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雪芳
摘 要:語文是所有科目里與中國傳統(tǒng)國學最為貼近、切合的一門學科,閱讀又是其中的一大板塊,是語文教育中的重點之一,所以有必要對其進行符合時代進展的改革。今天借這個機會,對小學生閱讀方式的革新提幾點建議,希望對同仁們有所幫助,更希望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有所幫助。
關鍵詞:朗讀;思考;注意力
一、注意力不集中但興趣易激發(fā)
要寫小學生閱讀方式的改革,就免不了分析一下小學生的心性,用“貪玩”二字來形容或許有些偏見,但也確有其事,小學生的好奇心很重,對什么都感覺新鮮,都覺得有意思,想接觸一下。由此可見他們的興趣很容易激發(fā),我們的教育應注意這一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如何成事?不過興趣易激發(fā),也易轉移,這點更要注意,在學生被其他事物吸引之前,教師要及時引導,如提高一下聲量、喊一下他的名字,甚至可以暫停手中的課本,講一句幽默的話,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只要緊抓興趣與注意力兩點,我們就能進行下一步的教學,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注重朗讀,培養(yǎng)語感,培養(yǎng)興趣
語文的世界,充滿了對語感的應用,很多時候,僅靠看,是看不懂的,尤其是小學生,他們還在成長期,很多東西很難體會出來。但如果加上朗誦,讓他們大聲朗讀出來,就會更深更近地加以體會,讓他們更容易體悟作者的情緒感情。我說這些都是有依據(jù)的,一篇文章,如果讀出來不朗朗上口、不婉轉如意,其中的文字、詞句的銜接、轉折,不能很流暢脫口而出,在口舌中繞繞拌拌,不能和諧如溪流般地流淌出來,就絕對不是一篇好文章。
同時,對優(yōu)美文章的朗誦,也會令學生身心愉悅,不容易犯困走神,這也是國學的一大好處,與此同時,如此情景,也是我輩教師所夢寐以求的課堂。因此,我建議,在語文課上,每周都要有專門的朗誦時間,讓大家高聲誦讀教師備課時選好的美文,讓學生形成朗誦的習慣。再有,老師應注意班內(nèi)不朗誦的同學,要對他們進行教育,若有必要,可以單獨將很少開口的同學叫到辦公室,單對單地進行指導,我相信,在一段時間過后,在廣闊的文學世界里,語感再差的學生都會被激發(fā)出閱讀興趣。
三、設置問題,引導學習,多多鼓勵
在閱讀講解中,學生應帶著問題進行閱讀,不僅僅是閱讀題目的問題,還要有教師根據(jù)學生情況、課堂效果、課本內(nèi)容進行的自擬題目,要切合本班學生的成長,更深更多維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比如,小學二年級的一篇課文《小壁虎借尾巴》,我們可以自擬一些有趣的題目,如小壁虎自己的尾巴呢?它借尾巴干什么?找誰借尾巴呢?讓學生好奇,讓他們?nèi)ノ闹袑ふ掖鸢?,讓他們不再畏懼那么多文字,更容易讓他們對文字產(chǎn)生興趣。這就是自擬問題的好處,所有文章都能擬出有價值有意義的題目,激發(fā)好奇心也只是其中一種,還有很多的要素可以激發(fā),孩子們的愛好是無限的,需要我輩教師細細尋找。
與此同時,對一些跟不上課堂節(jié)奏的孩子要多加關注,有些孩子天生語感差,很難跟上課堂節(jié)奏,這種情況很常見,相信每個班級都有,但我們的教育不能略過他們,每一個孩子都有無限的潛力,他們只是暫蒙塵埃的繁星。對于語感差的孩子,我們要用溫暖的愛去鼓勵,愛的力量是宏大的,只要教師敞開自己的心扉,了解孩子們的苦惱,細心關懷,溫柔照顧,同等教育,多壞多差的孩子都會被感化的,沒有不化的冰,更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
四、抓取文章中感情豐富、表現(xiàn)形象的語句,多多思考,體會思想
文章的優(yōu)美很大程度取決于它的感情,那些表現(xiàn)形象的句子,是再好不過的突破口,在閱讀前教師應對文章中的重點句子畫線,告知同學們仔細閱讀,多次領悟,鼓勵大家自主思考,積極發(fā)言,并對發(fā)言者大聲鼓勵,哪怕不對也要有言語支持,不能讓小孩自卑。教師還要在課堂上對文章進行總結,提煉其中的關鍵思想,給學生細致分析文章內(nèi)涵,解釋各個名詞,讓同學們有一定的基礎概念,而后緊抓文內(nèi)感情豐富的語句,讓學生帶著獨立思考的心去體會。
同時,文章中表現(xiàn)形象的語句也很容易讓學生心生興趣,不再感到枯燥乏味,如對小壁虎斷了尾巴后的細致描寫,教師也可講一些配合文章表述的話,讓學生加深印象,感同身受,例如描寫冬梅傲骨的語句,教師可說學校內(nèi)的那片梅花,讓同學們?nèi)タ矗蛘咦约涸趧e處看到的梅花形象,描寫給同學們聽,構造虛擬形象,再加上自己的感受,為學生的獨立思考鋪一條路。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我們的閱讀教育應根據(jù)學生注意力易散漫、興趣易激發(fā)等特點,在課堂上進行一定的有意識的引導。至于學習方法,如培養(yǎng)朗讀習慣、老師預設問題、激發(fā)興趣多多鼓勵、形成獨立思考習慣等,都很有效,而且針對不同地域、不同孩子的教育也要相應改變,要選擇適宜的方法。
參考文獻:
[1]王林鳳.小學生課外輔導選擇及影響因素調(diào)查研究[D].云南大學,2016.
[2]熊妍茜.數(shù)學文化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探索[D].西南大學,2016.
編輯 高 瓊endprint