,碩士,主要從事中學物理教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