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追晚
【摘要】課堂教學是對學生進行合作教育的主渠道,又是實施合作教育的基本教學組織形式。那么,在課堂教學有限的時間內如何根據(jù)學生的不同點實施合作學習機制呢?
【關鍵詞】課堂教學;機制;合作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9-0115-01
一、對合作學習機制的認識
課堂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多邊活動過程。在教學活動中要多邊密切配合,進行有效地默契合作。如果主客體之間不能很好地進行合作,不具備多邊協(xié)調性,教學就會流于走過場、教學效果就會明顯走向滑坡。因此,教學任務就難以完成。為了圓滿達到教學目的要求,師生合作學習的機制就成了教學過程中的客觀需要。合作學習機制就是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緊扣“合作”二字,努力營造一種民主、融洽、和諧的氛圍和條件,充分發(fā)揮兩個積極性,使師生間、學生間配合默契一致,好似上演一臺戲一樣,共同完成課堂教學任務。
二、合作學習機制的意義和作用
合作學習機制是一種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教育改革,是我國在小學階段要求推廣的重點項目,是實施“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需要,合作學習機制是以充分調動學生內在的主觀能動性為根本出發(fā)點,倡導學生在快樂合作的學習氣氛中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而全面發(fā)展。從某種意義上講,講授法不一定就不好,而關鍵是在于它的運用沒有適合新的形勢發(fā)展的教學需要,更沒有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提高一個層次。
我認為,合作學習機制首先應該是最大限度地喚起學生與教師的合作和對學習的熱愛,教育學生明確學習目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的興趣,是讓學生學有所得,成為學習的主人,把學習當成自己的第一需要,是讓學生在口、腦、手并用中得到創(chuàng)造。把本來單一的、枯燥無味的講授灌輸學習活動變得愉悅與合作活動,使之在情緒飽滿,興味盎然中獲得知識,獲得技能。
三、合作學習機制在課堂上的實施
1.營造“合作學習”的課堂環(huán)境
良好的環(huán)境可以帶來和諧、民主的氣氛,和諧親切的氛圍可以得到理想的結果。我認為:“T”字形,“橢圓”形,四方形都有利于合作學習機制的開展。第一,調整課桌擺放,可以縮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增加交流的機會,有利于開展合作學習;第二,優(yōu)化小組成員的構成,根據(jù)了解,讓態(tài)度、脾氣、習性、需求具有類似性的互補性的學生放在一個小組;第三,還要提倡獨立完成,更要倡導合作完成??梢圆贾靡恍W生個人難以完成,必須要依靠集體力量才能完成的任務,讓學生意識到合作學習機制重要性和意義。
2.教學中教師以良好情操、職業(yè)道德感染學生
常言道: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關系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情感交流。合作學習機制的重要的一點就是讓學生對老師產(chǎn)生可敬、可愛的情感,形成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要達到這一點,教師要以良好的情操、職業(yè)道德去感染學生,教師在課堂上要以飽滿熱情、真誠微笑面對每一個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平易近人、和藹可親。
3.開展多邊合作活動、創(chuàng)設民主平等師生關系
蘇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藝術》一書中說:“課堂上一切困惑和失敗的根子,在絕大多數(shù)場合下都在于教師忘卻了:上課,這是兒童和教師的共同勞動,這種勞動的成功,首先是由師生相互關系來決定的?!币虼耍谡n堂教學中要創(chuàng)設與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特別是在應試教育的前提下,學生惟命是從,課堂上談不上民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隨時聽取學生的意見,師生之間展開討論,讓學生講話,這種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是師生教學相長、師生互補的橋梁。
在課堂教學改革中,要廢棄傳統(tǒng)的先生講,學生聽的模式,倡導在教學過程中安排好多邊活動內容、方法、步驟等,建立起師生合作學習的機制,也就是課堂上的師生之間的和諧合作關系。如果沒有師生間、生生間的相互合作,教學任務就無法真正落實。所以,建立良好的合作學習機制,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品德、創(chuàng)新精神,又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可靠保證。要徹底改變教師的“包辦代替”、“一言堂”的課堂模式,我注重在教學中隨時征求學生的意見,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回答學生的質疑,了解他們的心態(tài)和需要,不斷改進課堂教學,鞏固與深入探討合作學習機制。
4.課堂上要給予學生以褒揚、賞識
被承認是人的心理需求,教師不能吝嗇自己的愛和贊美之詞,要從一句句發(fā)自內心的贊語入手,來縮短師生之間心靈的距離。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以褒揚、賞識機會,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讓每個學生虛心地參與合作學習活動,并在合作學習活動中表現(xiàn)自己,以喚起學生合作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5.學會尊重、理解、寬容學生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人格和尊嚴,都希望能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希望得到老師的理解、尊重、寬容。當然,老師對學生的尊重表現(xiàn)在各個方面上,如尊重學生人格、尊嚴、尊重學生和選擇,尊重學生的隱私等。因此,教師在課堂上,特別在合作學習的課堂上更要學會尊重、理解、寬容學生,給予鼓勵,少指責,要善于引導啟發(fā)學生,讓他們永遠生活在希望之中。
四、培養(yǎng)學生學會合作
1.要有正確的合群觀和群體創(chuàng)造意識
課堂上多邊的相互協(xié)作和啟發(fā),必將有利于思維的發(fā)散,有利于教學的活力生成,群眾創(chuàng)造意識來源于重視學生的思想交流,把課堂教學的成果作為集體智慧的結晶。因此,培養(yǎng)學生要有正確的合群觀和群體創(chuàng)造意識,是勢在必行,是非常必要的,這樣更加有利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活動。
2.培養(yǎng)具有與人合作的能力
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指導學生與別人合作,與別人交流,學會認真聽取別人的意見,善于汲取對方的方法,思想,捕捉對方的思想靈感。通過良好的學習過程可以開闊視野,拓寬思路,互相啟發(fā),為學會學習,學會增長知識,為學會生存發(fā)展,提高文化素質打下堅實的基礎。
綜合上面所述,實踐表明,合作學習機制不僅能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而且對學生良好的品德、集體觀念、合作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都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活動引領下的互助學習機制的創(chuàng)設[J].顧雍.山西教育(教學)2014年10期.
[2]語文走班教學:自學班學生“無師自通”[J].彭峰.江蘇教育2015年33期.
[3]讓教師在組織中自愿地“學習”起來——談學習型教師組織學習機制的創(chuàng)建[J].林忠.中小學教師培訓2005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