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梅
摘 要:《四朝代》是泰國著名作家克立.巴莫的杰出作品。這部小說通過描寫一個貴族女子帕洛伊的一生來展現泰國由封建君主專制到君主立憲制時期(曼谷五世王到八世王時期)的貴族上層社會生活畫面?!端某分猩婕暗娜宋锎蟠笮⌒∮?0多個,其中主要女性形象有帕洛伊、嫵恩、翠伊、曹伊、貴妃、賽伊、布拉俳、蔡姆、娥阿姆、嬋等。這些女性形象是當時的歷史、社會條件下女性的典型代表,通過對這些女性形象的分析,我們可以領會其中的文化內蘊。本文試從貴族女性這一角度出發(fā),通過對帕洛伊、翠伊、曹伊、嫵恩四位年齡相當的貴族女性的性格和命運分析,以期望有助于讀者更好地對這一過渡時期的貴族女性形象解讀。
關鍵詞:《四朝代》貴族;女性形象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33--03
一、帕洛伊形象分析
帕洛伊出生于一個貴族家庭,她的父親皮皮特是皇家御林軍,有披耶的爵位。她的母親曾經是貴妃的宮女,后來嫁給她的父親做小妾。由于帕洛伊是妾生,一直受到同父異母的大姐嫵恩的各種欺壓。她的父親聽信于嫵恩的謠言促使帕洛伊的母親帶著她憤然離家并把她送到宮里獻給給自己原來的貴妃當宮女。帕洛伊來到宮里后,她的母親又改嫁后來難產死了,她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孤兒。帕洛伊的童年是痛苦的,沒有了父母之愛,但在宮里,她得到了許多愛。阿姨賽伊對她很關心,教她讀書、寫字、學習禮儀、皇語以及各種技藝;貴妃對她也非常疼愛,處處關心她;小伙伴曹伊時常陪伴她左右,而且連曹伊的父母也像關心自己的女兒一樣關心帕洛伊。正是周圍這么多人對帕洛伊的愛使得她的內心非常感激皇室的恩寵,加之皇宮生活和家教的熏陶,使她逐漸成長為一位心地善良、具有傳統(tǒng)教養(yǎng)和美德的淑女。帕洛伊成年后,贏得了好友曹伊的哥哥納昂的愛慕,雙方互生愛情,但最終卻因為納昂的變心而告終。后來,年輕有為的木雷木看上了她,父親和貴妃都認為木雷木很適合帕洛伊。她順從了父親和貴妃的安排嫁給了自己并不喜歡的布雷木。成婚后的帕洛伊,相夫教子、通情達理、溫良柔順,贏得了丈夫、仆人、子女、兄弟姊妹們的敬愛,成長為一位典型的賢妻良母。她視丈夫的私生子奧恩為自己的兒子并對之疼愛有加,處處順從丈夫、教育自己的子女要尊長讓幼、忠君愛國。和自己的兄弟姊妹(無論對方是否傷害過自己)融洽相處、互幫互助。同時,婚后的她,始終關心宮廷的變化。晚年的帕洛伊,在感情上接受了一連串的打擊(丈夫英年早逝、家庭受政變的影響使得子女之間反目成仇、愛子離世、老屋被炸、國王駕崩等)。最后,八世王的駕崩使得帕洛伊喪失了生存的希望離開了人世。
帕洛伊是作者著墨最多的人物,是這部小說的主角。她善良、溫順、寬容,忠誠,孝順,是泰國傳統(tǒng)貴族女子形象。
帕洛伊的內心是純潔、善良的,她一生都在體諒他人、同情、憐憫弱者。她對丈夫的私生子歐恩是同情和關愛的。她覺得孩子是無辜的,不能讓孩子沒有父母之愛。她原諒了自己的丈夫還自愿收養(yǎng)了歐恩,并一直將其當作自己的親生孩子一樣撫養(yǎng)。即使帕洛伊后來有了自己的子女,也依然沒有改變對歐恩的關愛。她對自小跟隨自己的仆人匹特是重情義的。當匹特老了干不動活的時候,帕洛伊并沒有丟棄她,而是陪伴她,盡力讓她有個幸福的晚年并為她辦理后事。對于自己的兩個兒媳,她始終以女性的角度,關心、同情她們。當達岸從歐洲留學回來帶回一個洋媳婦的時候,帕洛伊盡管很失望但還是關心身在異國他鄉(xiāng)的兒媳。當兒媳被兒子拋棄回國,帕洛伊也同情她的處境。后來,達岸在外面有一個妻子和兩個孩子的時候,她并沒有像其他父母那樣大發(fā)雷霆要和孩子斷絕關系,而是勸兒子將她們接回家里住并善待她們。帕洛伊也沒有因為兒媳的身份卑微而看不起她,而是極力照顧好她們母子的生活。在小女兒布拉排的婚姻方面,她尊重女兒的選擇。雖然帕洛伊心里希望自己的女兒和皇室血統(tǒng)的王族結婚,但最終還是同意了女兒和佘威的婚事。面對曾經傷害自己的嫵恩的求助,她憐憫、同情無依無靠的姐姐,她不計前嫌竭盡全力幫助并收留嫵恩。
除了善良外,帕洛伊還具有溫順的性格。 首先表現在年輕時對父親和貴妃的順從。父親和貴妃對她的生活上的決定起著支配作用,對她的運命有決定權。當父親和貴妃都認為布雷木和自己很相配,她就答應了這門婚事。她覺得犧牲自己滿足父親和貴妃的愿望是她的義務。其次,表現為對丈夫的溫順?;楹笈谅逡烈恢表槒淖约旱恼煞?,并盡力順著丈夫的心意辦事,時刻以丈夫的意見為主。面對丈夫婚后追逐時尚、玩手杖、騎馬等,她并沒有制止,而是一味地順從。
帕洛伊除了善良、溫順外,還具有寬厚仁慈的胸懷。首先,從她對昔人戀人的遺棄一事看出。帕洛伊同情和理解并尊重那昂,認為他選擇和蘇姆布恩結婚是對的,是在對自己的過錯接受懲罰。她對失足的蘇姆布恩也表示同情。也沒有像其他人一樣認為蘇姆布恩的母親是賣飯的而看不起她,而是平等的對待。對于他們將要結婚她也沒有妒忌。她也沒有因為沒有和那昂結婚而疏遠他的家人,而是一如既往的對他們好。其次,可以從她對昔日欺負自己和母親的同父異母大姐嫵恩的尊敬和無私幫助上看出來。 帕洛伊對同父異母的嫵恩姐姐,一直是尊敬的。雖然嫵恩時常罵帕洛伊,但她認為姐姐是長輩必須尊敬她,帕洛伊對于嫵恩的辱罵從來沒有還過一句嘴,也沒有抱怨過。對于嫵恩對自己的傷害,她也從不記仇。當嫵恩來求助自己的時候她仿佛忘記了傷痛,竭盡全力地幫助嫵恩贖回原來的家。同時還收留了無依無靠的姐姐,照顧她直至病逝。再次,帕洛伊對自己的孩子、丈夫是寬容的。在孩子的學業(yè)上她并沒有強迫孩子學什么專業(yè)而是順從他們的喜好。在孩子的婚姻上她也一樣不強制而是給予自由。對于丈夫婚前有私生子也原諒他。
帕羅伊還具有忠誠的良好品德。主要表現為對皇室忠誠。雖然她嫁給布雷木,但也時刻關心宮中的事情。她將貴妃視為自己的恩人。貴妃逝世后,她帶著襁褓里的孩子回宮幫忙料理后事。她時刻關注著皇室里的一切。每次國王出訪、回國,她都匍匐在人群中相送。即使自己年過六旬依然要去迎駕八世王的回國。在她生命的最后,皇室的變化仍然牽動她的心,成為她疾病的一劑良藥。
帕洛伊年輕時聽從家長和貴妃的安排,婚后聽從丈夫,尊敬國王,不管時代發(fā)展變化只管相夫教子,她是封建社會文化的化身,是封建制度下女性的典型代表,“在她的性格中處處都有屈辱、忍耐、三從四德以及佛家教義的影子?!盵1]帕洛伊被時代所裹挾,“她以她的身份目睹了宮廷內部的矛盾和斗爭,看到了在這個大家庭內部封建制度開始呈現出各種衰敗的跡象:舊的秩序已不復存在,昔日歌舞升平的王宮已凋敝荒涼,世族家庭沒落破敗,兄弟姐妹沉淪貧困……一個又一個感情上的打擊無不讓她黯然神傷,但她在痛苦中仍然艱辛地維系著她的世族門第。面對歷史的變遷,她雖然有所震動和啟發(fā),卻仍然無法適從。”[2]
二、翠伊形象分析
翠伊和帕洛伊是同父異母的姐妹。雖然翠伊是正室所生,但是她卻從來都沒有以此為榮,不像她的姐姐嫵恩和哥哥一樣看不起帕洛伊姐弟倆。自小她的身上就有一種反抗性格。小的時候,不大聽從嫵恩的。作為姐姐,她時常保護同父異母的帕洛伊和帕姆。當父親去世以后,大姐獨吞家產,她敢出來反抗,但由于自己勢單力薄,也不愿意忍受親姐姐嫵恩的猜忌和壓迫而選擇了離家出走。在自己的婚姻選擇方面,她做出了令當時人們大為吃驚的事情,不顧周圍人的勸阻和異樣的眼光,毅然而然選擇和自己喜愛的窮醫(yī)生私奔。她最終靠自己個人的努力獲得了美好的愛情和自己想要的生活。
翠伊作為一個貴族女子,按照當時的文化背景和家庭地位,她本應該是和自己的親姐姐一樣享受著自己優(yōu)越的家庭條件。但由于她的叛逆和大膽,她收獲了貴族生活不能給予自己的快樂?;楹蟮乃m然同丈夫住在破舊的茅草屋里,過著貧苦的日子,但她既沒有因為貧窮而自卑也不因為生活艱辛而嫉妒別人,而是能夠正視生活。她作為姐姐并沒有因為帕洛伊富有而去攀附于她,而是在生活有所好轉之后才去看望帕洛伊。每當帕洛伊家里有事的時候,她總是以姐姐的身份第一時間關心和幫助帕洛伊。翠伊是古代泰國社會轉型時期反對封建文化壓制的新女性典型代表。她逃脫了封建制度的牢籠按照自己的意識在活著。
三、曹伊形象分析
曹伊出生在一個樂觀、民主的家庭,從小頑皮、好爽、聰明、見義勇為。小的時候曹伊就被父母送到宮里當宮女。她很聰明,經常幫助其他受欺負的小伙伴。當帕洛伊來到宮里后,她處處幫助帕洛伊,兩個人形影不離,成為了最好的伙伴。長大后的曹伊,潑辣而自信,開朗樂觀并且事事有自己的看法。面對時代的變化,她總能跟上,而且學什么都學得很快。
按照曹伊的性格發(fā)展來說,她應該有個幸福的生活,但是她終身未嫁陪著姑姑并為其養(yǎng)老送終。隨著改革新風的到來,貴妃的離世、她對未來捉摸不透,雖然宮里已經變得蕭條、凄涼、冷清,但她始終默默地、無奈地接受著宮里大小事物的改變,對命運無力抗爭卻又接受著變化的一切。隨著時代的變化,她也不斷改變自己謀生的手段,憑著自己的能力來維持生計。她從來不把自己的痛苦告訴別人也不抱怨。即使自己的好朋友帕洛伊很有錢,但是她從沒有和帕洛伊提過自己生活上的困難。而是樂觀面對現實,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難。每當帕洛伊家里有事情或她有煩惱時,無論是帕洛伊面對結婚的抑郁還是家庭的不幸遭遇,曹伊總能給帕洛伊帶來寬慰,她的許多看法也打開帕洛伊對問題思考的方向。曹伊的一生是被封建管教壓制,被關在宮中終老一生。“她的命運是與之不相配的悲劇命運?!盵3]
四、嫵恩形象分析
嫵恩小的時候,她的母親因為父親另取小妾(帕洛伊的母親)就丟下她和弟弟、妹妹。當她看到母親的離去,心里充滿了對帕洛伊的母親的仇恨。她十九歲就掌握了家里的財政大權,家里的鑰匙都由她掌管。為了排除異己,她使用很多有為人倫的方法。例如:身為女兒,她通過不斷給父親納妾來排除異己,將自己的心腹女仆送給父親做妾。作為姐姐,將自己的仆人送給弟弟做老婆。還栽贓陷害帕洛伊的母親,造成她的父親趕走帕洛伊的母親。家里的仆人見到她都很害怕。她19歲就掌握了家里的財政大權。按照常理,19歲正值青春年少,正好享受青春的時候,她卻不同常人而是老謀深算,心機很重,這與她的實際年齡相矛盾。她是封建社會金錢與權利的化身。她的屋子是黑暗的,她不喜歡陽光,也很少打開窗戶,怕陽光把她的皮膚曬黑了。她坐在屋里的正中央,周圍三面墻全是櫥柜,櫥柜里裝滿了金銀器皿。房中所有櫥柜使我鑰匙都由她掌管。家中要添置什么全由她決定。父親把錢財的事情全部交給她管理。她甚至為了爭奪家里的財產和地位放棄結婚,整天呆在陰暗的屋子里。同時,還是一個嫉妒別人的人。當帕洛伊跟隨賽伊回家與父親商量落髻的事情,順便去拜見嫵恩的時候,嫵恩說帕洛伊是“虎狼之子”使得怕羅伊很傷心。當帕洛伊回家看望父親,嫵恩不允許任何人和帕洛伊說話,包括侄兒在內,還不準帕洛伊的仆人在家里吃飯。她心里不希望別人過得比她好。她得不到的東西別人也休想得到。當帕洛伊要結婚的時候,嫵恩也不同意在家里辦婚禮。當她的父親死后,她的欲望變得更加膨脹和肆無忌憚。她不愿意分財產,想自己一人獨攬。但最后她的各種機關算盡卻被自己寵愛的弟弟坤琪敗得一無所有,隨時受弟弟的要挾,最后就連房子也被抵押出去了。她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是扭曲的。我們看到了,一個封建社會里的女子為了權利和財產,機關算盡拼命爭奪支配地位,最后失去了天倫之樂。
嫵恩對其他兄弟姊妹來說是冷酷、自私自利的。但對自己的弟弟坤琪是慈愛的。但她的過渡寵愛害了弟弟,使得他成了一個只知道要錢去揮霍和滿足自己私欲的人。
當嫵恩受到了帕洛伊后來的幫助之后,她意識到自己從前的自私和任性。對自己曾經的錯誤感到后悔。在帕洛伊家住的時候,努力從各方面改過自新,盡自己的能力幫助帕洛伊,并對帕洛伊的小女兒非常好,教育她,并囑咐帕洛伊將來將老家的房產留給布拉排。嫵恩是將自己對妹妹的感激之情全放在了布拉排上。想用對布來排的愛來彌補自己對妹妹的愛。
嫵恩可以說是當時泰國落魄貴族勢力的代表。她是小說中的反面人物,是泰國封建家庭里陰險、專橫、毒辣、妒婦的典型形象。從作者對這一人物的刻畫,及命運的安排看出封建貴族勢力的衰落是歷史使然。
結語:
帕洛伊、翠伊、曹伊、嫵恩四位年齡相當的貴族女性由于各自不同的性格,當她們遭遇時代的變遷的同時,她們的命運也各不相同。善良、溫順、寬容、忠誠的帕洛伊,由一個宮女變成一個貴族夫人,不斷經歷封建文化的洗禮和熏陶。雖然一生經歷無數坎坷,但始終坦然面對,最后卻因為國王的駕崩喪失了生存的希望而離世。叛逆、勇敢、獨立的翠伊勇敢向封建權威挑戰(zhàn),憑借自己的努力過著貴族生活不能給予的幸福生活。聰明、能干、見義勇為、活潑、潑辣、自信的曹伊,按照性格發(fā)展本應該有著幸福的生活,但受封建壓制,只能無奈地接受命運的安排,一直終老宮里。陰險、專橫、毒辣、妒婦的嫵恩,機關算盡獲得了支配地位卻最終散失了天倫之樂。從作者對這四位貴族女性人物的命運安排,我們可以看出其中文化內蘊。作者通過對幾乎完美的主人公帕洛伊形象的塑造來表達對傳統(tǒng)社會道德價值觀的頌揚。通過勇于追求自我的新時代女性翠伊形象的塑造來展現新時代變遷給人們帶來的希望;通過曹伊形象的塑造來表達歷史發(fā)展的必然性;通過的嫵恩形象的塑造來表達泰國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佛教思想觀念。
注釋:
[1]欒文華,《泰國現代文學史》[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185頁.
[2]龐希云,《東南亞文學簡史》[M].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42頁.
[3]龐希云,《東南亞文學簡史》[M].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42頁.
參考文獻:
[1]欒文華,《泰國現代文學史》[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
[2]戚盛中,《泰國民俗與文化》[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3]陳輝、熊韜,《泰國概論》[M].世界圖書出版社,2012.
[4]龐希云,《東南亞文學簡史》[M].人民出版社,2011.
[5]高樹榕、房英譯,《四朝代》(上、下冊)[M].上海譯文出版社,1985.
[6]吳圣楊,《泰國庇護制禮教文化背景與<四朝代>主題剖析》[J].
[7]李健,《克立.巴莫與<四朝代>》[J].解放軍外語學院學報1991年第2期.
[8]周婉華,泰國歷史小說《<四朝代>中珀怡性格的文化意蘊》[J].思想戰(zhàn)線1996年第2期.
[9]吳圣楊、鄭晨柳,從《<四朝代>主人公子女的命運設計看作者的佛教業(yè)報觀》[J],嘉應學院學報 ,2012(3).
[10]欒文華,《賦予歷史以血肉和靈魂-評克立.巴莫的長篇歷史小說<四朝代>》[J].外國文學評論,19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